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星陨落白鹿去 数千民众挥泪别

三秦都市报 2016-05-06 12:16 大字

著名表演艺术家郭达

5日的西安殡仪馆,晨风微凉中,已有上千民众将白纸花别在衣襟上,肃容列队,还有故旧亲朋,戴孝而来,送别这位文学巨匠最后一程。

咸宁厅外,气氛凝重、肃穆庄严。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陈忠实的纪念视频。有人手持鲜花,有人高举着陈忠实的作品和照片说,“陈老师,我们来送您了。”也有人低声啜泣,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泪痕。

《陕西日报》专号成哀思载体

早上七点十分,许多群众就已在此等候,人们自发撰写的挽联挂满了厅外两侧,有的悼念群众还怀抱着陈忠实的名作《白鹿原》。《陕西日报》当日推出四个整版的“送别陈忠实专号”,很快被人们争抢一空。许多悼念的群众将报纸高举头顶。带5岁儿子马欢行的马先生将孩子扛在肩上,孩子高举印有陈忠实头像的报纸。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大早从咸阳赶来的:“我不与李白杜甫在一个时代,但能与陈忠实一个时代,感觉很幸运,今天专门带着孩子来送一程。陈老师是关中的文学大师,我很喜欢他的作品,读过很多遍《白鹿原》,觉得它写出了我们关中农村的风俗风貌,是一幅浩瀚的历史画卷。这几天,先生的去世让我惊愕难过,也给孩子讲了不少关于陈忠实与白鹿原的故事。今天带孩子来送老人一程,也是想让孩子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作者,浸染一下文学气息。希望陈老走好,文学会在下一代身上传承下去。”

“陈年老酒淳番,忠厚人心神往。实在轻弹浮云,笑傲白鹿原上。陈老走好!”一位老者手举白纸板,上题送别陈忠实的诗词,默默地站在殡仪馆外。他表示,自己与陈忠实从未谋面,但自从看了《白鹿原》后,非常喜欢,觉得这本书很有厚重感。“通过朋友先后找陈老师签了四十多本书,因为我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很喜欢《白鹿原》,陈老师对此有求必应,人确实特别好!他帮我签了书,我又没有办法报答他,这次一定要来送送他。”

母校师生前来送行

长长的等候队伍中,记者还看到三十多名身穿校服的中学生,他们来自陈忠实的母校西安三十四中学。带队老师雷超告诉记者,陈忠实是学校62届的学生,他在校期间就创办了春芽文学社,即现在春柳文学社的前身。“陈老师生前非常支持学校和文学社的活动,他专门为我们的社刊题写了刊名,我们只要有文学方面的活动邀请他,他都会抽时间过来,给学生们讲课。”陈忠实去世后,学校组织学生在操场上举行了追思会,这一期《春柳》的刊首语写的就是纪念陈忠实的文章。邸瑞苗是该校的高二学生,她对记者表示,同学们听到陈忠实先生去世的消息都很悲痛,很多同学都写了纪念文章。“我们要以陈老师的精神勉励自己,希望能够继承陈老师的文学精神。”

我们陕西的一棵大树倒了

陕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贠恩凤也和市民们在一起排队等待吊唁。她哭着说,“去年给陈忠实打电话,他说最近身体不太美,当时已经很担心。他为人那么低调和淳朴,这么伟大的作家,没有一点架子。他的著作是传世之作,是能够永远留在人们心里的。现在人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书在,想念陈老师就看他的书,他是我们文学艺术界的一面旗帜!”

著名作家叶广芩说,自己今天心里很难受,以至于说不出什么话来,“先生离世,我的感觉是,我们陕西的一棵大树倒了,叫我们这些作家突然直面着烈日大风,没有遮阴的东西。感慨人生就是这么短暂。也希望在世的每一位作家好好的保重自己,拿出好作品来回报社会和人民,来告慰陈忠实先生。”

著名主持人陈爱美一早就赶来等待向陈忠实做最后的告别,“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认识了陈忠实,因为敬仰文化,敬仰文学,陈老师在我们心中就如同一座高山一般,但生活中,只要接触过他的人,都能发现他是再亲切不过的人,特别随和,特别平凡。操着一口地道的老陕话。昨天晚上很晚了,我写下‘白鹿记世人,老腔为忠魂。’陈老师,正如他的名字,一生忠实于三秦大地,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文学,陈老师不朽。”

“永远怀念”说出每个人的心声

上午八时,遗体告别仪式开始。西安殡仪馆咸宁厅内哀乐奏响,人们哀悼这位当代文学巨匠,在念诵陈忠实生平时,不少悼念者眼含泪花,啜泣不已。

仪式现场,陈忠实的遗体被鲜花簇拥,遗像两旁,悬挂着挽联,上联是“三秦文胆,华夏风骨,铸忠实人格,笔蕴千钧担天道”,下联是“终南气象,灞原襟怀,育白鹿精魂,情含万汇传史音”,赞扬了陈老一生为人为文的成就和气度。中间悬挂着陈忠实的巨幅肖像。白色鲜花镶边的照片中,陈忠实露出朴实的笑容,一如往昔人们所熟悉的那个“关中农民”。鲜花丛中,陈忠实安详地躺着,如生前所愿,枕头上垫着的正是他的扛鼎之作《白鹿原》。

“永远怀念”悼念会现场的四个大字,仿佛说出了每一个人的心声。

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前来悼念的各界人士依次缓缓步入咸宁厅,向陈忠实遗体默哀并三鞠躬。年已83岁的著名国画家刘文西也在身边人的搀扶下缓步走近陈忠实遗体,向其深鞠一躬,紧随其后的是贾平凹。

有读者难抑悲伤,跪拜伏地失声恸哭。

北京人艺将再演话剧《白鹿原》

告别的队伍中,也有濮存昕、张嘉译、郭达、孙浩、芦苇、孟冰等演艺界明星的身影。

电视剧《白鹿原》主演张嘉译墨镜遮面,神情严肃。张铁林戴墨镜与口罩现身,在悼念仪式后显得十分悲痛,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著名编剧芦苇红着眼对记者说:“陈老师是陕西文坛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阐明了有良知的艺术家的精神,陈老师走了,我们都会怀念他!”

曾在话剧《白鹿原》中饰演白嘉轩和鹿子霖的濮存昕、郭达及编剧孟冰都来到现场为陈老送行。濮存昕在与众人一起鞠躬致意后,离开陈老遗体前又双手合十,单独深鞠一躬。他说:“陈老师走了,头下果然枕着他不朽的著作,我们马上做计划,明年再演白鹿原。”

铁凝:陈忠实教员写出了不朽的经典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以及李敬泽、贾平凹、刘文西、高建群等著名文学艺术家也前来送陈老最后一程。铁凝说,陈忠实把写作视为生命,这几十年来他以不朽的作品捍卫着文学的神圣。以他端严正大、忠厚率真的人格品格,成为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上一个非常耀眼的文化标识。铁凝动情地表示:“陈忠实教员写出了不朽的经典,值得我们全国作家学习,陈忠实教员是中国全体作家的模范,等候作家们能够持续陈老的肉膂力气,写出《白鹿原》这样的高峰作品。”

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是《白鹿原》的第一位读者。昨日,走出吊唁大厅的他仍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人格的重量影响作品的重量,有多伟大的人格,就有多伟大的作品。有多高的境界,就有多高的作品;他的厚重、博大,他的宽度广度都渗透到了他的作品中,他说文学依然神圣,他也用生命在践行着这句话。”在李星看来,陈忠实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创作上做的总比说的多:“自学成才的陈忠实永远介绍自己是‘高中生’,虚荣之心、名利之心他都没有,只有一颗专注人性、专注写作的心。”

当年文坛“陕军东征”的骨干成员,著名作家高建群痛苦地说:“地崩山裂壮士死,让我们共同悼念这位我们的乡党。因他的离去而形成的文坛巨大空虚,我们已经感觉到了。”

文/本报记者夏明勤图/本报记者吴岸彪

新闻推荐

绿化带比马路高市民担心水土流失

昨天读者李先生给本报打电话反映,西沣路上,正在修建的绿化带比路面高,裸露的黄土很可能被雨水冲刷到路面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根据李先生提供的地址,记者找到了西安科技大学长安校区东门外正在建设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