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在安康起步

安康日报 2016-04-14 23:32 大字

银笙

提起安康,我就想起文朋诗友王友根、陈长吟、张虹、张清泉、倪嘉、张会鉴、张宣强……他们一定吸纳了汉江那源远的灵气,个个都写出拨动无数心灵的鲜活灵动文字。连我这个长期呆在黄土山沟的人,第一次被安康的清风熏陶,就写了散文《梅》,并立即受到著名作家李若冰的称赞。

今天我想推崇的是美国华裔作家王鼎钧。也许不少人觉得有些生疏,但王鼎钧在台湾却是家喻户晓,甚至用得上那句话:“凡有井水处,即见鼎公书”,“百度百科”称他为“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著作达四十多种。著名文学评论家楼肇明在《王鼎钧的散文观》一文中说:“人们熟悉作为散文革新家的余光中的名字,而另一位也许艺术成就更大、境界更为深沉博大的旅美华人散文家王鼎钧”,“均属创造了散文阳刚之美的作家……他们两人那狂洋恣肆、突兀峥嵘的想象力和排山倒海、阅兵方阵般驾驭文字的能力,将散文的阳刚之美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共同为完成对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石。”

最近,我拜读了他洋洋一百万言的回忆录。90高龄的他一生经历丰富坎坷,在美国定居多年。晚年努力超越过去长期接受的狭隘的政治观念和党派立场,一方面疏离了台湾的“气场”,另一方面接触了较多的大陆信息,对于历史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不带任何偏见,四卷本的回忆录给人的印象是博大而丰富,厚重而深沉。

在他的回忆录四部曲之二《怒目少年》中,他讲述了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故事,他的起点竟是安康!而且这一起点影响他一生。我无法抄录他那美妙的篇章,我只能用我笨拙的笔写下一个梗概——

1942年夏天,日本侵略军横行他的家乡山东,17岁的他作为流亡青年投奔李仙洲将军创办的收容山东流亡青年的学校——“私立成城中学”。战事愈来愈紧,在李将军的努力下,学校改为国立22中学,从东部的平原迁移至陕西安康,二分校驻汉阴县的蒲溪镇。因他平时喜爱写作,校方规定每年办两次墙报,由训育处评定优劣。他一直担任墙报主编,常能得到好评。

说起步,自然离不开媒体。在抗战后期,根据美军要求安康修了飞机场,适应远程轰炸机的起降。负责这项工程的专员许卓修见地方配合款有些结余,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建议办起一份报纸——《兴安日报》,这可能是安康的第一份报纸。巧的是,王鼎钧的女同学申淑贞的未婚夫戴子腾是这个学校老师,他和《兴安日报》的主编万钧是好朋友,王鼎钧将自己两年前写的《评红豆村人的诗》(清代诗人袁子才的弟弟)送给报社,万钧和编辑们都欣赏他的文笔,于1944年在报上发表,增加了他投稿的信心。

战时的22中,管理非常混乱,特别是二分校的主任,无视学生疾苦,有4个学生先后因病死亡。特别是王吉林得病后,班长曹湘源和王鼎钧四处奔波找医生诊治。因蒲溪镇没药,医生让送90里外的安康治疗。但送安康必须校方派教职员拿公文出面,学校却推推拖拖,王鼎钧亲眼看着自己的同学咽了气。这件事激起全体同学为正义的反抗,曹湘源要组织学生殴打分校主任和事务主任,王鼎钧认为不妥,自己出面谈判。那天,曹带人马包围了主任办公室,王鼎钧和主任谈判,最后逼迫学校按学生要求安葬了王吉林。这场“闹事”,校方自然把王鼎钧看成主谋。1945年下半年的墙报不让王鼎钧主编,他写的《悼王吉林同学》的文章也不准刊用。王鼎钧义愤填膺,当晚奋战,一夜独自做出一期墙报,有短文,有短诗,讽刺学校冷漠,第二天贴在校园,引起轰动,他并把《悼》文发表在《兴安日报》上,不少同学因不满学校当局两个月后集体出走。《怒目少年》中专门有一节《兴安日报,文学之路第一步》,王鼎钧坦承《悼》文“才真正是我的作品”。

这一场文字战斗,奠定了他终生的文字缘,他做过广播公司的编辑,后来又担任过多家报刊的编辑和主编,著有散文集20多种,小说、评论、舞台剧多种以及《文路》《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等辅导写作的专著。

我很欣赏王鼎钧说的:“一家报纸要有文学副刊才算是一张大报。副刊展露报人们的心胸识见,他除了理性、还有美感,除了算盘、还有胡琴,除了店面、还有花园,除了现实、还有想象,除了功利、还有性情。”许多著名作家都像王鼎钧一样从报纸副刊上起步,目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报纸砍掉了文学副刊,或挤压副刊空间,我很不理解,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文化、提倡融合发展的今天,报纸更要有文化的担当啊!

(作者系陕西省著名诗人、散文家)

新闻推荐

鸡鸣声声唱富裕 ——紫阳大学生龙伦增的创业之路

——紫阳大学生龙伦增的创业之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他在安康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