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仵埂:书——苦难岁月的烛光

三秦都市报 2016-04-24 20:29 大字

昨天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倡导全民读书的日子里,在小寨的西安音乐学院,记者如愿以偿的见到了儒雅、率真的资深文艺评论家、教授仵埂先生。他的语言风趣幽默,谈到读书,他异常的兴奋。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浑身散发出一种读书人的魅力。记者马上就被感染了。随着他的侃侃而谈,一个渴望读书、有着美好憧憬的少年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本《曹禺选集》,是海绿色封面,那是1978年4月出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我特别的喜欢它,平时即使不看,偶尔也会拿出来抚摸一下封面,它会将我带入到那个特定的年代。”仵埂说:“我难以忘记买《曹禺选集》时的情形。那是1978年初夏的一个下午,太阳已经西斜,我在郊区的长安卖完旱烟叶,骑着自行车回家。这也是在那个年代我常做的营生。渭北高原收完麦子后,干旱的土地只能栽点旱烟叶子,家里的一大块收入就靠它了。那天下午我骑着自行车路过小寨,看见小寨新华书店门前排着长队。书店是位于长安路西侧的高台上,排队买书的人从台阶上一直排到了公路边。我挤过去一看,店门前挂了个小黑板,上面写着:新到《曹禺选集》,每册定价:0.87元。我明白了,人们排长队是在购买《曹禺选集》。我心里高兴,马上就将自行车锁在路边,就站到了队尾。我耐心地等了个把钟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购得了一本《曹禺选集》。抚摸着这本海绿色封面的书,那份喜悦,在此刻还能感知的到”。

“《曹禺选集》买回家后,我细细的读了一遍。三个剧本,个个吸引我。在那个刚刚开禁的年代,人们对知识的饥渴还是很强烈的。刚开始翻阅时,我发现书中的《雷雨》部分有两页是空白,没有印上,还有两页半张是空白。尽管当时我心里觉得运气不好,有点儿遗憾,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的好心情。当然了,我更没有想到去换一本。在商品短缺的那个时代,能买到一本心爱的书已属不易,还有什么可挑的。你如果不要,要的人还在后面排长队呢。缺陷,只好自己补了。我借了别人的《曹禺选集》,工工整整地补写了空白页,当时在做这件事时,我的心情始终很愉快。”仵埂教授满怀深情地说道。

这是一个幸福的下午,我们谈读书、谈那个年代。仵埂教授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太幸福了,他们能读到许许多多的好书,在我们那个年代,能读到的书是有限的,能得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是一种由衷的欢喜和自豪。本报记者成东丽

新闻推荐

本想报复拾荒者不料引燃4辆车

机动车被烧现场残骸本报记者李永利摄本报讯(记者李永利实习生闫帛谕)4月23日凌晨零时,西安市雁塔区明德西路一小区门口停放的4辆汽车被烧毁。公安局雁塔分局东仪路派出所接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上午9...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