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张普选带着村民迈上致富路
张普选(右二)带着志愿者把公益做进村。
本报记者 马沅聪
“村里干部想起发愁,乡镇干部提起摇头”,彬县城关街道办事处的上沟村,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堵心”的村。这个村属于煤矿采空区,地处旱原沟壑,因为坡台地多,降水量少,村内绝大多数农户生活困苦。彬县考核办干部张普选就是面对这一穷二白的现状,被选为这个后进村的“第一书记”。“落后、贫穷咱不怕,只要下功夫想点子、找路子,致富那是早晚的事儿!”张普选坚定地说。
连夜走访 第一时间制订精准脱贫计划
“如今咱农村的现状是,群众白天忙农活,或者进城打工,所以,白天想挨家挨户了解村民情况不实际,咱不能要求村民在家等着咱去,咱是来帮村民解决问题,不是给人添麻烦来的。”张普选说,针对这种情况,最实际有效的办法就是晚上开展入户走访。仅仅一个月,他就走访群众195户,很快摸清了村里的各种情况。扶贫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掌握了上沟村的真实情况后,开展扶贫工作成为张普选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重点抓好村上基础设施的扶贫。”有了目标,张普选主动争取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投资3万元,建设上沟村基层组织阵地,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办公桌椅等办公器材。同时,协调水帘煤矿资助5万元,修建总投资12万元的上沟村休闲广场;协调交通运输局在旬麟公路上沟段设置交通标志3处,规划交通震荡线1处。针对村中蓄水池时常出现漏水的现象,争取投资1万多元整修村级供水池,保障村民饮用水。
“在我心里,解决的最大难题是,说服了26户采空区群众搬迁,仅仅用了17天时间,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土地难题,将900多亩土地重新丈量分配。”张普选说,他就是要做到村上事情村上解决,绝不让矛盾走出村。
靠山就“吃山”找出致富新路子
“如何走出一条既适合村情、又独具特色的***之路,让村民脱贫致富?这是我到上沟村后经常思考的问题。”张普选说,没有任何优势和地理位置,上沟村脱贫致富的路子在哪里?“后来,我们经过讨论,村两委认为还是要靠山吃山,重点发展经济林等产业。”
说干就干,张普选以年轻人为突破口,在县考核办的全力支持下,出资6000元,组织村干部、种养户远赴韩城市考察大红袍花椒、大荔县考察冬枣、西安市长安区考察火龙果等项目,邀请农技、畜牧专家入村传授技术,激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破解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项目瓶颈。
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他和村干部自带干粮,干在工地,吃在工地,跟班作业,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部分土地进行平整,计划在上沟村荒坡地栽植大红袍花椒900多亩,目前,已经全部保质保量完成一期300多亩栽植任务。
把志愿情节渗透到村户农家
张普选作为公职干部,作为“第一书记”,他更是一名热爱公益的志愿者,作为彬县众帮爱心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张普选还把他的志愿情节带入了上沟村。
去年8月份,在得知村里新考入大学的学生王东平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时,他送去了学费3000元。在得知村上有5名重度残疾人生活不便的实际情况后,他第一时间与县残联联系,为他们发放轮椅、拐杖等器材。同时,张普选发挥优势,先后五次自费远赴西安,邀请雷珍民、蔡嘉励、王殿芳等16名陕西省著名书画家、县委党校、县妇联、县计宣站、县红十字会、县众帮爱心公益协会、县书法世家邓云振一家、彬县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群众书写春联、发放米面油慰问品、过冬衣物,为群众免费体检、理发等。
不仅如此,作为彬县众帮爱心慈善公益协会名誉会长,张普选组织开展多次公益文艺演出、爱心助学、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为推动彬县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被群众誉为公益达人、爱心使者。
截至目前,张普选作为“第一书记”以来,为上沟村群众办了23件实事,化解矛盾纠纷26余起,慰问困难群众4次131户,先后在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范各项规章制度10余项,协调投入资金22.8万余元。(B)(12)
新闻推荐
左志杰每次出门前都要调试自己的“行车记录仪”本报记者贾一丁文/图一位7旬退休老人,利用从各个地方“淘”来的零部件变废为宝,为一辆普通的三轮电瓶车加装了一套完整的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不仅突...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