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头条评论 志愿服务事业 还需更多人加入■杨鹏

华商报 2016-03-07 08:20 大字

“我给习爷爷写的信有回复啦!”写信人是西安市碑林区景龙池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张嘉淼同学,她今年10岁,是个漂亮文静、热心公益的小姑娘。3月5日下午,她正跟着父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爸爸张红喜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他打开一看,惊喜地喊道:“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发来的回复。”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同时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这两天,“志愿者”自然而然占据了各地媒体的版面,很多此前默默无闻甚至曾和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志愿者因此被公众认识。

按照官方的定义,志愿者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人”。显然,这样一群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都十分有益。志愿者队伍,理所当然已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还是救灾抢险、公益活动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志愿者身上所洋溢着的自我牺牲的品格、乐于奉献的境界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深受人们的推崇和敬佩。

越是在物质发达的时候,就越需要志愿者。再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也都有志愿者的一席之地,不可或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所有人都深有体会!固然,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千年古训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确确实实都得以代代相传,从未熄火。

但是,也需要承认,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也就几十年时间,远远没有完全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运作体制,比如,媒体上也经常见到有人指出存在法律法规层面尚待完善、社会支持层面多方缺位、培训管理层面严重不足等现实问题,但相对而言,恐怕最紧要的还是一个问题:缺人!换句话说,志愿服务事业,还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就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来说,道德是向上还是向下,正被两股不同的力量所拉扯!哪边力量大,道德就会随之倾斜,那么,就如曾有媒体所言,衡量志愿服务事业成功与否或成效大小的第一标准,是其是否有显著的育人效应,并在育人的理念之下,培育出一个由可观数量组成的优秀群体,并且,这个优秀群体不是独立于人群之外或孤立于人群之上,而是深深植根于普通人之中,脱颖于每一个普通人之中,却又会深深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向上、向善、向前。很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嘉淼同学的“加入”,让人感到欣慰,既说明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也能证明志愿服务事业“后继有人”。志愿服务事业,也需要从娃娃抓起。

(相关报道见A06版) 

新闻推荐

今起至9日陕西省降温降水

昨天西安阳光暖暖,虽未入春,胜似春日。好天气从今天就要转折了。最新的气象资料显示,从今天起,陕西省会有一次降水降温过程,西安的温度也会降低。冬末春初天气多有变化,大家注意及时添减衣物,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