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工:你在他乡还好吗?

汉江晨刊 2016-02-02 22:14 大字

新闻视点  最开心的事:挣钱养了家学到了技术

2015年,对汉滨区的小张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外打工期间交了女朋友,并娶为妻子和她一起回家陪父母过年。

“我今年已经29岁了,同村像我这样大的小伙子们早都成了家并有了孩子,可我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这也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今年打工期间认识了妻子,一起回家过年,爸妈见了一定会非常开心!”刚下火车的小张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

“我这一年都在山西煤矿打工,虽然劳动量很大,也不安全,但却挣了不少钱。回来看到父母身体硬朗,儿子又长高了一大截,妻子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心里很满足!”对汉滨区早阳镇的李华来说,2015年最开心的事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挣到了钱,可以按计划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条件。

“这一年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修车的技术练得更精了!”采访时,旬阳小伙子李安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我就到南方的一家手机生产企业打工,也当上了车间管理员。可干了十多年,总觉得长期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学上一门技术。2014年,过完年就在西安的一家汽车修理店学习修车技术,虽然工资少了点,但总算把技术练好了,这样以后创业就有了基础。”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农民工而言,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中,虽然干的都是繁重的体力活,寻找的也都是别人指缝间漏掉的机会,但他们的心愿却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换来家人的安康,满足家人的希望或者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这些梦想,他们在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城市里不遗余力地努力着,甚至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这些在外人看来显得有些微不足道的愿望,一旦在年底得以实现,他们会感到很满足。

最牵挂的事:年迈的父母 上学的孩子

在我国,农民工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3亿人。而在地处秦巴山地国家连片贫困区的安康,务工经济成为有的县区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大量劳动力外出,留下了老人、妇女、儿童在家守望,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了外出务工者挥之不去的牵挂。

家住平利三阳的李兵和其哥哥,连续多年都在外地打工,经常连过年都无法回家。然而,远在平利的父母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三天两头住院,他们便不得不放下工作,坐了火车换汽车,再乘摩托车往家里赶。一来二去,辛苦挣来的钱都花在了路上和医院。“一年到头在外打工,就怕父母身体不好。如果他们哪一位生了病,来回奔波花钱不说,再出去父母就会无人照顾,让人在外不安。”采访中,李兵神情忧郁地告诉记者。

“孩子上学问题也是我们的一块心病!前几年,我们夫妻两个常年在河北一家砖厂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父母带。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原打算把孩子带到河北上学,可是一打听,像我们这样在外打工的很难在当地给孩子报上名。再说,我们打工也没有个固定地方,那里的工资高就往那里去,即使想方设法给孩子报了名,如果我们换个地方打工又得转学,想着麻烦就让孩子回到镇上的学校上学。但镇上的学校年龄小的孩子住不了校,只好租房让妻子专门留在那里照顾孩子。这样一来,家也被分成了三处,父母留在山上的老家,妻子和孩子住在镇上,我也转到煤矿上去打工。累死累活,一年挣的钱也只够全家平时的开销。”谈起对家的牵挂,家住旬阳麻坪的李志琼有些滔滔不绝。

除此之外,家人的安全也是外出务工人员最为牵挂的事。“这种牵挂一直到了年底回了家才能放下,第二年又得带着牵挂外出。好在现在治安环境好多了,我们在外面的担心也少了很多。”李志琼说。

最烦心的事:工作环境差工资无保障

农民工离开世代耕种的土地,走进城镇或都市,因为没有学历、技术等原因,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过完年就进入26岁的白河冷水人小杨,在外打工已经七八年了。当问起在外打工的生活时,略显腼腆的小杨顿时情绪激动起来:“建筑工地的工人基本上以男性为主,住的是集体大宿舍,小小的一间房上下铺住着七八个人,用水则是屋外一个公用的水池。夏天还好,一盆凉水从头淋到脚就算洗了澡,冬天就没办法了,有时水管冻了睡觉前连脚都洗不了,整个屋子里都是汗臭、脚臭和烟味,呛得人都不敢进屋。”

“同时,最让人苦恼的是干了一年,到了年底却要不到工资!我在的那个工地,房子封顶都半个多月了,包工头还欠我们4个月的工钱。如果在那儿等着把工资发了再回家过年,每天要一大笔花费不说,等到最后还不一定能拿到钱。”小杨说,“因为我们是农民工,在干活之初承包商和企业都不和我们签订劳动合同,说的是工资年底统一结清,平时可以向他们借支生活费,可到了年底,遇到好的包工头还好,如果遇到‘黑心\’包工头那就完了!”

另外,缺乏业余生活也是一件令农民工们烦心的事。据李志琼介绍:在外打工,就怕放假。平时累了一天,晚上倒在床上就能睡着,可是一放假,就无事可做,这样有些人就会抽着闷烟喝着闷酒想家,有些人会聚在一起打牌赌博,甚至还有人因为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而出去干些“出格”的事,把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输掉或者糟蹋掉。

最欣慰的事:国家政策好了 权益有了保障

对常年在外打工的汉滨区大河人王长河来说,2015年是他收获最多的一年。这一年,他在山西一煤矿打工,挣了不少钱。11月份回家后,全家搬进了镇上的集中安置点,住上了楼房。“这几年国家政策真是太好了!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启动以后,听说在镇上的安置点购房国家可以补助五六万块钱,我就订了一套房。今年回来,房子建好了,我才交了10多万元就拿到了新房钥匙,搬进了新家。这样,我们全家就离开了交通不便利的大山,过上了真正的城镇人生活。”王长河说。

农民工外出务工,最牵心的就是孩子上学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实施了一系列新政,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题。只要是随迁子女,都可以在工地附近就近报名上学。尤其是今年,国家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后,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打工地上完高中后,就无需再回原籍参加高考了,这无疑解决了许多农民工的最大“心病”。

“我这几年外出务工,应该好好感谢的人就是魏运平,每年年底交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都是他先替我们垫着。”1月27日一大早,家住汉滨区早阳镇杨湾村的张超,刚下火车就给他们村的村主任魏运平打电话,想把给他垫付的保险金还给人家。“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基层干部的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虽然我们在外面打工,但只要国家有政策,村上就会有人给我打电话传达,如果我们不能回来,村上就会把材料替我们准备好,并帮忙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张超还告诉记者,今年农村医疗保险提高了,虽然交得比往年多了一点,但却统一提高了报销比例,尤其是大病补助最高可以补到30万元,给农民工及广大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再也不担心因为没钱而让家人的病情加重。

同时,农民工外出打工签不了劳动合同,导致工资无保障、出了事故维权难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在提出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易发生拖欠工资领域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不被恶意拖欠。同时,将逐步完善用工合同制,统一农村和城镇户口,要求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采访中,当记者把这些已经实施或将要实施的新政告诉我们访问的农民工时,他们都显得有些激动:“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在外打工就不怕要不到工钱了!出了事故,不会因为我们是农村户口就赔得少!我们外出打工也会更加安心、放心!”  农民工,即农民工人。他们的户口为农业户口,但却工作或生活在城市,坚守在城市最累、最艰苦的一线,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挥汗如雨、功不可没。城市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也渴望在城市里留下自己的影子。那么,年关将至,这些一年来曾经背井离乡的农民工还好吗?近日,记者走进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采撷了他们在他乡生活工作的部分点滴……  □ 记者 周健 杨迁伟

新闻推荐

李永明月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从汉阴流入汉滨的恒口大同

□李永明月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从汉阴流入汉滨的恒口、大同、五里、建民汇入汉江。流经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水色月河,风光无限,是安康的富庶命脉之地。五六十年代初期,月河如一条银带从汉阴蜿蜒而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