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 昨上线市民:要用得先买个新手机
昨日,对很多“果粉”和消费者来说,最大的新闻恐怕就是ApplePay上线的消息了。而紧随Ap-ple Pay之后,三星的SamsungPay也传出即将面市的消息。
但“Apple Pay们”的竞争力究竟如何,现在看似乎还得打上一个大问号。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在支付商业链上,腾讯、支付宝做的已经相当成熟,若“ApplePay们”不下血本激励用户,可能会直接从“尝鲜期”步入“沉默期”。
苹果、三星等“抢滩”移动支付
昨天,苹果与银联合作的移动支付服务:Apple Pay正式在国内上线,“果粉”可以用iPhone、Ap-ple Watch和iPad等设备进行快捷支付操作。据中国银联昨日公告显示:即日起银联云闪付正式开通支持Apple Pay服务。首批开通服务的包括四大行在内的12家银行;交通、光大、华夏等7家银行也将于近期开通。
就在Apple Pay上线的同时,苹果的老对手三星的移动支付服务也即将在国内面市。有消息称,三星将在下周展开SamsungPay的公测体验计划。另外,LG也打算在下周举行的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推介LG Pay。
在国内某移动设备商工作的周先生告诉记者,有“野心”的终端厂商都期望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生态链闭环,布局支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目前的国产厂商里,像华为一样推出Huawei Pay的还不多。Apple Pay、SamsungPay等发展到国内以后,很可能会带动和刺激国产的手机品牌跟进。
Apple Pay覆盖用户群或有限
华商报记者从中国银联了解到,刚刚过去的农历春节假期(2月7日至13日,除夕至初六),银联网络交易再创新高,交易总金额达到3121亿元,交易总笔数3.07亿笔,较去年同期(除夕至初六)分别增长了31%和15%。
高速增长的移动支付市场已成为各类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但在市场先机方面,苹果和三星似乎姗姗来迟。公开数据显示,微信、支付宝等几大互联网支付巨头已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
与之相比,“Apple Pay们”在安全方面的优势相对突出。据IT技术人员介绍,硬件厂商所使用的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会对信息加密,不会让商家获得用户的信用卡信息,使用中的身份认证也是由安全性更高的指纹来完成。但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分析师陈莉指出,不管是苹果支付还是三星支付,都需要购买该品牌的终端设备,“NFC属于近场支付,必须依靠几大运营商和银联的支撑,用户转化成本较高是一个问题。”
东方电子支付责人陈虎东认为,目前中国的近场支付份额还不大,大概只有千万级别的用户群。当然,苹果在智能移动设备市场中的占有率较高,有希望覆盖更多用户。
“Pay们”需要下血本激励用户
华商报记者在昨天的采访中发现,Apple Pay在设备上的限制已经引来了一些市民的吐槽。西安市民张先生说,因为拥有一张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他的苹果5S上安装了招行的“掌上生活”APP。2月17日,这个客户端上就多了“Apple Pay”的选项。昨天正式开通以后,他本想尽快体验一下,没想到却提醒他“亲,该换手机啦!体验Apple Pay,需iPhone6及以上机型。”2月18日,华商报记者在中国银联有关“银联云闪付现已支持Apple Pay”的说明页面看到,Apple Pay适用的iPhone有:iPhone6S、 iPhone6S Plus、iPhone6、iPhone6 Plus。
业内人士分析,“Apple Pay们”入华后需要克服一系列问题,否则用户经过一个“尝鲜期”后,就可能转入“沉默期”。
陈莉认为,Apple Pay为用户提供了新的支付渠道,是件好事。银行选择和Apple Pay合作,也是在发力移动支付,有利改善NFC支付的弱势局面。“但在线上、线下几乎被支付宝和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商垄断的情形下,ApplePay是否愿意用更多的激励方式来增加用户使用度,这还存在疑问。”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从移动支付的不同交易方式来看,阿里、腾讯占据的市场主要以线上为主,线下就会成为争夺焦点。
移动支付 安全方便是首位
互联网金融专家曹磊则相对乐观。他说,近几年,经历了以支付宝为代表的APP支付“1.0时代”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社交支付“2.0时代”。如今,“Apple Pay们”的入市将成为NFC支付发展的契机,移动支付有望开启“3.0时代”。
有业内人士分析,移动互联时代,免费、安全、快捷是移动支付的核心,不管进入移动支付的什么时代,安全与方便是首要问题,虽然苹果很牛,但使用Apple Pay上线还要消费者再买个新手机,这样的支付方式,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华商报记者 李程 李王艳
新闻推荐
准备还公共自行车时,发现公交一卡通卡找不见了。没想到电话挂失后卡又找到了,然而让市民赵女士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卡竟然还能正常租车还车……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从没出现过这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