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秦优秀院长

华商报 2015-12-23 16:19 大字

“优秀”解读

什么样的院长才是优秀的院长?

李锐(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主任医师):在我的心中,优秀的医院院长要既能高瞻远瞩,引领医院在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走出困境,又能俯身于一线医护人员,体恤他们的疾苦诉求。这就是最美院长。

郭伟(29岁,某房产策划公司项目经理):优秀的医院院长得把医院文化建设好,让医生对患者态度好一些,不要给患者故意开很多检查单,开贵药。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徐永刚

几乎所有卫生救援 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医院管理专家;他是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他还长期兼任省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几乎陕西省所有的卫生救援工作都能看得到他的身影……他就是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陕西省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徐永刚。

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造了诸多成就

徐永刚教授从事医院管理工作18年,先后分管医疗、护理、急救、人事、医保农合、院感、科研、教学等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医院管理专家。

他分管的工作成绩斐然:推行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在陕西省率先实行院-科两级分配机制,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性分配机制;牵头组建了陕西省国家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并亲自带领这支队伍多次参加重大卫生紧急救援;他还推动全省医保合疗政策的公平、合理化,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合报销直通车。他倡导建立了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库,定期培训,有效降低了全省医院感染发生率……

护理管理方面更是硕果累累。他带领护理人员率先在全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大胆创新,设立优质护理服务专项经费,提高了护士待遇,还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大力培养护理人才,使护理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徐永刚的带领下,陕西省人民医院先后成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每次救援不光倾注医术和汗水 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

徐永刚教授还是陕西省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虽然身兼数职,但他始终坚持业务学习、上门诊、查房、手术,医术高超。2010年玉树救援中,一名伤员肝脏破裂,两块大血肿,超过肝脏体积的1/2,出血量达2000毫升,生命垂危。进行急诊手术时,由于血肿较大,无法进行下去。紧急会诊时,徐永刚建议先切掉较小的血肿,大块则进行纱布加压填塞。该建议很快被采纳,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2015年淳化特大车祸,他担任救治组组长驻守咸阳一周,辗转3所医院,不分昼夜全力指挥组织全省医疗专家,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卫计委领导的高度好评。

他还长期兼任陕西省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陕西几乎所有卫生救援都有他的身影:2004年陈家山煤矿特大瓦斯爆炸、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1年嘉天国际爆炸、2013年定西地震、2015年淳化特大车祸、山阳特大山体滑坡……

每次救援,徐永刚倾注的不光是技术、智慧与汗水,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汶川地震时,他在震后第一时间率队赶赴重灾区青川,当晚电闪雷鸣,余震不断,山石不停滑落,随时都有被山石砸中的危险……玉树地震时,他年迈的父亲和岳母都在住院。接到命令,他把照顾老人的重任托给妻子,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2010年,徐永刚教授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他身体力行,用行动诠释着“医生”和“院长”的深刻内涵。

记者点评:几乎陕西省所有的卫生救援工作都能看得到他的身影,让人肃然起敬。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院长段炜

病人这么信任我们 不能让他们失望

一身笔挺戎装,肩扛四星警衔,双目锐利有神,工作雷厉风行。入伍从医24载,他始终冲在医疗一线,模范履行了一名军医的大爱仁心,诠释了“人民军医为人民”的光荣使命。他就是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院长段炜。

1991年7月,25岁血气方刚的段炜在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身穿戎装踏入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内二科。历经24载治病救人的军医生涯,他一路勤学实干、精医笃行,伴着医院成长的脚步,从一名普通医生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三顾茅庐为求医院发展更上一层楼

2012年3月,段炜走上了院长岗位。医院“向哪发展、怎么发展”成了他日夜思索的课题。

“我们要下好先手棋,抓住人才等同抓住了发展命脉!”专家张学成在肿瘤的精确放疗与化疗的综合治疗、基因靶向治疗很有建树。“如果能够请到他,咱们的肿瘤诊疗水平可达西北领先。”当即,段炜亲自出面招贤纳士,以“三顾茅庐”的精神,以诚意打动了张学成,任命为肿瘤科主任、首席专家。医院随之引进了直线加速器、伽马刀、数字化模拟定位机等先进的精确放疗设备,成为特色优势专业。

随着“请进来、走出去”人才战略实施,拉开了医院创新发展大幕。这些年来,医院先后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心脏专家吴清玉教授、孙立教授、国际著名眼科专家郝燕生教授、孙丽英教授、著名泌外专家石涛教授和著名影像专家雷小莹教授等30余名专家参加会诊、手术。

精医笃行立起军人好样子

2000年春节前腊月廿九的一个中午,当时段炜还是内二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一名多家医院拒收的98岁高龄垂危患者要来医院就诊,他毅然将老人收治入院。老人不仅患有严重的胃肠疾病,同时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肺部感染、糖尿病,还有感染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多种并发症。当时有人说:“给这样的病人抢救,一旦出现意外,医院将承担全部责任,你个人也脱不了关系。”段炜态度坚决地说:“病人这么信任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失望,只要有1%治愈的希望,我们就要尽100%的努力”。经过认真查体后,建立4路静脉通道,通过抗感染、纠心衰、止吐、补充血容量、电解质等综合治疗,一直抢救到大年初二,老人血压逐渐恢复,病情稳定后他才离开医院。

“我不仅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的底色是党员、是军人。我更有责任、有义务用精湛的技术和一流的医术去服务部队官兵和三秦百姓。”这一铮铮誓言,早在段炜穿上绿军装那天起,便从心底发出。24年来,作为一名军医和医院院长,段炜始终坚持姓军为兵,心中装着官兵健康,将为兵服务保障重点由“医疗为中心”向“预防保健为中心”转换,实施院前、院中、院后服务为一体的“健康圈”闭合服务保障模式。

记者点评:爱兵为民的军医管理者,既要让医院成为人民的保障,同时还要让医院成为子弟兵的保障。华商报记者王玮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

鼓励技术创新 创造一项又一项新成就

他是我国内分泌界尤其是甲状腺领域的知名专家,32年如一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第一线;他还是优秀的医院管理者,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带领医院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成就。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施秉银教授。

对经济差的患者,千方百计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32年,施秉银教授始终坚守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为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和对内分泌事业坚定、纯净的追求所感染。

施秉银教授非常繁忙,除了行政和教学工作外,他坚持查房,每周两次门诊、一次甲状腺穿刺基本没有间断过,先后为2万多名患者进行了甲状腺穿刺活检手术,并亲自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帮大量疑难杂症患者重获健康。

他还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与4000余名国内外患者、医生互动交流。他对患者一视同仁,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总是深切同情,倍加关心,千方百计为患者采用经济、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施秉银教授“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硕士、博士。“做一名严谨的医生,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决不利用工作谋取私利。”他总是这样要求学生。

重视人才和新技术 他是优秀的医院管理者

施秉银教授不仅是内分泌界的知名专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

2014年3月,担任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后,他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引进、申报千人计划学者各1名,组织申报“杰青”、“优青”各2名、长江学者1名。聘请兼职、客座教授6名。同时,对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高学历、高影响力、有出国经历、年轻化,废除终身制是干部调整的基本方针。调整后,该院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科室间协作更密切和顺畅,急危重症救治数据明显提升。

施秉银教授还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鼓励技术创新,扶持领先技术。在他的领导下,该院凝练了临床学科方深化了学科群建设,成立了血管外科、乳腺外科。并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孙立教授、王辰院士为特聘教授,极大促进了学科发展。

该院成功开展了多项西北乃至国内、国际的首例技术。比如,2015年心外科手术组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手术,弥补了西北技术空白。肾脏移植突破4000例,肺移植、肝移植、肾移植同时进行四台手术开创了器官移植历史篇章。

该院还主动承担了陕西省首家城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率先成立了“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成为全国城市医院改革的首创。

在施秉银教授的带领下,西安交大一附院综合影响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新成就:荣获2013-2014陕西卫生计生行业“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荣获“陕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城市特别贡献单位”称号。

记者点评:优秀的院长就应该是这样:既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大腕,又能带领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高超的医术和诊疗技术,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武雅俐

她将即将被托管的医院发展到“三甲”

“你的脚上沾有多少泥土,你的心里就会沉淀多少情。”这是被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武雅俐经常提起的一句话。

连续8年下基层 为村里的妇女做体检和保健

“妇幼保健工作的根在基层,必须把基层的工作做扎实。”这是武雅俐多年来坚持的观点。

为了把基层保健做好,上世纪九十年代,连续八年,武雅俐每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农村。当时,凤县是一个宫颈癌高发的地方,也是全国的一个监测基地。每年三月份,天气刚转暖,武雅俐就带着人去凤县入户调研。“那会儿,可能每天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我们经常饿得前胸贴后背,要是看见村民们吃包谷糁和酸菜,那口水就不由自主就往下流。”说到这里,武雅俐笑了。

“有时候上门为村民们做检查和保健,他们不理解,记得有一年,我们到凤县向月兰的家里去,向月兰当时已被诊断为早期宫颈癌,当时我们要给她做检查,她不耐烦地说:‘那一年搞普查,查得我尿都尿不出来了,你们还查什么啊?\’武雅俐说,看到向月兰和家人吃饭,武雅俐把她们带在路上吃的鸡蛋、饼都给了向月兰,还跟她仔细讲了一些关于这个病的知识和危害,最终,向月兰配合她们做了检查。

从刚开始的排斥到后来妇女们都会掐着指头算时间,等到她们下乡的时候,妇女们将早就打好的搅团、鱼鱼等准备好给她们,而且各村还会自己张罗着周围的村民们来做检查。武雅俐说,“每年下乡,那镇上就跟农村过会一样热闹。白天做检查,晚上教村民们跳舞。”

创建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为“三甲”医院

2004年12月,武雅俐任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院长。由于2003年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医院经营状况,宝鸡市决定将妇幼保健院交给上海一家医院管理公司托管,且双方已经进行了相互考察,正在进行最后的协商,那一年,因为对医院发展信心不足,一下子走了4个中级职称的业务骨干。为了将医院做强,武雅俐组建专门部门为医生做医疗技术水平培训;坚持“两个例会”制度,即每月初的质量分析会和每月底效能督查会,重点对各科室上月的工作质量、数量、满意率、药品使用等重要环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及时通报。三年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获“三级甲等医院”。

从十年前将要被别人收购的一家医院,到现在发展为“三甲”医院;医院人数从十年前的两百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一千人;看病人数从十年前每年不到7万人增加到现在70多万人。武雅俐说:“是妇幼成就了我,给了我一个展示的平台。如果再给我一张白纸,我还能把它画得更美!”

记者点评:“你的脚上沾有多少泥土,你的心里就会沉淀多少情。”也许正是这份情,让她连续8年下基层;也许正是这份情,让她暗下决心把即将被托管的医院发展到“三甲”医院,相信武雅俐还将一如既往一路向前。

华商报记者孟洁 

新闻推荐

公交拉环登失踪儿童信息“给寻亲家长更大希望”

华商报讯(记者党扬眉)每每看到儿童失踪事件时,都让人心痛和愤慨,也深感四处奔波的寻亲家长的不易。近日,宝鸡市公交车手拉环上发布失踪儿童信息,不少乘客为这一公益之举点赞,希望可以借助全社会...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三秦优秀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