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利家的献血情结
本报记者 孟利明 通讯员 胡杨 实习生 袁昕
对于马胜利来说,无偿献血全国奉献奖金奖不单单是颁给他个人,而是颁给他的家庭,这份荣誉,属于家庭的每个成员。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马胜利家住泾阳,家里第一个走上献血之路的,是妻子李群霞。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群霞的弟弟不幸遭遇车祸,内脏损伤大出血,被送到县医院紧急抢救,却因为一时找不到大量血型相同的血液,不幸病逝,这件事对李群霞家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李群霞从弟弟死亡的阴影走出之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遭受痛苦的家庭,血是生命之源,在关键时刻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李群霞想到这些,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成了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血能救命,也能挽救一个家庭,事实上,马胜利家人过去谁也没关注过血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这件事,李群霞、马胜利夫妻俩才充分认识到了血与生命的特殊关系。
在妻子的影响下,2000年,马胜利也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先后获全国无偿献血铜奖、银奖、金奖,并光荣参加了咸阳今年庆祝614大会,受到表彰奖励。
以点滴爱心 筑起爱的城堡
献血并不是为了回报,但李群霞却感受到了献血接受者的幸福。2009年,她患脑瘤住进四医大医院,动手术时接受了400毫升的输血,不久就恢复健康出了院,现在啥都跟正常人一样,通过这件事,李群霞更加坚定了献血的念头,也影响了全家人。
献血这事在他们家并非一帆风顺,前些年网上对献血健康问题说法颇多,引起马胜利夫妻俩和儿女们的争执,但随着对无偿献血的了解,儿女们不但支持他们献血,也在父母的感染下,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儿子马小强今年34岁,18岁时就开始献血,西北大学毕业后现在在上海上班,曾先后在咸阳献血两次,在西安、上海也多次献血奉献爱心。女儿马云芳今年30岁,在武汉上班,也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以家庭的力量来传导这种人间能量,感化他人,马胜利一家书写出最美丽的人间华章。
“我们家都是O型血,正适合献血。”马胜利说,全家四个人都是无偿献血志愿者,几年来献血量加起来已近三万毫升,光他自己在咸阳就献血26次,多达九千多毫升,还在外出工作两年期间献过三次。
血浓于水 爱大于天
马胜利家庭的献血事迹,被一点点扩散,成为一个传奇,而他却说:“我和妻子今年都56岁了,她说献血等于是救人命,是做善事好事。我的意思是也不在乎这奖那奖,能帮人就帮一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嘛。”(B)(11)
新闻推荐
孩子正在接受治疗。本报记者吴萍摄本报讯(记者吴萍)爱人因患癌症刚去世四十多天,儿子又突遭严重烫伤,这一切让接近不惑之年的周先生倍感压力。看到不时有热心人士前来探望,周先生心怀感激,看到病床上孩...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