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光玉:希望红色基因融入子孙血脉

咸阳日报 2015-07-04 22:49 大字

南光玉家四世同堂,晚年生活幸福。

本报记者 吕聪 文/图

潼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发生的战事数不胜数,其中潼关保卫战在中国抗战史上更是一个传奇。

1937年,日本侵略者妄想攻入陕西,飞机掷弹、大炮猛攻,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进军潼关,然我中华无数热血儿女顽强奋战,和日寇拼死击杀,宁死守卫。抗战8年,日军从未踏进潼关半步。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潼关一直是侵略者无法逾越的雄关。

现年94岁,家住礼泉县骏马镇坡底村的南光玉是潼关保卫战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回首峥嵘往事,老人给记者说的最多还是随军守卫潼关的经历,他说,70年过去了,那些一起出生入死战友的容貌还时常在脑海里浮现,他忘不了那段岁月,忘不了战友们为民族大义奋死战斗的英烈场景。

弃笔从戎投身抗日前线

南光玉自幼喜欢学习,周陵中学毕业,他随堂哥同时考入西安军需学校初干班。1941年期满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分配到驻扎于彬县的国民革命军第36军某部,主要负责部队军需、粮账会计工作。

“为何想要报考部队学校?”南光玉说,上学时候他就经常关注抗战的情况,听说不少地方的同胞由于家园沦陷、受到迫害,或是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就特别痛恨日本侵略者。而且,家里几个叔伯、堂兄都参军去打鬼子,可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染,当南光玉听到西安军需学校招收学生的消息后,他积极报名考试,“我的理想就是打鬼子,赶走侵略者!”

守卫潼关 奋死抵抗

1942年,南光玉所属的部队派144团镇守潼关,谨防关中发生不测。事后,这样的部署被证明是正确的。1943年,日军集结大量兵力,部署在黄河沿线,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即千方百计渡过黄河,攻入陕西,转而占领西北、西南,吞噬整个中国。同年,南光玉被派往驻守潼关的团部,其职责是掌管粮食发放工作,全力保障前线官兵后勤给养。

“我记得很清,鬼子的飞机在天空里密密麻麻,狂轰乱炸。城外,大炮频繁出动,炮弹跟下雨一样,就想攻破城楼。那时,潼关城里十室九空,百姓到处避难。”南光玉说,全团战士奋死守城,就连作为军需官的他都发了枪,随时加入战斗。他回忆,他们的团长姓邓,当时40多岁,湖南人,是个满腔热血的男儿。“在团长的带领下,我们不分昼夜地作战,誓死守住了潼关。”

和平是英烈用鲜血换来

“敌人的火力凶猛,我们的装备武器都赶不上人家,主要靠的人海战术。”南光玉说,他记得战斗时,战友一批一批地冲上去,倒在血泊之中,其激烈的场面惨不忍睹。一场战役,他们的团就折掉至少1/4的主力,还有一名营长不幸光荣牺牲。看着逝去的战友,大家心里都难过,一边收拾遗体,一边抹着眼泪。“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把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

南光玉说,战斗结束,团长带着他去医院慰问伤员。走进医院,看见伤者,心里立刻悲痛起来。“看了一眼,就不忍再看。”此后,南光玉所在的部队辗转到甘肃平凉一带休整。全国解放,南光玉脱下戎装,回乡务农。

眼下,南光玉的家已是四世同堂,晚年生活幸福。据老人亲属讲,南光玉身体硬朗、思维清晰,还常给儿孙讲述抗战故事,教育后人不忘国耻,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子孙后代血脉,并做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者。(B)(12)

新闻推荐

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加快投资促增长

本报讯(李卫国符绳军)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加投资、稳增长”?7月3日下午,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管委会召开全员大会,及时传达省长娄勤俭来咸调研讲话精神,展开认识大讨论、方法深研究,两者同破解,力促开发...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