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仪祉的女儿“泾惠” 李丹

咸阳日报 2015-06-04 22:51 大字

在咸阳城北30公里处,泾阳县王桥镇社村村北的小山坡上,有一座幽静肃穆的墓园,大门两侧有于右任亲笔撰写的:“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就长眠在这里。坡下不远处,便是他生前主持修建、被他爱称为“女儿”之一的泾惠渠。李仪祉青年时代立志“要做大事,不做大官”,毕生以治水为志,求“郑白宏愿”。如今泾惠渠碧波荡漾,两岸沃野千里,田园静美。

李仪祉(1882—1938),原名李协,字宜之,后称仪祉。生于清廷腐败、帝国主义虎视眈眈,革命思潮风起云涌之际,16岁中秀才,1904年,考取北京京师大学预科德文班。1909年,赴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科留学。1911年,武昌起义的消息一传到德国,已与柏林东方学院签订了合同的李仪祉即揣上一把左轮手枪和几十发子弹,启程回国。然而,等李仪祉赶到上海时,随着南北和谈的开始,民国成立,他的枪弹最终没能派上用场。1913年,李仪祉返德国继续求学,并和时任陕西水利局局长郭希仁一道游历欧洲,考察水利。

关中大地,并非自古就是沃野粮仓,而是主要受惠于千百年来引泾工程的兴修。引泾工程最早起于战国时期,郑国渠建好后,以后各个朝代,都有零星的从泾河引水的工程。1922年,李仪祉任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局总工程师。此间,他对陕西省自公元前1136年到公元1912年发生的灾害做了一次详尽调查,发现陕西每隔十年必遇一次严重旱灾,为了根治灾害,他下决心修建关中地区的灌溉工程。他积极网罗人才,手绘了“关中(泾、渭、洛、梅、黑、涝、沣、泔)八惠”蓝图,但因经费一直没有着落,直到1927年仍无法开工。1929年,持续的大旱造成关中平原和渭北高原赤地千里,最终酿成数百万人丧生的“民国十八年年馑”。1930年底,杨虎城主政陕西,力邀李仪祉回陕兴修水利,李仪祉欣然应邀。在杨虎城、邵力子等陕西军政大员的支持下,李仪祉主持兴建泾惠渠工程。

时值大灾过后,建材奇缺,因此倡导就地取材,拆庙宇,收碑石。但这一建议却遭到不少乡绅的反对。李仪祉亲自用纸浆泥制作了一个引泾工程大模型,让乡绅和群众观看,他说:“我是陕西人,我没有二心,决不会把水利变成水害,坑害百姓。要是咱们早能把渠修成浇地,哪会有民国十八年年馑的惨象!”一席话听得大家心悦诚服。在修关中三大渠时,李仪祉一次回家吃饭,对夫人张孟淑说:“赶紧给我做碗面条,我吃了还要看咱女儿洛惠去哩!”听了这句话,夫人莫名其妙,便问道:“咱就没有女孩子,哪来的什么惠?”李仪祉笑道:“正因为咱没有女孩子,我才认了三个干女儿,现在给你介绍一下:大女泾惠(渠),二女洛惠(渠),三女渭惠(渠)。我们要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去爱她们。”这番话一下子把张孟淑逗乐了。

泾惠渠1930年10月兴建,1932年6月通水,1935年4月竣工,惠泽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富平6县灌区120万人口。1949年后,经过扩建,改善排水系统,灌溉面积达145.3万亩。泾惠渠开通放水那天,泾河拦水坝周围,人山人海。李仪祉的一位学生记录了当时的情形,说之前“农民大都四处逃散”,而泾惠渠开通后,“(1935年)农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灌区之内情况大变,到处人民熙熙攘攘,喜气洋洋,无论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服。集市百货充斥尤为热闹,最醒目的为染坊晒布的木架高耸入云,像旗帜那样飘扬着各种颜色的土布。农家屋房均已修饰一新,找不出旧时破烂痕迹。水利建设效益的宏大,我非亲眼目睹也不敢相信……”

1938年3月8日,李仪祉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终年57岁。噩耗传出,参加追悼会的各界民众达万人之多,时值西安大雪,下葬时,群众用自己的衣衫包土垒起坟冢。今天,在泾阳县泾惠渠边上的“仪祉陵园”内,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水利界人士来此拜谒仪祉先生,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常义务来为先生扫墓、敬献祭品。在墓碑正前方的祭台刻有“俎豆千秋”四个大字。俎,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豆,上古时盛食物的器皿。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这些无不表达了人们对李仪祉先生的无限敬仰的深情。 (B)(13)

新闻推荐

“和平安宁的晚年最幸福”——一位抗日老兵的感悟

6月9日,当地的小学举办主题队会活动,王启超老人应邀为小学生们讲抗日故事,受到热烈欢迎。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探访了居住在安徽省舒城县万佛湖镇九井村的抗战老兵王启超老人,听他讲述自己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