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陈喜霖:吃了秤砣铁了心 咸阳“秤王”要开博物馆

咸阳日报 2015-05-13 22:51 大字

实习记者 高洋

“这就是我六年来在全国各地收购的秤砣和秤杆,古代人把这叫做‘权\’、‘衡\’。”5月6日下午,在陈喜霖的收藏室里,他指着身后的宝贝说。六年来,陈喜霖先后跑过24个省,搜集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秦汉到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秤砣、秤杆3000多个,堪称“权”、“衡”收藏第一人。

一块“铁疙瘩”让他踏上收藏路

陈喜霖1958年出生于泾阳县白王镇,搞收藏已有20多年,说起跟秤的缘分,他回忆:“六年前,我在西安一古玩城‘淘宝\’时看见一个铁疙瘩,也不知道这是弄啥的?感觉很新奇,后来店家告诉我,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秦权,秦人用的秤砣。”身为秦都人,一种属地情怀油然而生,陈喜霖说,秦权作为重要的衡量工具,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而作为一个咸阳人,自己更有责任将这份承载经济文化的载体长久保存传承下去。那天,陈喜霖将市场仅有的20多件“秤砣”悉数买下,带着兴奋与喜悦踏上了六年收藏之路。

四顾古玩店用诚意打动店主

六年间,为了收集到各地不同的秤,陈喜霖跑过了24个省,在收到的3000多“权”、“衡”中,最大的秤杆有两米多长,而最大的秤砣重达190多斤,最小的仅有四五克,材质方面也是从石头、生铁、铜、陶、瓷、铅、锌一应俱全。说起收藏历程,在山西张兰古镇的经历让老陈记忆犹新,“当时发现了一个古秤砣,很激动,心想这可没白来。”但店主开价一万多元让他难以接受,他说自己收藏这么多秤砣,对行情比较熟悉,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他知道此时与店主讨价还价,店主很难松口,于是决定次日再来。就这样反复四次,店主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知道他是真心喜欢这东西,又是系列收藏,最终以2000元的价格让给了他,后来他跟店主还成了朋友,热心的店主又帮他收了100多个秤砣。

办博物馆想让更多人了解秤文化

在他收藏室的里间,展柜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秤砣,墙角则立着大小不一的秤杆,老陈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说话间又将床下两个纸箱子抱了出来,打开纸箱,各种生肖形状的全展现眼前,从拇指大到巴掌大应有尽有,他说,这些“权”虽形状、大小有别,但它们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权衡公平,让物质交换有度量衡。陈喜霖拿出一份文件高兴地说,这满屋子的宝贝就要有新家了。原来,为了这些承载传统文化的秤让更多人看到、了解,他已经申请在咸阳开一家博物馆,并且获得了文物部门的批复。对于自己的收藏感悟,陈喜霖说,这是一种传承,所有文物都属于国家、属于民族、属于全人类,好东西,弥足珍贵的东西要让专家学者研究,让更多的人去欣赏、传承。(B)(11)

新闻推荐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机身大部件完成对接开铆

新华社珠海6月8日电(记者魏蒙)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大部件8日在珠海完成对接开铆流程。接下来,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公司将对其机翼、尾翼、起落架、航电系统、机载设备等进行安装,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