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二O一四蛮拼的,为咸阳点赞

咸阳日报 2015-02-04 22:47 大字

本报记者 樊琼

2014年的咸阳记忆,是一个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难事多的特殊年份——转型阵痛、三期叠加、下行压力……我们经受巨大的考验;逆势而上、抢抓机遇、持之以恒……我们攻坚克难立潮头。

2014年的咸阳记忆,经济逆势增长,继2010年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后,经过4年努力,又迈上两千亿元新台阶。

这一年,咸阳正式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咸旬高速建成通车,13个县市区全面融入大西安1小时经济圈,咸阳市实现县县通高速。

蛮拼答好卷,我们奋发有为,我们为2014咸阳点赞……

“改革创新”激发“经济活力”

2014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元年,也是咸阳的深化改革元年。改革,助推结构调整;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014年4月2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咸阳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拉开。一年来,咸阳市以钉钉子的精神聚焦重点,聚力突破,推动37项事关百姓、事关大局、事关长远的重点改革任务,深化改革走出整合资源,大胆创新的“咸阳模式”。

在处于新常态模式下的咸阳,把握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提出的新挑战、孕育的新机遇,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稳增长、调结构。

——始终强化产业支撑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坚持战略招商、项目带动,150个市级重点项目快速实施,投资130亿元的华晨汽车、50亿元的煤制乙二醇、25亿元的正泰电气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30亿元的华晨汽车产业园、50亿元的中国西部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

——大力实施工业和非公经济两个“1113”工程,纺织工业焕发生机,能化产业加快转型,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产业规模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份额增加。

——以良种提品质、以科技增效益、以加工促转化,推动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和非农产业齐头并进,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

——坚持打造特色,提档升级,服务业规范低端、提升中端、培育高端,着力构建大商贸、大金融、大旅游、大文化、大物流格局,不断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全面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扎实推进“12351”科技创新工程,依托咸阳高新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橡胶、生物医药、航空制造四大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1家。

2014年,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7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8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2.5%。在形势严峻的2014,这一行行耀眼的增长数字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咸阳速度”。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适应新常态 瞄准新目标 力求新作为 为建设“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注入智慧和力量 (乔军在政协咸阳市七届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2014年,在中共咸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七届政协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按照“维护核心、围绕中心、突出重心、凝聚人心”的思路,紧紧围绕市委推进“六个发展”、落实“四促举措”的总...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