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美食与民间传说
乾县豆腐脑
豆腐脑是乾县的传统风味食品,被誉为该县的“三宝”之一。
清光绪时,乾县县城有个叫毛老大的人制成的豆腐脑色泽洁白光亮,鲜嫩柔软,筋而不散,辣香可口。每天豆腐脑的担子刚一上市,顾客们便围上一圈,争相就食。当时的毛老大的豆腐脑只此一家,享有盛名,远传省内外。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仓促逃奔西安。慈禧为人阴险毒狠。她处处效仿唐代的则天皇帝,这次来西安,想趁机去乾陵玩玩。一天,她带领一班随从,浩浩荡荡来到乾州,州官出城迎接进衙,随后设宴款待。酒席上海味山珍,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慈禧一见,面有愠色。州官一看大事不好,还不知道哪里失礼于她,吓得跪倒在地,叩头求饶。太监李莲英大声喝道:“老佛爷闻听此地豆腐脑好吃,你竟大胆不备,你的心目中还有老佛爷吗?”州官一听,急忙奏道:“卑职该死!敝治下确有一个做豆腐脑的毛老大。卑职唯恐不洁,有污老佛爷金口。如此,我吩咐立即做来。”慈禧这才面有喜色,挥手叫州官站了起来。
不多一会儿,师爷领着一个眉清目秀的侍女捧着精美的瓷碗,跪倒在慈禧面前,双手举起碗道:“请老佛爷用餐。”慈禧用小勺一尝,味道异香,一连吃了三碗还不罢手。李连英忙奏道,“老佛爷,豆腐脑虽好,但不宜连食,等会儿再食方好。”慈禧这才停食。
传说,后来慈禧回到北京后,还念念不忘豆腐脑。因此,特下诏乾州,调走毛老大进宫专为御厨承做豆腐脑。
武功葫芦鸡
相传“葫芦鸡”创始于唐代天宝年间,出自于唐玄宗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之手。
据《酉阳杂俎》和《云仙杂记》记载:韦陟出身于官僚家庭,凭借父兄的荫庇,贵为卿相,平步官场。此人锦衣玉食,穷奢极欲,对膳食极为讲究,有“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人郇公厨”(韦陟裘郇国公)之说。有一天,韦陟严命家厨烹制酥嫩的鸡肉。第一位厨师采用先清蒸,再油炸的办法制出,韦陟品尝后认为肉太老,没有达到酥嫩的口味标准,大为恼火,命家人将这位厨师鞭打五十而致死。第二位厨师采取先煮,后蒸,再油炸的方法;酥嫩的要求都达到了,但由于鸡经过三道工序的折腾,已骨肉分离,成了碎块。韦陟怀疑家厨偷吃,不容家厨辩说,又命家丁将家厨活活打死。慑于韦陟的淫威,其他家厨不得不继续为其烹饪。第三位家厨接受了上两次家厨烹制的经验教训,在烹制前用细绳把鸡捆扎起来,然后先煮,后蒸,再油炸。这样烹制出来的鸡,不但香醇酥嫩,而且鸡身完整似葫芦。这时,韦陟才满意。后来人们把用这种方法烹制出来的鸡叫作“葫芦鸡”,一直流传至今。
三原疙瘩面
清朝光绪年间,三原县城内有一叫“悦来馆”的小吃店,以经营面食为主,生意平平。当时店内有一名叫李善思、绰号“帽盖李”的小伙计,为人精干,颇有心计,善于创新。他凭借三原盛产小麦的原料优势,适应当地商贾饮食讲究及其生活习惯,大胆摸索,经反复试验,终于创制成功了一种面条,在饮食行业引起轰动,小店生意由平转盛,顾客盈门。“帽盖李”也成为这家小店的店主,并由此发财致富。
这种面条,条细如龙须。盛入碗内,面丝缕缕簇拥成团,宛如花蕾含苞待放,形似锦龙盘绕,因形而取名“疙瘩面”。它刀工细腻而匀长,面质柔软而筋丝,臊子鲜嫩而醇香,既可干吃,又可汤吃。汤吃时,浇上精制的酸而不烈的臊子汤,用筷子挑起,既可看到面丝修长,根根到头,棱棱相见,肉粒均匀地紧贴于面上,如同猴子上杆,而碗内不剩断条和肉末。形既诱人,味更馋人。香气四溢的疙瘩面,准会使你食欲大增,垂涎欲滴。为清香爽口、生津止渴、提神开胃的上乘佳品。
(本报记者杨波海整理)(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蒲大伟)今年,淳化县将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建设美丽淳化”目标定位,全力以赴抓产业、抓项目、争资金,坚持不懈抓改革、抓城乡、惠民生,聚精会神抓党建、抓法治、转作风,持续提升“三强一名”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