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范紫东轶事(下) 胡希仲 强万康

咸阳日报 2015-02-05 22:58 大字

特殊的过年礼物

一九三九年春节,穷家富户的门上都贴着鲜艳的对联,人们盼望着新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有一家大门上的对联却特别耀人耳目,上联是:“牌怕输牌牌怕输牌牌输”:下联是:“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横额是“支不住了”。这一户为什么贴着这副对联呢?

大年三十日下午忙了一阵子的范紫东正想歇一会儿,这时一个大汉进了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范紫东有些诧异,只见他低着头,衣衫不整,以为是讨饭吃的叫花子,便叫家里人拿出过年做的白蒸馍给他。这个大汉不但没有接,还“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范紫东问道:“是不是嫌少?”

这个大汉抬起头说:“三叔,你不认识我了?”范紫东趋身上前,看清了来人面目,一看真把他气坏了,他指着大汉说:“好小子!你把门认错了,跑到我这里想干什么?”“三叔,我——”这个大汉结结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

原来这个大汉是范紫东一个本家的侄子,小时候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谁知长大后,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却变样了。整天没明没黑地泡在赌场里,从来不顾家。腊月二十三祭灶(2)后,年关来临,这时赌场也是竞争激烈,输赢变化莫测,人人盼望捞上一把回家过好年。范紫东这个侄子输了个精光,还欠下一屁股赌账。只有此时他才感到还有个家。大白天不好意思进村,挨到天黑时,他摸黑回到家门口。一推门,门不动,用手敲了敲,里边无人应。一股无名火顿时从心头起,狠狠捶着门扇,恨不得一脚踢开门,教训教训这个臭娘们!邻居一个老汉被这打门声吵醒,开了门说:“半夜了,你是谁?主家耍钱不在家,媳妇孩子要饭去了,你打门无用。”

他怕老汉看清自己,无脸久站,只得悻悻出了村,沿村串堡打听媳妇和孩子的下落,一连几天竟然毫无消息。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范紫东全家回到县城,住在新开村。他不由得心里一动,心想三叔是个名人,手头有积蓄,何不请他老人家周济一点,凑合地过个年再说。这样他就进了范紫东的家门。

多年不见,范紫东真有点不认得了,待细细一辨认,还有儿时的印象。他对这个不争气的侄子说:“听说你很有出息,过着肩不挑手不提的日子。”

他的侄子只是低头不吭声,跪在地上不起来。

范紫东生气地说:“混账东西,你还有脸见我!快给我滚出去!”

侄子着急了,忙求饶似的说:“三叔,你——”

范紫东二话没说,抓起笔刷刷地写了一副对联说:“这是一副对联给你过年,你回去吧!”

他侄子只得带着对联出门。一路寻思,早知道三叔是这样,何必去碰一鼻子灰!大年三十,借钱无门,还是回家再看看去。

来到家门口,门虚掩着,他推开进去只听案上刀声响,香味扑鼻来。他不由一愣,悄悄地站在厨房门口。他媳妇起初还不知道,忽然一回头,看清了他,说:“你——”。他悔恨交加,哀求媳妇的宽恕,并急忙帮助媳妇洗菜、淘米、拉风箱。待年节一切准备停当后,媳妇流着泪告诉他,如果没有三叔的周济,恐怕他们母子过年就得喝西北风。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天,范紫东的这个侄媳妇在县城讨饭,突然碰上范紫东,她想躲没躲及,只得上前问安。范紫东一看,她身背小孩,手挎竹篮,忙问这是为什么?侄媳妇流着泪,告诉了家里的困境和丈夫的行为。范紫东听后把她母子领到家里,住了几天,临出门,又是给钱,又是给物,打发她母子回了家。

丈夫听媳妇这样一说,才想起三叔写的对联来,于是两口子立即把它贴在大门上。

这副特殊的对联引起了人们的议论,也就是从那时起,范紫东的这个侄子真的改邪归正,也慢慢变得好多了。一副对联教育侄子的佳话,也就传开了。

范紫东与车户

民国初年的一天,范紫东由西安回乾县老家,清早出门看到街上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穷人讨钱。他顿生怜悯之情,掏出一块银元,给了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谁知这一下,却惹下了麻烦,一下子来了五六个人,把他围住讨要,有的竟跪下拉住他的袍子。范紫东干脆把身上的几块钱全散了。

西安距乾县120华里,得走一整天,车户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赶车把式,车子一出西门,便驰骋在黄土大道上,一路上坐在车厢里的范紫东,哼哼唧唧,反复念唱戏文。唱一阵,白一阵,时紧时慢,忽高忽低,有时还情不自禁地比画起来,坐在车前的车户,见此情景,暗暗发笑,心说,这个人莫非有神经病。他哪里知道,今天正是范紫东先生难得的编撰写戏文的好时机。

中午车到咸阳,往常有身份的乘客,都要叫上车户同进馆子吃饭。可范紫东却拉车户坐在茶摊前,从身上摸出几个铜板,买了几个蒸馍。车户心里说,今天倒霉碰了个吝皮。岂知,范紫东早上把钱全给穷人了。

天擦黑,车到了礼泉县城,范紫东让车赶进车店,然后跟自己到城内女儿家取车费,车户很不高兴,心想,这个人看起来穿戴不俗,却很穷酸,连车钱都开不起,没办法只得跟着他走,范的女儿家非比寻常,是礼泉的首富罗家,住在西门内南侧罗家巷。罗家听得门人通报,范的女儿和女婿及公公都出来迎接。进得庭堂,车户看到这富豪的家室,华贵的主人,丰盛的宴席,自惭形秽,不敢入坐,范紫东硬是拉他坐在自己身旁。富人家吃饭十分讲究,桌子摆的是七碟子八碗子和名酒,财东人吃饭,好似蜻蜓点水,而范紫东却知道车户的饭量大,不住地给他递馍添菜,生怕他吃不饱。吃毕,别人都掏出手绢擦手抹嘴,而车户没啥擦,范紫东叫女儿取来绸手帕,让车户用。临走时,范紫东把车户亲自送出大门,又叮咛他回省城后,一定来易俗社看戏,若门卫要你买票,你就说是范紫东请来的。这时,车户才知道,今天这位乘客是易俗社有名的范紫东先生。激动得连连点头说:“好好,你的人品和你编的戏一样好,我一定来看。”

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车户去易俗社看戏,门卫不让进去,他说是范紫东先生叫来的,并说曾赶车送范紫东先生回老家的事,收票人进去一问就热情地把他领进去。因为前边已无空座,又去前排加了个座,让车户跟有权势的人坐在一起,看了一场范紫东编的名剧《三滴血》。

范紫东的“怕老婆论”

史柁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我因有事去一位在银行供职的张先生处,只见他正在与一位老者谈笑风生,兴致很浓。那老者穿着并不讲究,一身书卷气,显得十分潇洒。经介绍,我才知道这就是名噪一时的范紫东先生,西北戏剧名作家,易俗社的许多传统保留戏目都是出自于他之手。天南海北,扯到了“怕老婆”问题。范先生不愧剧作家,谈话风趣,真是处处渗透着戏剧思维。

他说:年轻夫妇,女的长期受到旧礼教的训诲,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指导下,女的非常尊重男的意见,真是言听计从。明事理的人,便知道这是女的尊重你,并非怕你。你能知道这一点便能知道尊重你的妻子,这不是“怕老婆”。我经过几十年的家庭生活,深深认识到男的应该“怕”老婆。特别是老年人更应该多“怕”一点。在这方面我有实践经验;我长年工作在外,家里全靠老伴操持。一次临过年,我由省城回家,刚下车进门,见到老伴,她劈头一句话便问:“钱拿回没有?”我当时不知怎么想的,故意顶了她一句说:“没有!”老伴听了后没说什么,我也没在意,谁知道第二天一早我便尝到了辣味。往常我回家,习惯是:早晨披衣起床先坐一会儿,老伴送上烟袋,吸几口,儿媳们便送来荷包鸡蛋,吃完穿衣下床,儿媳们送水洗脸刷牙。可是这天早晨却大不相同,我披衣坐起,一个人也不见来。我左等不见人,右等也不见人,一会儿我的小孙女偷偷跑进来。伸长脖子看我,我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人,便招手叫她,要她把烟袋拿来,小孙女小声说:“爷爷,我想去不敢去,怕奶奶打我”。话未说完门帘外便听老伴大叫:“谁在屋里!”小孙女吓得拔腿就跑。为了使儿媳们知道我已起床,我便故意咳嗽,仍无人理。过了很大一会儿,才听大儿媳在门帘外问:“我爸起来了没有?”似乎老伴在门外,大声说:“不要理那老东西!”我一听才知道情况不妙,赶紧检点自己哪里有闪失。忽然想起昨天顶撞老伴的那句话,正在我悔不该时,恰巧老伴进屋在床脚头要拿东西,我一看机不可失,便赶紧陪笑说:“昨天不知怎么搞的便顶了你一句,是我不对,你何必生气”。老伴听我这话,脸上露出微笑说:“我生啥气”。说毕只见她仰脸向窗外大呼一声:“你爸起来啦”。就这一声,窗外几个人同声答应:“来啦”。说时迟,那时快,一切所需瞬时到齐。我看天已不早,便很快穿衣下床,洗脸吃饭。经过这一折腾,使我深深体会到“怕老婆”的重要。理由很简单,儿女都是妻子一把屎一把尿养大成人,所以孩子们都亲近他妈。你看人在受惊吓时,头一声呼喊,便是“我的妈呀”没有听过叫“我的爸呀”的。这说明不论男女都是把母亲放在心上的首要地位。即使你本人在家中的威望,也是妻子培养的,我这个看法,有机会就讲,不知你二位意下如何?我当时尚未结婚,对范先生一番高见,甚感精辟,便高呼“受益匪浅”。其后,我们又就范先生剧作及易俗社幕后趣闻高谈阔论一番。

如今范老先生早已作古,但他的“怕老婆”论,却在我脑中始终不散,而且几十年身体力行,深受其益。我今天在家中的舒适与温暖,都是在老伴“你爸回来了,快冲茶,摆饭,拿毛巾擦汗”;“你爸还不回来快打电话问问。”“你起来叫你爸躺下”;“对你老爸不能那样说话!”“快去给你爸到医院看看去,快把衣服拿来。”等关照声中给予的。依照“怕老婆”论,范老实践了几十年,我又实践了几十年,加起来百年有余。百年老酒可贵,几句老人陈言,还有可用之处。(B)(12)

新闻推荐

2014年咸阳市“城建口”喜报频频

本报讯(记者李石)2014年,咸阳市“城建口”各部门紧紧围绕“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实现“咸阳梦”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6+3”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道路更加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