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驱动转型科技服务经济 ——榆林市开展科技服务年活动纪实

陕西日报 2015-01-27 19:12 大字

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有机蔬菜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经费投入不够,是榆林持续发展的短板。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全市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政策支持,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2014年,榆林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上,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一语道破了榆林如何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着力点!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按照榆林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榆林市科技局提出实施农业“193”和工业“222”科技工程——支持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动羊子、马铃薯、种业、红枣、蔬菜、小杂粮、玉米、山地苹果、资源特色产业等9大支柱产业发展,三年内培育建立300个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支持榆林高新区和神府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园区建设,推动兰碳和金属镁两大支柱产业发展,两年内培育建立200家科技型企业。通过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助推经济发展。

从2013年起,榆林市科技局每年都开展以“下基层、进企业、促转型”为主题的科技服务年活动,突出“科技与产业融合,科技与市场接轨”,通过“保姆式”科技服务,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社会创新转化能力和服务型企业的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榆林区域科技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做了总体安排和部署,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形成一批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为此,该市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依托榆林高新区创建首批国家区域科技服务业创新试点城市的设想,得到了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广泛认可。为保证试点工作能扎实有效的推进产业发展,未来一段时期,榆林市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与现代煤化工的无缝对接,加快推进现代化物流仓储业,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深入实施六大榆林“清洁煤都”创新工程,建设中省市三级联动的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以“破竹”之势,全面推进榆林区域科技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发展,为产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榆林市开展的科技服务年活动恰恰与国务院的《意见》精神不谋而合,也必将成为榆林创建国家区域科技服务业创新试点的重要抓手。

 进村入户开展“保姆式”服务

在科技服务年活动中,榆林市科技局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和需求,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市场交易额,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帮助企业“进笼子、出成果”。

榆林市科技服务年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入企业了解产学研合作需求,为企业与院校牵线搭桥;深入调研企业科研开发、项目建设情况,帮助企业培育高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加强对已获批和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的跟踪服务,重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深度开发等难题;深入了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为企业专利申请、实施和保护提供服务,支持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专利项目产业化;深入了解企业转型升级情况,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级各类科技企业提供引导和服务;深入基层宣传和解读科技政策,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宣传并落实国家科技进步法、陕西省科技进步条例、陕西省专利条例、榆林市“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等激励政策;深入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帮助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入各县(区),推动“百人进百社、百技惠百村”活动的开展。

为拖动科技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榆林市科技局每年组织走访企业不低于500家(次),其中县级干部不低于20家(次)、科级干部不低于30家(次)。每年挖掘专利申请200件,推荐申报科技成果10项,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5亿元,主动联系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100次,安排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为被走访单位安排市级科技项目50项,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帮助被走访单位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培育100家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增加自主研发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帮助企业推广新技术60项,开发新产品70个。

榆林市科技局局长谢军告诉记者:“要当一个‘好保姆’,进行‘保姆式\’科技服务,一定要做到‘三个不放过’——对企业在创新成长节点遇到的难题,没了解清楚的不放过、问题不解决的不放过、企业不满意的不放过”。为此,该局制定了“领导包抓、市县联动”的工作机制,科技局系统12名县级领导每人包抓一个县(区),与县(区)科技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责任到人,各县(区)也分别制定了科技服务年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集中走访、分散调研,为企业与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牵好线,搭好桥,根据企业的情况找到并帮助引进企业所需的技术、成果或人才资源。同时,组织各类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法规、科技统计、知识产权、科技企业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培训。

处处飘扬科技创新的旗帜

科技已成为一种力量,无形但强大地改变着现代榆林,使这座城、这个地方焕发出日新月异的魅力。

在榆林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批被当地农民称为“活财神”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随着团队特派员、创业特派员等服务新模式的逐步形成,该市形成了科技特派员领办园区、资金入股、技术承包、返租倒包、土地流转、技物结合、无偿服务、创办企业、组建协会等九种创业模式,有效地盘活了科技人才资源,培育提升了一批农村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建立了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是榆林市科技服务年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由榆林市政府和榆林学院共同倡议,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13所高校和榆林市102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的榆林市产学研合作联盟作为全省第一个大学产学研合作联盟,标志着榆林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已经形成。2013年以来,榆林市科技局根据企业技术需求,主动联系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45人,与当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配合科技服务年活动的持续开展而组建的知识产权小分队,由市县两级科技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在各小组活动间隙,不定期深入企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基层单位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挖掘科技成果、专利,推进技术合同交易。通过小分队的出色工作,2014年,榆林市申请专利达到1177件,专利授权475件,有一项专利技术获得陕西省专利二等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榆林市科技局荣获“全省技术交易认定登记优秀机构”。

榆林市还在推动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新组建了面煤干馏、镁合金、海红果、瓜菜、小杂粮等五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洁净煤技术、沙漠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农业节水等三个重点实验室,红枣、金属镁产业联盟被批准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市级科技型企业100家,县级科技型企业100家,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省民营科技企业30家,帮助50余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企业研发中心,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子洲黄芩、甘草科技示范基地被认定为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创新试点与地方转型有效结合,继榆林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顺利启动之后,横山县已被批准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府谷县正在申报;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市建设进展顺利,确定设立“科助贷”专项资金1000万元,可通过银行放大到1亿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国家林业局枣工程研究中心于2014年8月在清涧县红枣研究中心挂牌。

 重大科技专项助推产业升级

在榆林市科技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于2013年9月升级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陕西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014-2023年)》和《陕西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并通过了榆林市人大审议,《规划》将子洲旱作农业示范园、神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和定边农业科技示范园纳入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在采访中了解到,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龙头企业——陕北白绒山羊繁育公司正在与榆林学院联合申报国家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将围绕绒山羊产业确立绒山羊遗传育种、动物疫病防治、营养需求、自动化大规模养殖模式、羊产品生产加工和运输、互联网运营等六个科研方向,以榆林学院现有的专门从事绒山羊研究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绒山羊胚胎工程实验室、绒山羊营养与饲料实验室、绒山羊疫病实验室和毛绒分析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可饲养200只羊的实验羊场为基础,全面提升研发水平,为打造国家超细型(1310型)白绒山羊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撑。榆林市科技局还为该园区增派科技特派员6名,分赴园区内入园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服务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农业实用技术、育种、科技咨询等方面。

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榆林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2014年,榆林市争取中省科技项目近1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专项2项,陕西省地方重大科技专项3项,县域重点项目1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8项,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17项。

据介绍,截至目前,榆林市正在组织实施7项中省重大科技专项。其中,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修复惠民工程”项目于2013年启动实施,建成丰产示范林10万亩,建成长柄扁桃苗木繁育基地300亩;“陕西贫困山区特色产业生态改善科技惠民示范工程”项目2014年启动实施,改造低产枣园1.6万亩,新建山地矮化密植有机枣园5千亩。陕西省地方重大专项4项:“榆林羊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示范”项目2014年启动实施,从三个品系方向开展陕北白绒山羊品系选育,培育出绵羊肉用新品种——陕北肉羊;“新型粉煤低温干馏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014年启动实施,在粉煤干馏装置、煤焦油深度分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7.5万吨/年单炉已点火成功;“兰炭产业链升级”项目各项任务已顺利完成,具备验收条件,该项目提升了兰炭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了兰炭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规模化和标准化;“金属镁及镁合金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2万吨金属镁的竖罐炼镁示范线进入调试安装阶段。榆林羊产业链被列入省科技厅特色产业创新链,八个子课题分别由陕北白绒山羊繁育有限公司、榆林市畜牧兽医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承担。

同时,榆林市制定出台了《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操作规程》、《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榆林市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市级科技项目立项进行了改革:科技项目申报首次通过网络申报系统进行,未立项前只需申报项目摘要,待项目初选入围后再填报项目材料,改变了过去项目材料堆山、评审结束即变废纸的现象;开辟了特派员项目申报“绿色通道”,科技特派员承担的项目可直接通过“绿色通道”向市科技局申报;建立重大科技项目部门联席会审制度,重大项目一律通过专家盲评、部门会审、最终立项的程序进行。2014年共安排市级重大科技项目18项。

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榆林市金属镁、兰炭、羊子、红枣等相关产业升级。通过项目实施,引导企业增加自主研发投入8500万元,推广新技术56项,开发新产品65个。

新闻推荐

中央纪委通报陕西省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本报讯(记者董渺)据中央纪委官网1月26日消息,1月19日至25日期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106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其中,陕西省有6起被通报,分别是:1.西安音乐学院公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