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动、感恩与书卷气 ——陈若星和她的散文世界

陕西日报 2014-12-05 00:07 大字

李星

世纪刚开始的年代,陕西文化艺术界的活动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有着多年留洋经历的女子,不美也不丑,不艳也不俗,但却以一双似乎永远充满惊奇的大眼睛,一张永远真诚而微笑的面孔,看并倾听这中间的每一个人,因此她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她就是有着《文化艺术报》总编辑头衔的陈若星。在谈不上交往的交往中,例如见面时的几句寒暄,电话中的几句问候,搭同一辆车的随意交谈,她却给我留下了一个“圣女”的形象。这圣女不是女神,而是她的脱俗,气质上的优雅与一丝不苟,为人处世上的阳光与认真,谦卑与低调。龙应台说,什么是文化,文化就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我也多次说过,人如赤裸面世,人的内心和文化是藏不住的,不论穿什么衣服都没有用。因此,我才敢于对陈若星做出如此武断的评价。

阅读若星散文选集《怀念昨夜迷蒙的街灯》,使我得以贴近她的人格和心灵,知道一个如星的女性的高贵心灵与优雅品质是如何炼成的,重新审视她在散文写作中的追求和成就。

散文这个文体,更能见出作者自己的写作姿态,是高高在上的诲人者,还是装腔作势的变着法儿往自己脸上贴金,让人一目了然。针对自己所处时代学人的为学姿态,孔夫子概括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的读书和写作,就是教育人者自己先受教育,既当先生又当学生的写作。陈若星的散文给我的第一个突出印象正是,她的公众角色或许是一个大众媒体的负责人、记者,但是当她提起笔写作时,却是一个谦卑的学习者、求知者,她的文章永远不只是事件和人物的见证和记录者,而是一个感动者,她感动于自己所采写对象及他们在自己所从事领域的突出成就,感恩于他们对祖国、对社会的奉献,追慕于他们的思想和人格境界。感动与感恩永远是若星那些记人、事散文心灵情绪的主旋律,远离着公事公办式的冷漠,也远离着居高临下式的高傲。不仅是眼睛在现场,更有一颗求知、求智的心在现场,并把自己的感动和热情传递于万千的读者。

第二,若星的散文带着自己的经历和丰厚的人文素养,她的文字充盈着浓厚的书卷气。阅读中我既惊讶于她对东西方音乐、建筑、美术、影视剧作、文学艺术的熟悉,更惊讶于她传达出从少年到成年阅读经典、体验经典时的心灵记忆,永远如斯如新。《静静的顿河》中,那个以自己默默无言的辛劳支撑了一个家庭、成就了一个男人的阿克西妮亚,给了她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战争与和平》中男主人公与马车夫的一段对话,让她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春光”;一部部音乐影片使她感受到了“一种亘古的无比伟大的力量”,发出了“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音乐,一直在拯救着人类的灵魂,滋润着人类心灵”的浩叹,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她艺术化了自己的心灵和人生,又以艺术化的心灵浇铸着笔下的文字。

同样是写作者,记者在人们心目中曾经沦为一个自己不用思想、情感的人云亦云的传播者,他们与独立的思想无缘,与创造性创作无缘,更与人性及人类未来关怀无缘,然而如陈若星等当今中国的许多媒体人,却改变着人们这曾经的印象。他们有着比一些有着作家艺术家头衔的人更为丰富的人文视野,有着更为开阔的思想,更为深刻的人性。在《音乐的力量》、《在太白山的密林间》,在《当我们谈论家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什么是文化人》、《西安的珠链》等篇中,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女作家笔下的世界之大,知识的丰富,眼界之开阔。游太白山,她不只是传达它独异的景色,而更涉及她理解中的名山的本质意义,名景的真正价值;她谈家风,谈的是家族血缘为本位的中国式家庭对文化传承的精神价值;她谈西安城,不只是写西安的历史及其伟大,而是在世界城市比较中,谈论城市建设的得失,探讨着城市的现代价值在于开放性的参差错落之美。被我戏称为“洋包子”的陈若星的散文世界,既有着“洋包子”的博雅,更有着中国本土知识分子深厚的文化根基。她对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经典如数家珍,又对中国历史文化烂熟于心,融化于她的生命和文字之中,构成了一个丰腴深厚的文学世界。“炎炎赤阳照远疆,依依林影百鸟藏。十载辛劳成今事,半生挚友可商量。”大病中的这首诗,透露了陈若星心中更为复杂的人生感受和生命情感。陈若星的心灵远比她留给人们的“女强人”印象深邃许多。

作为一个女作家,陈若星散文似乎应该有更多的性别特点,但除了谈到父亲、母亲的文字,她很少关注和描写许多女作家津津乐道的家庭生活,女性命运,自己的爱情、婚姻、家庭更是讳莫如深。这既源于她的新闻职业操守,可以称之为爱岗敬业的事业心,更源于她人到中年才走上文化艺术之路时的心境,之前她曾是国家公务员,科学图书出版人的身份。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已被更为迫切的现实生存所遮蔽,并成为尘封往事。这成为她散文的一大盲点,又或许会成为她以后散文的一大关注点,但也形成了她迥异于别人的散文特征。她的性别和经历如今影响于她散文的是前面提到的一个单纯的女人的惊奇、感动、感恩。在《苍茫时刻》中透露的正是她至今的心境:“人的一生中,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时刻,你站在通往彼岸世界的边上,四周茫茫无际、混沌迷离。当感召的光照耀,温暖的力给予,方可使你有所皈依。这光与力,来自于亲情、友情,以及所追求的那份事业的支撑。”这也正是她十五年前进入《文化艺术报》时的真实心理。世界上有太阳照在脸上也不能使他惊醒的人,也有给一点光就能使之灿烂如花的人,陈若星就是后者。她的事业第一是由她主持的报纸,第二还是报纸,她的文学是为报纸服务的。因为一家自负盈亏的报纸不仅需要正确的定位、策划,更是要有主笔一样的人支撑。她不得不承当了这样一个角色,走上了新闻文学的道路。因为没有把文学完全独立于新闻事业,她的文学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并未达于自己的高峰。她本可以飞得更高。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现在她经常与新闻业务相关的写作中,发现属于她自己的文学才能。除了前面已说到的,我对她在《苍茫时刻》中所表现的把握文学,含蓄内敛地表现自己心境的能力深感敬佩,它其实就是一篇表现知识女性面对人生苦难的优秀小说,心灵的纯净,心理情感的深刻,境界的高蹈,让人高山仰止。另外,从《在太白山的密林间》、《巴黎月圆》、《明朗的一天》、《公路边,那间草房》、《日暮乡关》、《春风沉醉的夜晚》等篇中,我都看到了一个女作家独秉的文学才情,尤其是对环境自然敏锐感受,以及把这种感觉氛围可触可感的传达出来的语言才能。汪曾祺先生说过,写小说就是讲故事;他还说过,文学创作就是在纸上创造出独特的环境和氛围。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陈若星这两方面的能力都突出得令人羡慕。

在作为书名的那篇《怀念昨夜迷蒙的街灯》一文中,陈若星绘声绘色地讲了美国独立制片人伍迪·艾伦影片《午夜巴黎》的故事,并对它所表现的怀旧主题作了深入的阐发。她说:“怀旧就是拒绝,对痛苦现实的拒绝,怀旧(也)就是一种去蔽,它让人把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使人的存在不至于处于一种无根基的飘浮状态。”用此作为书名,作者似乎要把它归入怀旧、归入于历史,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我相信,在将这一本书捧给自己的读者时,作为一个头上已经有了各种光环的公众人物,陈若星的心情是矛盾的、复杂的。集子中的作品哪些是媒体职业性的,哪些是个人情感心灵的?这种纠结,或许到了应该作出决断的时候,或许她还会继续纠结着。

新闻推荐

陕西省举办首个国家宪法日大型宣传活动 江泽林吴前进李冬玉视察活动现场

本报讯(记者耿薇)12月4日,适逢我国刚刚设立的首个国家宪法日。当天,西安钟楼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省人大常委会、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等联合举办的陕西省西安市首个国家宪法日大型宣传...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