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娃想上大学 谁能帮帮她

咸阳日报 2014-08-11 23:11 大字

手捧录取通知书的董静正为学费发愁。

本报记者 沈广睿 实习生 李格

“娃今年考了552分,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可眼看到了开学的日子,我们连6000元的学费都没凑齐。”记者接到永寿县监军镇永寿村董静堂姑打来的“求救”电话。当记者在永寿县见到这个不善言辞的小姑娘时,她正跟堂姑四处筹钱。

说起家人 她沉默不语

8月10日,记者在董静家看到,没有院墙,两间年久失修的平房显得十分“抢眼”。砖头砌成的“炕”,一个老式立柜,一台小电视,就是家里的所有。3岁时妈妈离世,她跟舅舅生活,就很少回到这个只有爸爸跟弟弟的家。董静是个极为内向的女孩儿,她拿着录取通知书时眼里流露出的无助和不知所措很令人心疼。8月17日,就是这个准大学生入校的日子了,可她的学费到现在也没有着落。

当记者问到关于家人的问题,女孩一直低头不语。据堂姑董女士介绍,董静的母亲在她两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一直在外打零工。因此,她和弟弟一直跟随外婆长大。虽然日子紧巴,但还是充满希望。直到去年,弟弟意外的车祸和外婆的半身瘫痪,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一时间,让这个原就拮据的家庭更是举步维艰。“虽然一直打些零工,但却没赚到什么钱。”本该为女儿考上大学而欣喜的父亲,却一筹莫展。

说起未来 她充满希望

堂姑董女士告诉记者,从小的生活压力带给这个女孩儿过于沉重的思想包袱,但她没有因此退却。“其实这次高考发挥有些失常,不过还是被录取了。上了大学后,我依然会努力学习,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带着家人走出贫困,去大城市看看。”董静说。

8月,对每一个准大学生来说都是充满希望的一个月。踏进大学的校门,接受大学的洗礼,让准大学生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和向往。对于董静来说,也是如此。可更多的是未知和煎熬。眼看着就快到报名的日子了,可学费在哪儿?她能顺利入学吗?让我们一起关注,献出自己一份爱心吧!有意资助者请联系本报记者,电话:18182505353。(B)(15)

新闻推荐

揭秘:侵华日军为何专打“三八六旅”? 佚名

1941年,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前右)和参谋长周希汉(前左)在攻打榆社前小憩。(资料图片)《亮剑》中有一个画面,前来找李云龙决战的日本人的坦克上贴了“专打三八六旅”标语。此事是事实还是作家虚构的?对此,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