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咸阳,一座永远眷恋的城张建宁

咸阳日报 2014-07-18 00:20 大字

十多年了,自己虽不曾居住在千年古都咸阳,但不知为什么,一次次地驱车身临咸阳城送稿、参加各类文学笔会,城中旖旎的风景让我陶醉。于是乎,自己也就不经意间喜欢上了这座独具魅力的“中国第一帝都”、“全国双拥模范城”。

三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时候,就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中,依稀知道了秦都咸阳的名字。后来,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从不服输的我恋上了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这份事业,每一次到报社送稿,渐渐地就和咸阳城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在我的印象中,那年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我匆匆地深入到刘家村,采写该村菜农发展大棚菜稿件。翌日,拂去身上的尘土,第一次乘坐黄甫班车到咸阳报社送稿。进入咸阳城以后,只见古城里的水泥马路比农村的泥路平坦宽阔得多,林立的高楼,让我这个乡下人开阔了眼界,街道上没有飞扬的尘土,商场、超市比比皆是,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充满了好奇,顿时,一种亲近感涌上心头。

那时候,家庭经济还不宽裕,多少次,我坐车赶到咸阳以后,从氮肥厂转盘处下车,一直沿着现在的秦皇路、人民路、渭阳路,步行至彩电十字西侧的咸阳日报社,很少坐出租车。沿途的荔枝湾酒店、财苑大厦、陕中附院等建筑和一些景点可以牢记在心了。口渴了,买上一瓶矿泉水,饿了,一碗有着咸阳风味的汇通面,彻底解决了问题。

特别是步行至中华广场的时候,站在反映大秦雄风的雕塑前,坐在那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歇息,不由得让人徜徉在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中。自己的思绪也一下子穿越历史的隧道,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的秦朝,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始皇嬴政颁发诏书,大刀阔斧地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时的情形。同时,我仿佛还看到了当年数以万计的民夫,肩扛担挑、血泪斑斑地修筑万里长城、千里秦直道时的情景。

从思绪中走出来,趁着时间还早,我又步履匆匆地赶到了咸阳渭滨公园。走进园内,欣赏起这里的奇花异草、假山奇石、小桥流水。自从碧波荡漾的咸阳湖建成后,我每次来到咸阳,办完正事都要来到湖边,和城里人一样观观景、散散步,完全陶醉在温馨浪漫的幸福中。只可惜少了妻子儿女的陪伴。

缘于文学创作,自然爱上了咸阳这座城。来的次数多了,从许多文朋诗友的口中,我知道了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海创作《老坟》、《天堂》获奖的情况;读懂了原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钟明善先生的书法作品的艺术内涵。一次次地去报社送稿,让我结识了咸阳市作协主席杨焕亭、市楹联家协会主席杨波海、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辛建斌、陈德宝等知名作家和良师益友。

现在鼠标轻轻一点,稿件犹如离弦之箭一下子飞到报社编辑的电子邮箱。省去送稿的环节,可我仍旧对咸阳城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愫。隔三岔五地赶往咸阳和一些文朋诗友相聚,品尝咸阳的小六汤包、肉夹馍和羊肉泡馍。每次到西安办事,回来的时候,没有忘记到咸阳逗留上几天。千年古城咸阳,一座让我永远眷恋的城。(B)(11)

新闻推荐

淳化大棚蔬菜成农民增收突破口

本报讯(张伟涛)近日,在淳化县卜家镇卜家村,种植户郑志宏正忙着在自家大棚里采摘西红柿,蔬菜商贩在大棚外急等着装车。“我这16个棚,在村里算是大户,种的西红柿和辣子正是成熟期,今年仅西红柿亩产就有1500...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