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昆虫教授”廉振民的人生追求

咸阳日报 2014-03-25 23:19 大字

廉振民教授

本报记者 赵鹏 文/图

熟悉廉振民教授的人都知道,他责任心强,治学严谨,这是对廉教授的第一评价。作为西安工业大学的校长,平日里,廉振民有着繁重的科研和行政事务。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以乡党的身份联系到了廉振民教授。在别人看来,他的生活可谓枯燥无味,可对他来说却是一种享受。用廉振民的话来说,“科学研究是我的爱好和追求。只有踏踏实实地干,才能有所收获。做可能有结果,不做永远没有结果。”

廉振民1955年出生在礼泉县的一户农家。受家庭环境影响,他自幼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虽然都不识字,可是对他来说影响却是深远的。“小时候家庭生活比较艰苦,可父母还是咬紧牙关供我们兄妹四人上学。父亲的威严加上母亲勤俭持家的家风对我和弟妹影响非常大。我们刻苦攻读,个个都上了大学,在当时的礼泉县也曾经轰动一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从书本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为我今后能够快速进步发展,改变人生打下了基础。”廉振民如是说。

1976年,廉振民被推荐到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廉振民回忆说:“刚入学的那个时候,有一次我听老师在课堂上介绍说,咱们国家的昆虫约有15万种,其中由中国人命名的仅有204种,占总数的0.98%。我国的昆虫分类研究比美国落后67年!这些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祖国大地上的昆虫却由外国人来定名,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吗?”就在此时,廉振民心里埋下一个愿望:有朝一日,一定要以自己的姓氏来命名我国的昆虫新种!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廉振民放弃了平时的娱乐时间和节假日的休息,刻苦钻研专业课。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翻阅了大量有关昆虫学的书籍和文献资料,精心制作了近千张资料卡片,这些扎实的工作为此后他走上学术研究之路奠定了基础。

“斑斓多姿的生物界是复杂又奇妙的,世界上有12000多种蝗虫,仅我国就有近千种。为了弄清不同生物类别的特征,我把昆虫特征做成卡片带在身上,无论走路、排队、吃饭还是晚上睡觉,都拿出来识记。”廉振民如是说。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他的学术研究成果首次以“廉振民”命名发表了我国蝗虫2个新属和5个新种,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当时国际昆虫领域的一项空白。

从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十多年间,廉振民的足迹遍及西北的沙漠戈壁、华南的热带雨林、东北的沼泽草甸、西南的横断山脉和华北的农田牧场。野外考察的艰辛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风餐露宿,沐风栉雨,有时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那个时候,我只身深入四川大凉山的美姑、马边等县采集蝗虫标本,穿过原始森林步行去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迷失了方向,差点回不来。所幸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终于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廉振民说。

在完成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科研项目后,廉振民开始研究蝗虫的发音器构造和鸣叫习性,研究探讨蝗虫的行为学。由于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有物理声学方面的知识,他就拜声学专家为师,学习声谱分析知识。一面学习,一面奔赴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荒漠戈壁和草原录制蝗虫鸣叫的声音。蝗虫的鸣叫不随人指挥,只有在风和日丽、没有任何干扰的中午,在自然情况下才会鸣叫。为了完成录音,他像侦察兵一样,小心翼翼地潜伏在湿淋淋的沼泽地上,或者趴在戈壁滩发烫的石头上面耐心等待……在炎炎烈日下,他穿着厚衣服,头上蒙着纱巾,在地上一趴就是好几个小时。高清晰度的蝗虫鸣叫录制完成了,自己也被蚊子、牛虻叮得全身发肿。他们在野外考察穷困潦倒的形象,被当地村民描述为:“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掏炭的;一问才是植保站的。”尽管如此,为了搞科研还是坚持一次又一次外出考察,录制了上百种蝗虫鸣叫的声音。陕西渭南的黄河滩,曾经是我国蝗灾的多发区,正是因为廉振民和同事们多年的研究和努力,才保证了陕西省的蝗虫“不起飞”,避免了蝗害区老百姓蒙受经济损失。

此后,廉振民在《昆虫学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为我国防治蝗虫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参与编写的大型图书《中国蝗虫总科志》,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付出得到了肯定,1991年,廉振民破格晋升教授,这一年他36岁,成为当时学校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而他本人也在教育界、学术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和更大的影响力。面对如此众多的荣誉,他显得坦然,“有苦有乐有所追求,无怨无悔不甘平庸!”这句平实的语言,正是廉振民信奉的人生格言,也是推动他不断进取、持续向前的强大动力,更是廉振民成长、成才、成名的真实写照和成功之路的最佳总结。

“虽然时间在变,身份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我对故土的情怀和对乡亲们的牵挂,这些都是我心中的回忆,这些回忆是我的一种情结,更是一种不了乡情。乡土的记忆永远留在心里,不知不觉在内心中流露出来……”廉振民说,“人要有一种精神寄托,需要乡情乡亲,过去叫乡里乡亲的,有没有真不一样。因为,你是从那个地方出生的成长的,流着那个地方的血脉,骨子里就是关心那个地方的事,见了那里的人就亲。”

“每次回乡,总感觉草木依旧,亲情依然,咸阳近些年城市发展很快,这还要感谢父老乡亲,把咸阳建设得如此繁荣昌盛,日新月异,我相信在西咸一体化建设大潮中,咸阳人一定能够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新一轮发展,谱写新的华章、再创新的辉煌!”廉振民说。 (B)(12)

小资料

廉振民,礼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现任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廉振民教授1979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1987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陕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2004年任延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陕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陕西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昆虫学,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曾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9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先后获得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技新星,并荣获第三届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一等奖、陕西省科普先进个人、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2012年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西安市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姜锋讲话 卫华主持 惠进才杨勇马俊民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李桦)3月31日,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在市委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市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