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子之乡安谷村
本报记者 杨波海
安谷村系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村,地处咸阳市渭河南岸,西邻秦都桥,以咸户公路为界与阳光大道接壤,南依西宝高速与钓台相邻,东靠段家堡村,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安谷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极佳,在渭河的滋养下土地肥沃,是早期农耕时代祭祀社稷的地方。社即土神,稷为谷神,土能生谷,谷能养民,因村处安社稷神之地,故起名为安谷村。此村名一直沿用到1966年,1966年至1971年改名为新风大队,1971年后恢复原名安谷村至今。
作为农耕故地,安谷村自古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1962年之后开始以种植蔬菜为主。改革开放以前,集体经济实行计划种植,种植品种主要有白菜、萝卜、菠菜、大葱、西红柿、辣椒、黄瓜等,其中种植线线辣椒最为有名,誉满秦都。改革开放以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由计划种植转向自由种植,蔬菜品种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型。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实行科学种植,农民纷纷建起蔬菜大棚,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使安谷村经济发展迅速,群众得到实惠,收入大幅增加,安谷村成了方圆有名的富裕村。
安谷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传承了周秦汉唐悠久的历史文化,喜爱文艺,能歌善舞,是著名的戏曲艺术之乡,民间社火如火如荼,特别是民间芯子名扬咸阳,受到十里八乡群众的喜爱。每逢过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群众自成体系,组织锣鼓秧歌,载歌载舞。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文化生活更加趋于完善,村里建立了文化站,有群众性的健身娱乐广场,器具齐全,活动丰富多彩。
安谷村的芯子,最早起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由老一代村中艺人陈彦忠、史可读、史全福、史正法等创设。老一辈人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地打出了安谷芯子的品牌,震惊了渭河两岸。芯子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会制作,懂戏曲、服装、材料力学、热加工等,更需要群体配合,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齐参与。芯子讲究的是一要设计独特,二要悬,三是要巧妙,四是要惊险,五是要安全。真可谓一台芯子一台戏,流连忘返多回味。
安谷芯子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1940年第一次登上了五堡两寨闹元宵的大舞台,此后还外出参加省市活动,曾为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西安进行演出,2006年参加了中国秦都首届农民节演出,《山西日报》给予专访报道。安谷芯子堪称地方民间文化一大瑰宝,传承至今,为人称道。
安谷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五四”时期有革命先辈史笔直,在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就读。他带头参加学生示威游行,反对北洋军阀袁世凯,惨遭敌人杀害,在京的陕西籍学生十分钦佩他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爱国精神,自动捐款,千里迢迢把他的灵柩从北京运回老家,陕西各界代表数千人,在今羊村庙学校旧址羊村庙前,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愤怒声讨北洋军阀的滔天罪行。此事件当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西咸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安谷村环境一天天改观,园区格局初步形成,高楼幢幢,街宽路平,绿化美化,一个全新的安谷村以其优美的风姿展现在咸阳渭水南岸。(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蒲大伟)2月14日,正月十五,淳化县方里镇徐村的养鸡大户张勇养的600多只土鸡还没出栏,就被慕名而来的顾客争相订购,这个年让他过得很舒心。今年,在淳化县农贸市场,原本不起眼的农家土货、土特产,现在...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