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外地的月亮比本地圆?——延安中学生外流现象探析之二

延安日报 2013-11-13 16:23 大字

一直以来,延安中学生外流现象备受延安人关注,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是市民对延安教育出现信任危机的一种表现。

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少父母以围城的思想认为,外地的教育比本地好,外地的月亮比本地圆。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费尽心机送娃娃到外地求学,成为许多延安家长们不二的选择。毕竟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外地的和尚”会念经?

在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和西铁一中等西安“名校”附近,人们常会看到说着延安话的妈妈级居民。她们大多是在省城的陪读人员。

为孩子当“陪读”的现象毕竟是少数,更多父母则是两地来回跑。每逢周末,忙碌了一周的父母们带着牵挂和思念,或驾车或乘火车匆匆赶赴西安,去陪陪自己苦学的孩子。来回奔波,对家长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王女士原在延安一个部门上班。今年下半年开始,她儿子到西铁一中读

书。考虑到儿子没人照顾,开学初,她向单位请了长假,在太乙路十字附近租了套房子,当起了陪读妈妈。因为陪读,尽管她家每年至少增加5万元左右开支,这对一个工薪阶层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但王女士和丈夫仍苦苦支撑着。

“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当然希望孩子能上个好高中,然后考上个好大学,这样才好就业,才有前途。”王女士直言不讳地说,“之所以送孩子到外地上学,肯定是那儿的教学质量比咱们延安强,老师也素质高、勤奋敬业,责任心又强,不然谁愿意跑那么远。”

“升学率崇拜”是主因

从上初中开始,胡凯(化名)就暗下决心,高中非西安“名校”不上,大学非清华、北大不去。“我喜欢学习氛围好的学校,同学们你追我赶的,进步会更快。到西安上高中,很多同学都是各地市的尖子生,我也会受到更好的影响……”经过全力备战的胡凯,今年在西安高新一中自主招生考试中,如愿以偿地被录取了。

“西安‘名校\’教学质量好,升学率

高,这是吸引延安学生就读的重要原因。”胡凯的爸爸对记者说,据他考察了解证实,西安高新一中今年有66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10余名学生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名校录取,121名学生被英、美等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录取。被学生、家长称为“制造大学生的工厂”、“培养高分的集中营”的西工大附中,今年高考有104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而成为北京市以外唯一一所考入北大清华人数过百的中学。“这是榆林市的高中无法与之相比的,试问哪个家长不想让孩子到更好的学校读书?”

市民刘先生把儿子从初一年级起就送到了西安高新一中。“我觉得西安的教育环境要比延安强,现在我儿子从独立能力到待人接物方面都有明显改变。”刘先生认为,孩子在西安上学,从思想到眼界都得到开放,而且学校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很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礼貌修养等。

“我支持孩子去西安上学,主要是想让她接触到更优秀的同学,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阅历。”说起送孩子外出求学的初衷时,做

服装生意的刘女士这样说。她的女儿今年初中毕业后,也被送到了西安高新一中国际部上学。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尽管素质教育说了好些年,也推行了好些年,但是,人们仍然习惯于狭隘地以中、高考分数高低论英雄——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具说服力的是中、高考成绩;评价一位老师、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最具说服力的是升学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榆林市中学生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和学生对榆林市学校教学硬、软件及教学质量信心不足,认为外地的“名校”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而要考上重点大学,就读西安“名校”无疑成功的概率大得多,这些“名校”自然就成了延安家长们眼中的“香饽饽”。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个人的权利,异地求学正是市民对优质教育的呼唤。现在,延安家长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从“有学上”的层面向“上好学”提升。而现实中,延安教育“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

本报记者强国峰

新闻推荐

富县宏鑫年产60万吨/年洗煤生产线建设项目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要求,富县宏鑫年产60万吨/年洗煤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委托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制完成;为进一步征询公众对项目环境保护方面意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