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笔杆子下的不凡人生 ——记新华社陕西分社纪检组组长、高级记者王世焕

咸阳日报 2013-11-05 23:26 大字

王世焕本报记者 李军朝 摄(B)(12)

本报记者 杨波海 任莹

小资料:王世焕,1956年农历6月生,礼泉南坊镇人。1984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先后在新华社总编辑室、《经济参考报》、新华社福建分社、新华社陕西分社任业务秘书、编辑、记者、政文采访室主任、副总编辑。现任新华社陕西分社纪检组组长,高级记者。

一直从事政治、科技、教育报道的王世焕每年都有上百篇新闻作品问世,代表作有《关中,那条诱人的硅谷带》、《科技大省的醒悟》、《宝塔山连着中南海》、《就恋这把黄土》等数十篇,与人合著有《西部硅谷240》,多篇稿件被收入《在新闻起跑线上》、《走出关中》等书中。他的调研稿《体制不理顺杨陵难生存》直接促进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诞生。

“当记者是一件苦差事,但是一定要‘苦中找乐\’。”虽然现在已经担任领导,可在对年轻记者的告诫中,这是王世焕的最想说的一句话。

作为千千万万新闻人中的一分子,经久不息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让王世焕看似平凡的脚步,走得格外坚定、富有激情。在这条路上,他和许多新闻人一样,体会过什么叫做痴迷,什么叫作奉献,什么叫作艰辛,什么叫作责任。“记者”二字,已经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永久的痕迹。

三次高考 人生轨迹的转变

王世焕出生于礼泉县南坊镇,家中兄妹六个。虽然家里困难,可母亲坚持让六个孩子读书,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王世焕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4年12月,受时代影响,高中毕业在家呆了近一年的王世焕,报名参军。在部队,因为“笔杆子”不错,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为一名文书。1978年5月,在部队锤炼四年的王世焕复员回乡。

回家后的王世焕,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退伍后,公社(现称镇)武装部部长安排我为东峰大队(现称村)训练民兵,他们觉得我不错,希望我能留下。”而另一方面,王世焕的大哥则劝说他回校读书,“当时很犹豫,因为在部队四年时间里,接触最多的就是《毛泽东选集》。”对于自己能否考上大学,王世焕没有信心。大哥又再次给他打来电话,“他说我基础扎实,一定要回学校试试,不行的话就算了。”

至今,王世焕都记得回校后的第一堂课是化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氧化钙的化学公式,问这是什么,可是我大脑一片空白。”说起那时的样子,王世焕很无奈,“当时就觉得很失望,怎么能连这个都不会呢?”但性格刚强的他没有放弃,便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加紧自学。两个月后的高考,他以5分的差距名落孙山,“虽然没有考上,可这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此后,王世焕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却因物理考试时头晕而与大学失之交臂。两次高考的失败让王世焕很灰心,“有点想放弃,但许多老师来做我的工作,他们建议我转成文科。”在一位文科老师的鼓励下,王世焕给了自己一次机会。“学校住的是通铺,晚上没办法学习,我哥帮我借了一个老师在果园的土房子。”在借来的土房里,王世焕每天学习到深夜,不到一个月,他就将20多本历史、地理课本熟读一遍,并逐渐掌握。1980年8月,王世焕以礼泉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四川大学中文系录取。

走进大学后,浓厚的学习氛围让王世焕对知识如饥似渴。“每天就是‘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的生活。”但看似枯燥的大学生活,却让王世焕难以忘怀。毕业后,王世焕又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新华社。从此,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新闻人生。

责任 赋予他记者的使命感

1998年6月21日,这个日子深深地印在了王世焕的脑海中,那天,福建南平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当时,在新华社福建分社任职的王世焕,正同一位摄影记者从南平去建瓯市采访的路上,“没走多久,就遇到人说前面的路断了,我们就想着要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几经颠簸,王世焕和同事到达建瓯,“当时并没有什么征兆,第二天早上6点多,我看新闻才知道洪水即将到来的消息。”吃完饭,王世焕和同事分头行动,了解受灾情况。到中午吃饭时,洪水开始不断上涨。从小在北方长大的王世焕,也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洪水的残酷,“我们在招待所4楼房顶上,看着很多老房子在一瞬间就被洪水淹没了,看着受灾的群众,心里很难受。”提起那次经历,王世焕表情严肃。

感受到受灾群众的那份无助,王世焕暗下决心,“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南平受灾的情况反映给中央。”匆匆下楼,王世焕将稿子写好,但对于稿子怎么发出去,他发了愁,“由于灾情严重,全城已经断电,电话无法打通,稿件一时无法发到总社”。最后,王世焕只好借招待所一位客人的手机,将南平遭受重大灾害的重要信息通过口述汇报给新华社总社,并以内部资料快讯形式报送中央。最终,南平灾情得到了各级的高度重视,灾区救灾工作也得到了及时展开。从此,开启了新华社向中央直报快讯的先河。

在长期从事政文报道中,王世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他采写的内参《体制不理顺杨陵难生存》,直接促进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诞生,他和新华社也因此被陕西地方领导称为“杨凌示范区诞生的催生婆”。而他采写的《宝塔山连着中南海》、《春节已过数天西安一些人仍在过年》、《冲不垮的堤坝》、《困惑的黄土地》、《“小金库”探秘》、《今日延安人》等稿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采写的内参《大西北粮食问题调查》、《小金库现象种种及杜绝对策》等多组(篇)稿件,先后引起了多名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批示。

2001年,因为新闻工作实绩突出,王世焕晋升为高级记者职务。从此,他翻开了自己在新闻领域的新篇章。

“虽然人在外,但老想的是咱咸阳”

现在,担任陕西分社纪检组组长的王世焕,虽然已经不用在采访一线奔波,但工作依旧很忙碌。

“虽然人在外面,但老想的还是咱咸阳。”每年,王世焕总会抽出时间,回家乡看看。“每次回来总是有不同的感受,咸阳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说话的语气中,王世焕更多的是自豪。“咸兴大道、东部化工区建设、高新区及西咸一体化建设给咸阳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特别是空港新城、沣西新城五大新城的发展,只要抓住这个机遇,我相信咱们咸阳在今后的5年、10年内,经济发展上将会有一个大的跨越。”

对于家乡未来的发展,王世焕寄予厚望,但对于咸阳目前的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虽然咸阳距西安钟楼只有30公里的路程,但是和西安的差距仍然很大,这和咱们的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作为西安的后方,咸阳应该更进一步开放思想,招商引资,不断丰富和调整产业结构,以多元化的经济模式才能促进咸阳地区经济的发展。”

“咸阳是历史古都,虽然乾陵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附近的昭陵、茂陵、五陵原发展仍旧不足。”对于咸阳旅游资源如何做大做强,王世焕也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这些是古人给咱们留下的宝贝,如何让它们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做贡献,就需要我们的规划建设。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这些古迹周围形成辐射建一些配套设施,形成旅游规模。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将咸阳特色不断宣传出去,让世人了解咸阳,吸引游客,才能促进长远的发展。”(B)(12)

新闻推荐

公益志愿者情注秦岭

李甲真本报记者杨波海10月26日,周六。深秋的秦岭,红叶满山,柿满枝头,溪水潺潺,景色迷人。秦玲北麓子午古道上,一队来自咸阳骑自行车的环保志愿者,他们手推或肩扛自行车艰难行走在崎岖山路上。行进中,不时...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