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化学博导的人生分子式——访西北大学原副校长闫宏涛教授

咸阳日报 2013-09-17 23:28 大字

小资料

闫宏涛,生于1951年4月,礼泉县裴寨乡师村人,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西安市科技纠纷鉴定委员会副主任等。1988年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

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高级访问学者,他先后赴德国、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进行博士后科学研究、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长期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在《中国科学》、《Talanta》、《AtomicSpectroscop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著作两部,获国家专利5项。

本报记者 杨波海 任莹

在高校的象牙塔里,他一路探索,寻找细胞分解的个中奥妙。在不断的成立、实验、研究、推翻、重来中,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环保、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究、农业发展、能源利用、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让知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他就是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闫宏涛教授。

见到闫教授时,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谦和随性。他说自己在化学世界中一路行走,“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敏锐捕捉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科研乐趣,而我,就是在不断地追寻这种乐趣。”

涉猎各类读物

积淀文化底蕴

1951年,闫宏涛出生于礼泉县裴寨师村。上初中时,恰逢文化大革命,他的求学生涯暂时被打断。但在闫宏涛的记忆中,这个时期的学习为他以后在科研路上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礼泉上学期间,一有空,闫宏涛就泡在县上的图书馆里,涉猎各类读物。“中午回家,三下两下把饭吃完后,就赶紧往图书馆跑,生怕耽误了时间。”提起自己上学时的趣事,闫宏涛开怀一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几乎翻阅了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也正是这份强烈的求知欲,使得原礼泉图书馆馆长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求学生涯被打断后,闫宏涛在礼泉插队三年。在此期间,他自学了水电、医学等领域的知识。“当时就抱着一种‘走出去\’的想法,不想自己的人生在这里被埋没。”说起自学的经历,闫教授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趣事。由于当时要下地干活,没有时间看书。一次,他在做饭时,一边烧锅、一边看书,不知不觉中,时间过了大半,等他从书里抬起头来时,才发现自己将炭块扔进了锅里。

1971年,闫宏涛开始在咸阳公路系统当工人,在领导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下,他于1973年被推荐上了西北大学,1976年毕业后又再次回到咸阳。1978年,闫宏涛以录取分数第一名的成绩,考上西北大学化学专业的研究生。随后,他又先后攻读博士、博士后。1990年,闫宏涛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并于1992年破格转为教授,此后,闫宏涛一直在西北大学任教至今。“时间就像化学反应的快慢一样,有时很快,有时又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这就看你能否坚守这份执着与信念。”说起自己的人生,闫宏涛这么总结。

不断探索创新

拓展科研领域

刚在西北大学任教时,闫宏涛很快喜欢上了这里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良好的学术环境。科研条件好,并且可以和国际接轨,以前很多没有条件去想、去做的事情现在都可以放手尝试,这让闫宏涛倍感珍惜。就像一条小鱼游进了大海,闫宏涛开始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学术空间。随后,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高级访问学者的他,先后赴德国、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并在学术领域中不断追寻新的研究领域。

在国际化学界,一直对我国兵马俑上彩绘颜料与生漆进行胶结的物质存在争议。2005年,意大利一位学者通过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认定这种胶结物质为鸡蛋清,此项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公认。2010年开始,闫宏涛通过国家科技计划——“蛋白组学”计划的课题,对兵马俑上使用的胶结物质进行研究。此后的三年时间里,闫宏涛翻阅了西汉、战国等时期大量的历史资料,经过层层实验,最终攻克了这项难题,从而论证了“兵马俑彩绘颜料和生漆胶结物质非鸡蛋清”的结论,并成功找出了真正的胶结物质。

而长期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闫宏涛,在分析科学、应用化学等领域,特别是在高灵敏度激光光谱分析研究(包括激光光声光热光谱、激光超快光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等)、靶向性细胞荧光探针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突出成果,而这些成果也逐渐被应用到文物保护、环保、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1998年至2011年,闫宏涛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现在,已经62岁的他,依旧坚守在化学教学科研岗位上。

游子心系故乡

寄予浓浓深情

闫宏涛说虽然自己人生中的大半时间都是在其他城市度过的。但故乡在他的回忆中却显得亲切和生动。在他眼里,家乡不仅是亲情的发源地,更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情感归宿地。几年前,闫宏涛曾应家乡要求,题字“美在醴泉”。

采访中,对于家乡经济的发展,闫宏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咸阳作为西安的后方,更应该利用自身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果林蔬菜基地,引进新品种发展特色农业,“可以根据咱们自身的水质、土壤来进行作物的栽培,这样出来的产物不仅产能好,也能摆脱单一经济作物的局限。”

而作为化学老师,闫宏涛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他一直强调,环境一旦破坏,后果将非常严重,他希望家乡永远是童年记忆中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说起老家礼泉的水质,闫宏涛非常激动,小时候清澈甘冽的泉水让他记忆犹新,“这些年的城镇建设,包括农村建设做得很好,但是我们在建设时,也应该考虑如何将它保持下去,水源一旦污染,几乎无法重来。”在交流中,闫宏涛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份游子对家乡浓浓的深情。(B)(12)

新闻推荐

安康破获案值1500万余元跨省制售假烟案

新华社西安9月23日电(记者郑昕)记者从陕西安康旬阳县警方获悉,旬阳县公安局日前破获一起跨陕西、河南两省的制售假烟案,刑事拘留18人,涉案金额达1500万余元。据旬阳县公安局经侦部门负责人介绍,2011年...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