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不屈的脊梁 村民自发抢修损毁的道路
安置点群众有热腾腾的饭菜吃武警官兵冒雨背运沙袋村民自发抢修损毁的道路党员干部组织群众转移
(上接第一版)当官兵们急切返回营救时,老妈妈却死死拉着黄队长的衣角,哭泣着说:“孩子从小患小儿麻痹,身体不方便,我不能看着你们再冒险,就让她留在家里听天由命吧!”黄涛掰开老妈妈的手,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会放弃每一名群众,您放心,我们一定把孩子救出来”。黄涛绑着绳索,再次涉水涉险返回窑洞,找到了孩子,先是找来两条床单,把孩子绑在班长陈国鑫背上,而后扛起小孩的轮椅,背负和护送孩子翻围墙、下木梯、走斜坡、踩云梯,艰难下山,终于把孩子安全地交到了亲人的手中。
倾盆暴雨中,急速奔跑的是消防官兵;滑坡危险处,手挖肩扛的是圣地卫士;水库告急时,耐心劝说组织群众安全撤离的还是那身消防红!灾难面前,延安消防官兵们个个勇挑急难险重任务,人人英勇顽强无所畏惧,谱写了延安紧急救援史上的奇迹,在延安人民心目中镌刻下永远难忘的记忆。
7月22日,延长县七里村的白道木沟廉租房小区两个楼门出口被泥石流封堵住,山体滑坡还在继续,30多名居民无法撤离。接到报警后,延安消防官兵立即出动,到达现场后协同公安、城建、房产局等部门,果断拆除被堵单元楼一楼窗户的防护网,让被困人员从窗户逃生。一户居民因为家中有一瘫痪老人无法撤离,消防官兵及时调来一辆小型铲车,将老人放在工作斗内救出。短短一个小时内,消防官兵紧急疏散小区被困群众100多人。
7月12日7时45分,延安南三十里铺沟门村往后沟走约两公里房屋倒塌,其中2人被困。宝塔消防中队立即调动3台消防车、18名官兵,火速赶赴现场救援,成功救出被困者。7月13日上午11时5分,宝塔区西沟计量局后山山路被冲垮,人员被困。宝塔中队官兵利用九米拉梯、单杠梯,疏散被困人员60名。7月13日7点14分,宝塔区第二中学隔壁巷子山体滑坡,道路被掩埋。宝塔中队20名官兵冒着二次塌方的危险,将7名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其中包括1名儿童、6名成人……连续作战26小时,宝塔消防中队救出被困和疏散群众72名。
22日富县暴雨如注,大申号水库水位12小时上升5米,超汛限水位4.6米。更要命的是,放水口全部被顺着泥水裹挟进水库的柴草和树枝堵死,导致无法泄洪,水库大坝面临巨大压力。富县人武部部长李文荣和战士们在水库坝梁上一住就是半月。吃着方便面,住在吉普车和帐篷里,每天只睡两到三个小时,轻伤不下战场,苦累不言放弃。在排除泄洪洞柴草和淤泥时,年过半百的李文荣把年轻的战士豁在一边,自己挽起裤腿下到10米多深的排洪塔里,在狭小的空间里,用高压水枪搅起塔底四五米厚的淤泥,用抽水机抽干,露出塞满柴草的放水口,并清理出堵塞的柴草。如此几次三番,水库排水洞终被打通,泄洪恢复正常,水库危险得以安全排除。
在这场没有硝烟但必须争分夺秒的生命营救战中,人民子弟兵们以“救援现场英勇无畏,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不放弃每一名群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坚不可摧的鱼水深情。
接连不断的暴雨,考验着延安人民的意志,考验着人民子弟兵的作战能力。随着灾情加重,人民子弟兵的抗灾抢险工作重点也实现了转移。从抢救群众转移到抢救水库、堤坝,排除险情,疏通道路、抢送救灾物资中来,人民子弟兵总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成为党和人民依重的最可靠的力量。
7月17日,被暴雨肆虐多日的延川县城笼罩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全县万名群众怀着悲痛的心情悼念在“7·12“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李小林、贾军维、张晓宏同志。
7月12日凌晨,延川县城关派出所所长李小林、城区街道办职工贾军维冒着倾盆大雨,连续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疲惫不堪,伤痕累累,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受困的群众。然而,在凌晨时分的又一次救援中,为抢救困在危房中的两个小女孩,他们被山体发生的二次塌方掩埋,不幸双双光荣牺牲。在危急时刻,他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个人安危置之脑后,流淌出一种生命至上、心系他人的爱民情怀,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如果不是去救人,他躺在家里肯定不会出事”,延川县的居民,提起同时遇难的进城务工农民张晓宏就忍不住抽泣。
7月12日下午,延川县城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呐喊:“体育场上面新建沟山塌了,把一家人给埋进去了……”居住在新建沟附近的进城农民张晓宏听到呼救声,二话没说,就冲进雨中去救人。
“房子里有两个孩子还活着,能听到哭声。”张晓宏冲了上去,和参与救援的其他人一道,用手拼命地刨挖。然而山洪还在怒吼,山体随时会滑塌,流动的泥浆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突然,抢险点上的土坡发生了二次大面积滑坡,带着泥石流,夹着树木石块,以雷霆之势奔涌而来,张晓宏被瞬间埋进了泥土里,永远离开了人间。
他的妻子杨雪琴后悔“当初没有拦住他”。可是,杨雪琴也深知,以张晓宏的性格,拦也拦不住。“让他再选择一次,他还是会选择救人”。
大灾面前突显英雄本色。从延川县到延长县,从安塞县到宝塔区,从黄陵到富县,在抢险救灾的现场,每次紧急救援中都能看到像他们一样临危不惧的勇敢身影,群众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到处都有冒着生命危险英勇救人的典型。党员干部、武警官兵甚至有许多如张晓宏一样的平民百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无所畏惧,成功挽救了许多宝贵的生命。
延安市委、市政府发出向李小林、贾军维及张晓宏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市党员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守岗位、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英勇奋斗。
咆哮洪水中,一个个党支部就是冲不垮的堡垒;肆虐暴雨中,一名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面旗帜。在市委的号召下,延安广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战役中,奏响了一曲合力迎战大洪水的壮歌。
7月27日,省委书记赵正永到延长县检查灾情时,一个老婆婆挤进人群,指着身后坍塌的窑洞说:“如果没有驻村干部和县里下乡的干部,我这条老命早都没了!”当暴雨狂袭时,驻村干部让她撤离,她执意不肯,驻村干部苦劝不下,只好与县里来的同志一起将她强行背走,刚出了院子没几步,窑洞就被泥石流涌塌了。
拉着赵书记的手,老婆婆四处顾盼,好像在寻找什么人。她先是在人群中找到了背她的驻村干部,紧接着,认出了县上来的“下乡干部”。“我刚才说的县里下乡干部就是这个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大家发现她说的“下乡干部”原来是延长县县长贺延峰。当得知救命恩人是县长时,她边流泪边说:“咱们的干部一个个都是好人啊!”
宁听群众骂声,不听群众哭声。在冒雨撤离群众中,许多群众认识不到灾情的严重性,许多人割舍不下家里的盆盆罐罐,任凭工作人员磨破嘴皮也不愿意撤离。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党员干部宁愿挨骂,也要把群众劝离危险地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身入险地,背老抱幼,不落下一个人,从
而避免了更多人员的伤亡。
7月22日凌晨一点多,在市区西沟民众剧团山体上进行排查的市场沟社区党总支书记袁晓莉接到一居民电话:银行渠高山上的一家四口人,沿凤凰山小路偷偷返回家中居住。得知这一消息后,在紧急撤离群众时受伤的袁晓莉拄着拐杖,立即带领干部赶赴这户居民家中。此时天黑路滑,雨水不断地打在她的脸上,耳边不断有轰隆隆的泥石滑塌的声音。当他们赶到时,正在睡梦中的这家人根本不相信窑洞会倒塌,“我家人老几辈在这都住得好好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袁晓莉和同事们顾不上做过多的解释,在叫骂声与责备声中,大家拉的拉,抱的抱,推的推,终于把这家人带出了窑洞。刚走了约300米左右时,只听轰隆一声,身后的山体滑坡,大量的泥石从窑洞脑畔上塌了下来,瞬间把几孔窑洞埋了进去,这家人当时都傻眼了。随即一把拉住袁晓莉的手连声道谢:“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们全家就没命了。”
7月22日,大雨倾盆。延长县刘家河社区政府办公室响起了紧急电话,高掌坪一村民在电话中喊到:“寺河村民王凤花漫进高掌坪大坝淤泥中,需要马上救援”。险情就是命令,社区书记刘耀芳和社区主任李建刚迅速组织人员冲向现场。因持续的暴雨,路上的稀泥漫到了救援人员的膝盖,为了加快速度,他们纷纷扔掉了手中的雨伞,有的人员雨鞋漫入稀泥拉不出来,干脆就光脚向前跑。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名妇女已经被坝边的稀泥漫到了肩膀处,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和随后赶来的村民把四块门板平铺向淤泥边延伸,但还够不到王凤花。情急之中,干部高
延鹏在身上绑好绳子,其他人员拽紧绳头,艰难地向王凤花靠近。虽然踩着门板和衣服,但泥还是陷到了高延鹏的腰部。他艰难地朝王凤花靠近,慢慢地,一点点往前挪,终于接近了王凤花。他迅速将绳子绑到王凤花的腰部,干群齐力将二人拉出了泥河滩。就在救援人员刚把王凤花抬上救护车瞬间,身后传来轰轰隆隆的响声,上游寺河坝崩塌脱水,咆哮的洪水顷刻间充满河槽。
要让群众在任何时候都能听到党组织的声音,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有谁知道,在洪水肆虐中实现这样一个承诺,是多么艰苦与困难。
25日凌晨1点30分左右,暴雨如注。志丹县纸坊中心社区副书记陈玉德组织村支书、驻村干部冒雨摸黑
挨家挨户排查。途径高架桥时,右腿被夹在高架桥中间。情急之下,陈玉德生拉硬拽,忍痛拽出了右腿,并拖着这条受伤的腿继续工作。这个晚上,他带着几名干部排查了6个村民小组,安全撤离村民88户180人。等到一切就续,他的腿又肿又胀,几处被夹伤的血斑醒目可见。面对这些,这位硬汉子并未过多地关注,只是随便贴了几个创可贴,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从7月初直到22日,富县茶坊镇政府文书一直坚守在防汛值班岗位上,打电话,上传下达,统计汇报险情灾情,晚上最多睡一两个小时,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劳累过度,25日凌晨去卫生间的途中,昏倒在地,从二楼楼梯台阶上滚了下来,被同事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党旗在暴雨中高高飘扬,无数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用他们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群众,在他们的直接带动下,在强降雨的洪流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抢险救灾的“无名英雄”。
7月21日凌晨,宜川县党湾街发生入室盗窃事件,居住在俭子坪的马淑霞,为保护邻居财产不受损失,不顾自身安危迎面而上,围追堵截窃贼。在追赶中,现年57岁的马淑霞与歹徒发生搏斗,被歹徒打倒在地,当场倒在血泊中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为保护公民的财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延安抗洪抢险中,还有许许多多党员干部,洪水来袭前,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安分守己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然而,灾难来临之际,他们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用仁爱、智慧、勇敢甚至生命,救出了一个又一个被洪水围困的受
灾群众。他们平凡的举动,真挚的情感,散发着党性和人性的光辉。
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有关会议上说,延安广大党员干部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构建起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党组织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群众路线教育。事实证明:面对严峻挑战,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始终是坚强有力的,是党可以信赖、群众可以依赖的中流砥柱。
万众一心渡难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持续强降雨给延安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牵动着社
会各界的心。
省委、省政府获悉延安灾情后,第一时间下拨救灾资金5000万元;省发改委下拨资金600万元,民政厅、水利厅各下拨400万元。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省财政厅上报的有关延安灾情报告上批示:省委、省政府将专门召开延安灾后重建会议,尽全力支持延安抗灾自救,解决灾民住房建设、恢复交通等工作。
7月19日,正在延安参加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感恩革命圣地延安行活动的广大企业家,在得知延安的灾情后,非常牵挂灾区群众安危,纷纷捐款740万元,支持榆林市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7月20日下午,陕西锦世达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海宁委托助理雷石强先生向榆林市捐赠100万元以及价值100万元的救灾物资,成为个人捐款数额最大的一位。
7月29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供销集团向榆林市发来慰问电和慰问信,分别向榆林市捐款50万元和200万元。中国供销集团还在慰问信里深情地说:延安是供销合作事业的摇篮,延安严重的灾情,深深牵动着中国供销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心。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流通产业集团,中国供销集团愿与灾区人民心手相牵,共渡难关。
相邻的榆林市来了,友好的汉中市来了;陕煤集团来了,受灾严重的延长油矿也来了。涓涓细流汇成了爱的海洋,各种捐赠活动还在更大的范围深入进行。
在延安工作过的老领导原市委书记王侠、李希等,也通过不同渠道,表达了对延安受灾群众的关切关怀,鼓励老区人民战胜灾情,重建美好家园。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陕西省、西安市、榆林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先后向榆林市伸出援助之手,及时捐赠防洪抢险救灾物资,帮助和支持榆林市救灾安置。
国家防总、国土资源部,省防总、农业厅、民政厅等部门专门派出工作组来延,督促指导防汛救灾工作。中省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捐助,无疑给受灾的延安人民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极大地鼓舞了延安人民抗灾自救的信心和决心。
在接受外界援助的同时,延安市县两级政府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大灾面前不低头,不等不靠抓自救,依靠自身力量和群众中焕发出来的救灾热情,奋力抗灾自救,妥善安排了灾民的生活问题,动员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启动了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7月19日,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市机关137个部门的干部职工和中省驻延单位代表,在延安市政府办公楼前向受灾群众捐款,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榆林市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现场捐款108万元,全部送到市民政局统一调配。
7月23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防汛救灾、共渡难关”大型防汛救灾义演活动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全市爱心企业家和书画家纷纷捐款,共募捐救灾重建资金1800多万元。
灾情发生后,榆林市疏散转移人口78万人,设置集中安置点852个,安置受灾群众23.8万人。如何才能让受灾群众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有病吃得上药?这不仅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施展援手的目光聚集之处。
7月18日早上,延安新悦交通有限公司的员工冒雨来到李渠中学,为受灾群众送来了折叠床、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必需品,以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因为暴雨,我们都两三个晚上没有休息好了,在这里比家里睡得安稳、踏实放心!”几个老婆婆这样说。
中午12点,李渠镇镇政府干部和李渠中学的志愿者们,正在忙着给受灾群众打饭,盛菜盛汤,确保每一位
安置群众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天灾无情,人有情,大雨之中见亲人。李渠镇西村村民杜成发是第一个搬迁来的。几天的大暴雨把他家院子和窑洞冲得不成样子,眼看不能住了,可妻子瘫痪在床。杜成发心里很着急,这时政府和村上来人把他和妻子从窑洞里背下来。他说,对这场暴雨我十分担心,窑塌了怎么办?以后生活怎么办?现在政府把我们安置到安全地方,有热水喝、有热饭吃、有地方住,还有医疗保障,啥都不缺。大灾面前到处是亲人!”
为了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健康,各县区卫生防疫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抽调辖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护队和卫生防疫队,分赴各个安置点,开展24小时医疗救治和防疫消杀等工作,确保实现大灾面前无大疫。
7月14日,宝塔区医疗救护队在五中安置点巡查时,发现一名55岁男子患有左侧包裹性液气胸、Ⅰ型呼吸衰竭等疾病,术后不到1个月时间便撤离到了安置点,身上插着引流管,病情十分严重。工作人员多次劝其住院,患者因经济困难拒绝就诊。卫生局局长刘春荣得知情况后,亲自到点上与患者沟通,通过长时间面对面的劝说,患者最终同意转往市级医院住院治疗。
“既然为群众做医疗保障,我就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怎么可以临时离开呢?”宝塔山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鲍世江是这次医疗救护中年龄最大的医护人员之一,曾做过心脏支架手术,长期服药。但他不分昼夜,不顾身体有病,克服种种困难,守候在安置点医疗救护站。元龙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沙强,在接到防汛救灾任务时,他的爷爷刚刚过世。在悲痛的同时,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组织干部职工全力配合乡政府开展防汛医疗保障工作。
受灾群众撤离后,集中住在学校的教室里,心情十分沉重,情绪十分烦躁。安置点里的医护人员适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从进驻安置点以来,市、县区医务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为了减轻安置点食品供给压力,他们坚持自己解决一日三餐的伙食,不给安置点增加任何负担。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抢险救灾、大爱无疆”的奉献之歌。
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感召下,全市干部职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企业界有志之士自发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献出自己的爱心,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受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宝塔区政协常委、延百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沙张明第一时间把救援物资送到救助点;宝塔区政协常委、延安龙飞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文龙,为东关小学、宝塔区第一中学、桥沟中心小学、宝塔区第五中学四个安置点一千余名受灾群众提供一日三餐,从救助点建起至今从未间断,并为川口乡政府提供2万元的救灾生活物资。龙飞盛世酒店、嘉丰国际城等3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率先为城区各安置点的受灾群众送上了一日三餐;16名政协委员及部分企业也纷纷解囊捐款捐物,为受灾群众献上自己的爱心。区政协委员、东关小学校长赵敏霞,担任救助点负责人,并自觉担当志愿者,悉心打理着近一千余人的饮食起居。
延川、富县、志丹、延长等县的捐款捐物活动同步进行。一项项捐赠汇聚成一道爱心的暖流,转化为百万延安人民抗击灾害、共渡难关的巨大的力量,凝聚起延安人民战胜灾难的巨大正能量!
大灾不惧,大灾不屈。持续暴雨已经过去,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延安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勤劳勇敢的延安人民必将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无数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成为抗击洪水的中流砥柱。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夏叶)为进一步提高科技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近期,市科技馆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综合素质培训活动,推动科技馆机关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本次培训活动采取集体学习、...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