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杂粮大市场——吴起县五谷城乡桐寨村依靠特色农业走致富之路见闻
春耕时节,嗅着泥土的清香,伴随着吴起县“千名干部进万家,富农惠民抓落实”活动的帮扶春潮,我们再次来到了吴起县五谷城乡桐寨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杂粮种植基地里春耕生产的忙碌场景,村子的山腰梯田、川道台地上到处有人们勤快的身影,田地里耕地机翻卷着泥土来回不停地突突“奔跑”,农家小院里人们也在忙着挑选今年下种的谷子和玉米,一幅春耕备产的美丽画卷在陕北初春的乡村徐徐展开……
记者在桐寨村特色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车间内再次看到了热闹喜人的生产场景:村子里的几位农民正忙着将金黄的小米筛好、装袋、称重、塑封……一袋袋金黄的小米与一张张灿烂的笑容辉映出一道幸福的新农村美景。
小杂粮为桐寨村带来了大收益。采访中,桐寨村村支部书记张彦财满怀信心地告诉我们:“去年以来,桐寨全村收入超过500万元,除过30%的外出人口,全村人均收入可达万元。”他还扳着指头算着账说,村子成立的三个合作社,特色
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带给老百姓的收入在140万元左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收入可达200万元,户养生猪专业合作社全村又可增收100多万元。看着村民们红火热闹的“光景”,我们由衷地感到了一种欣慰。
据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他们从2011年开始尝试种植小杂粮。在种植过程中,完全采用传统种植、传统加工和管理方式,不用一点农药和化肥,种出来的杂粮不仅品相好、口感佳,而且健康、安全,更是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受到市场的青睐,很多消费者都成了“回头客”,产品不仅进入周边县城的超市货架,还销往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
如今,“因地制宜抓特色,围绕劳务促增收,抓好党建促发展”,已成为桐寨村发展的一
种共识。
尝到了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甜头的桐寨村,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原则,按照乡上的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围绕“种养并举、循环农业、绿色产品”的思路,采取“政府推动、合作社带动、农民主动”的发展措施,立足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逐步确立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格局,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愿望。
在小杂粮种植上,桐寨村按照“政府监管、合作社补贴、农户参与”的办法,由合作社引领农户统一作物布局、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农家肥施种、统一田间管理,每市斤高出市场价0.5元的保护价统一收购的模式,带动村民及周边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去年,桐寨村小杂粮种植涉及4个村民小组60余户近300人,人均种植
面积达到5亩,集中连片1600亩,合作社收入超过40万元,全村农民仅小杂粮产业一项增收达到140万元。
结合县乡土地流转政策,采取集约化经营的模式,走商品化的路子,今年61岁的村民杭树邦两口子去年在山地梯田上种植了49亩谷子,亩产达到600斤,按每斤1.6元的价格卖给小杂粮加工厂,仅此一项他家就收入了47000多元。他还高兴地说,去年谷子的市场价为每斤1.1元,村子的合作社按照每斤高出市场价0.5元的价格收购了谷子,这样就多卖了14700元。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他们的收益,提高了村民发展小杂粮产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小杂粮加工产业深入持久地延续下去,合作社的一位同志介绍说。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
来越讲究,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健康,我们的小杂粮是绿色无公害产品,正符合人们消费的需求。”小杂粮种植户张炳琦打趣地说道。“特色小杂粮种植业不仅市场前景广阔而且是绿色循环农业,很受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青睐,我们依靠走特色小杂粮种植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可行。”正在动员村民种植小杂粮的该村村主任奚增顺满怀信心地说。
展望未来,小杂粮产业的广阔前景和桐寨村经过去年的产量和收益双丰收,特色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将扩大种植规模,加快推动杂粮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据悉,全村今年预计可种植地膜玉米800亩,马铃薯2000亩,小杂粮3600亩,带动全乡发展小杂粮基地20000亩。
小杂粮带来的市场效应,正像滚动的雪球一样,带动桐寨村乃至全乡越来越多的农户积极发展小杂粮种植,小杂粮深加工产业也像滚动的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也让桐寨村的人们在依靠走特色农业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B⑧
闫文学康彦创
新闻推荐
关于受理社会各界对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安全监督举报的公告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开发银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发性金融服务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在融资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开门办行、民主办行的宗旨,努力实现“阳...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