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崇尚科学 坚贞忠烈誉满关中——宽厚包容的咸阳人之王徵 赵鹏
科学家王徵的著作《新制诸器图说》一书中的插图
王徵(1571-1644),字良甫,号葵心,自号了一道人,西安泾阳府(今陕西泾阳县)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儒学学者、西学学者、科学家和语言学家。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壬戊科进士,曾先后任直隶广平府(今河北)和南直隶扬州府(今江苏)推官,崇祯四年(1631),被推荐为山东按察司佥事等职。后留心经世致用之学,以经算教授乡里,致力于传授西方学术,为最早的陕籍天主教徒之一。对传播西方科学、促进文化交流卓有贡献,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西方科技自明代始传入中国,那个时期的明朝,南方有宋应星、徐光启等数十位科学家,但是北方的科学家却寥寥无几,只有陕籍科学家王徵的出现,才算是给明朝时期北方暗淡的天幕上缀上了一颗明星,王徵一生崇尚科学,他不因中国本土文化的成熟而自我封闭,努力以完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西方文化,并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方面,改造本土文化,以至于他后来成为中国吸取西洋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宽厚待人 功于钻研
王徵在52岁时才得中进士,其一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他在登第出仕以前主要居住于家乡,粗茶淡饭、衣着朴素,以在私塾教书为主,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他对农民生活疾苦和劳作艰辛比较了解,因此,王徵逐渐产生利用技术、借助巧力以缓解人的身体劳累的想法。少年时的他就经常“眠思坐想,专一好做古今所不能经见奇巧之器具”。十几岁的时候,他便自己制作出一种“空屋传声”的装置,一个人坐在屋里讲话,前后院的人都能听到,令众人称奇,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扩音装置的发明。他在寓居乡村期间,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潜心研究,改良和发明了多种农具和日常用具,据记载主要有:轮壶、代耕、自传磨、自行车等等。据说,每当春夏播种和秋季收获的季节,王徵都会制造出一些自动的机械器具。比如,木偶以供驱策,代替人力劳动;他还制作出自行车,用来运载粮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力支出,这些科学成就后来收录到他所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一书中。
天启三年(1623)王徵读了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职方外纪》一书,深受启发和影响,由此对西方技术产生了兴趣,下定了钻研和介绍西洋“奇器”的决心。天启五年(1625),他结识了传教士金尼阁,并随其学习拉丁文。后来他将自己编著的《新制诸器图说》译成拉丁文,向国外发行,谱写了中西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同时也体现了王徵对中外学术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为了进一步学习西术为我所用,王徵接受了天主教洗礼,成为陕西最早的一名天主教徒,身为儒家学者的他,帮助传教士在西安建立天主教堂,并写成了一系列介绍西方宗教思想的著作《西儒耳目资》、《圣经直解》等,以一种包容的心态融通中西术、宗教、思想,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他的著作《西儒耳目资》则是我国第一部罗马化汉语拼音方案,打开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大门,该书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拼音的工具书,也是中国人的识字课本。此外,王徵还著有《事天实学》、《西洋音诀》等书,向人们介绍、传授西方天文、音乐知识,遗憾的是这些书籍如今已经散佚,人们已不知其内容。晚年的王徵回归故里后,除了在家乡建设教堂之外,他还进行赈灾、防盗等慈善事业,还曾在泾阳县设天文台——景天台,这个天文台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拆除。无论是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吸收与记录,还是对天主教的归依,都体现了王徵兼容并包的智者情结和宽厚通达的仁者胸怀。
不畏奸邪 勇护忠良
王徵在直隶做官的时候,办案极为严明,既不偏袒权贵,也不冤枉好人,曾写下对联自警:“头上青天,在在明威真可畏;眼前赤子,人人痛痒总相关。”这与其感受到的农事艰辛而精求器械以减缓村民劳累之苦的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后因白莲教案事发,株连数千人,王徵出于人道主义的情怀和生命至上的原则,亲自为之辩护,成功地将大部分教众从牢狱之中解救出来。
天启年中,徽州(今安徽黄山)一个家境富裕的人吴养春与他的弟弟吴养泽争抢家产,吴养泽跑到明朝的特务机构东厂控告他的哥哥霸占黄山获利无数,魏忠贤因妒起歹意,将吴养春拘拿,严加拷问,并派其主事吕好问追赃变卖其家产。此事激怒了徽州民众而哗变,魏忠贤又借机将徽州大户巨室数百人捉拿,掳劫他们的财产。王徵根据当时法令,据理力争,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在扬州时,魏忠贤权倾朝野,当地长官要为其建立生祠,王徵竭力阻止未果,生祠建成后,官员们都争先恐后地去祝贺,只有王徵和一位同乡拒绝去朝拜,当地人们称其为“关西二劲”。王徵面对邪恶是刚正不阿,与其对生命的包容态度,是他宽广胸怀的一体两面,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忠贞不屈 光耀千古
1631年2月,李自成手下将领赵和尚率军攻打泾阳县城,王徵同本县乡绅焦源薄、马蓬皋等人固守县城。1644年正月,李自成攻占西安,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王徵面对时局巨变,内心痛苦自不言而喻,而此时的李自成为了巩固政权,在陕西及全国各地大肆笼络绅士,王徵当然也位在其列,面对李自成的聘请,王徵自然早有预料,他于是早早地为自己预题了墓碑上的铭文:“明进士奉政大夫山东按察司佥事奉赦监辽海军务一道人良甫王徵之墓”,同时又题写了“全忠全孝”四个大字,留给他的儿子王永春,嘱咐后世子孙忠君爱国。面对李自成使节的进逼,王徵从容地拿起了一把佩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一表宁死不屈之志,使臣们迫不得已,只好将王徵的儿子掳去,王徵悲愤难平,面向京城叩头出血,绝食以示抗议,七天未进米粒,谈笑间轻松就义。当时的鲁桥城内的百姓听说王徵已死,竟罢市数日,哭喊声震天蔽野,可见王徵在当时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正是由于王徵平日待人宽厚仁慈,乡亲们不畏李自成的赫赫军威,有数百人情愿以身代死,最终李闯王不得已,只好把王徵的儿子释放。
后来,乡亲们给王徵赠了一个谥号:“端节”。“端”有直的含义,即为人刚正端直、诚实守敬,“节”则是气节,显示了王徵高尚的节操,如此则充分展现了王徵宽厚仁慈、秉持正义、忠贞爱国的精神,而王徵作为明朝时期的科学家,则怀有兼容并包、知类通达的伟大胸襟,无愧于“关中科学之星”这一称谓,为我们后世子孙树立起一个宽厚包容的典范。(C)(5)
新闻推荐
壬辰岁杪,三秦大地盛传着这样一则消息:省委、省政府决定省市共建大西安,并将咸阳市城区和西咸新区融入大西安,进一步加快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构建创新型区域。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大西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