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依托独特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壮大黄龙旅游产业——关于黄龙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延安日报 2012-07-20 20:12 大字

黄土高原“绿色明珠”——黄龙县,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走“生态强县”道路,开发利用好这一独特资源,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新黄龙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发展黄龙生态旅游业,对于黄龙兴县富民,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一、黄龙县基本情况

黄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积淀深厚。出土的“黄龙人”头盖骨化石,有力地证明了早在3至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发现的全国迄今为止最大石斧,成为古人类在此生产生活的又一佐证。众多史料和遗存证明,这里曾经是人文初祖黄帝的练兵场,因此在黄龙每走一步,你都有可能踏上黄帝的足迹。北宋时期杨家将抗辽卫国,在黄龙留下了穆柯寨、焦赞寨、孟良寨等遗迹和美谈佳话。这里是红25军的发源地之一,解放战争中被毛泽东称为西北战场具有转折意义的围城打援典范战例——瓦子街战役在此打响。来自全国24个省区包括汉、满、回、蒙等多民族的人在此居住,形成了黄龙特有的移民文化。

黄龙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全县总面积2572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2134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0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8%,林草覆盖率高达87%,是黄土高原地区保存完好的天然森林植被分布区,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被誉为“陕西的一叶肺”。境内动植物体系独特,种类繁多,有野生脊椎动物224种,占陕西省脊椎动物总数742种的30.2%,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等五种,二级保护动物灰鹳、天鹅等14种;有大型真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1012种,占陕北黄土高原植物种类的90%以上。黄龙气候润而不潮,干而不燥,四季分明,景色迥异:春看山花烂漫,夏望青山云海,秋赏层林尽染,冬观银装素裹。林间负氧离子浓度高,非常适合踏青吸氧、休闲度假,是“天然的氧吧”。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绿化等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加之百公里核桃绿色长廊建成和绿化苗木基地建设,黄龙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正在成长为陕西省一个重要的生态食品生产基地,苦杏仁、羊肚菌、松茸菇、连翘茶等林特产品丰富,以大田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森林猪、土蜂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观光农业雏形初显。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黄龙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

件。

二、黄龙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黄龙县旅游业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各项规划日趋完善。《黄龙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黄龙县龙文化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有序推进,黄龙绿色旅游、红色旅游纳入全市旅游规划,全县旅游业发展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景区开发步伐加快。主要实施了神道岭、无量山、柏峪川、瓦子街和泄湖狩猎场等景区建设。神道岭景区一期工程完成,无量山景区建成至穆柯寨游步道、观景亭等设施,柏峪乡村旅游景区建设日臻完善,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被列入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地。主要景区、景点旅游标识牌全部安装完成,延安枣园红色旅行社黄龙营业部挂牌营业。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农家乐55家,直接从业人员160人,间接从业人员600多人,以柏峪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柏峪也成为相邻的韩城市民休闲避暑的首选地。全县年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2011年旅游综合创收近千万元。

宣传推介效果初显。借助西洽会、旅博会等重要节会以及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黄龙旅游对外知晓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第十六届西洽会期间,黄龙生态旅游推介会,吸引了新华网、凤凰网、陕西电视台等10余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在延安市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青兰高速陕西段建成通车过境黄龙,省道304线黄龙至洛川二级公路改建完成。目前,渭(南)黄(龙)高速正在建设之中,近期还将有商(洛)榆(林)高速过境。城区黄龙宾馆、锡龙大酒店纳入星级旅游酒店,准四星级晟龙宾馆正在建设中,年内可投用,将极大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实施了县城西河、南河水景和点亮工程等,完成了河滨大道、河滨公园等建设,正在实施迎客松公园等工程。开展了旅游环境综合大整治活动,省级园林县城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全县目

前正在全力冲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三城联创”,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为进一步开发旅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充分认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道路交通依然是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县城通往周边城市的道路等级普遍较低,各景区景点的交通状况较差,表现为路窄弯多坡陡,给出游带来诸多不便。

二是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宾馆、饭店接待能力较弱,无黄龙本地特色风味小吃,不能完全满足来黄龙游客的餐饮、住宿需求;城区无专业旅游购物商场(商店),景区周边缺少可供游客入住、休闲、娱乐的服务场所,导致游客逗留时间较短,影响了旅游消费。

三是开发资金缺乏,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县财政困难,政府投入相当有限。目前,以政府主导,企业投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共同参与旅游开发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建立。

四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形式过于单一。只注重于节会的宣传,缺乏持久地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型宣传。参与省市举办的活动多,主动出击的少;官方推介多,市场化宣传少;平面式推介多,立体式宣传少。

五是对旅游文化的挖掘有待提高。文化是旅游之基,黄龙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移民文化、历史传说、民间典故等都值得研究与挖掘,从而进一步彰显黄龙旅游的魅力。

四、对策与措施

总体来讲,就生态旅游而言,黄龙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而依托独特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推进黄龙旅游产业开发,是黄龙县立足区域比较优势,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更新观念,走出一条具有黄龙特色,适合本地实际的生态旅游发展之

路。

一是准确定位。思路决定出路。当前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结构正由“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向往绿色,回归自然,注重精神享受,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黄龙独特的生态资源与远离都市的静谧优势恰好契合了这种旅游消费新时尚,因此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才是黄龙发展旅游的必然选择。要把全县发展旅游的共识化成全县上下的具体行动,借助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使黄龙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绿色旅游的生力军。

二是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好全县重要旅游节点规划,引入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机构和高端人才,重点抓好龙文化景区、神道岭旅游板块、界头庙旅游板块、瓦子街旅游板块以及桥榆沟、泄湖、小塔沟等重点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到规划一次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三是打造亮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城两线六景区”基本景区框架,就是以县城为中心,围绕省道201线、304线,重点实施好南山龙文化公园及无量山景区、神道岭生态观光、界头庙草场风光、泄湖休闲狩猎、小塔沟度假养生、桥榆沟原始森林探秘等景区节点建设。积极申报无量山省级森林公园和3A级景区项目。实施柏峪社区服务中心乱麻科休闲接待中心项目,启动白马滩镇神玉度假山庄和张峰水上乐园项目,倾力打造特色旅游景点。

四是提升功能。着眼于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切实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贯通主要景点的旅游大环线。规划建设黄龙山自驾游旅游专线,打造县城至陕北和关中两条区际旅游快车道。力争实现黄渭高速建成通车,洛韩二级路全线贯通,黄龙至瓦子街二级路投入使用,使黄龙融入西安、延安两小时经济圈。结合国家园林县城的创建,加快旅游干线绿化美化,建设城东迎客松公园、北绿门公园,开设县城至各景点之间的“一日游”线路。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场、休闲娱乐场馆,改造升级黄龙宾馆、锡龙大酒店,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五是营造氛围。以西洽会、旅游博览会、核桃文化节等节会为载体,创新宣传模式,进行立体式宣传。特别是要在周边城市、包茂及青兰高速、省道等主要公路沿线设立黄龙生态旅游宣传牌,并使宣传品进车站、进车厢、进宾馆。注重发挥旅游推介会的集中宣传效应,借助各种媒体强力营造声势,做到广播里能听到,报纸上能看到,电视里有报道,网络上能搜到,全力营造浓厚的旅游发展氛围。

六是精品促销。坚持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把文化融入山水,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对龙文化、黄帝文化、狩猎文化、生态文化、移民文化等进行深度挖掘。倾力打造“陕西最美在黄龙”宣传营销品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坚持开展“写黄龙、画黄龙、摄黄龙、说黄龙、唱黄龙、演黄龙”系列活动。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编排一台展现黄龙历史文化的精品节目,推出黄龙猎鼓文艺演出,精心策划举办诸如“黄龙生态文化旅游节”、“枫叶摄影节”“黄龙狩猎节”等节庆活动,邀请知名作家、书画家、摄影爱好者来黄龙体验生活、写生度假。让黄龙通过他们的优美文字、独特的视角走出陕西、走向全国,不断扩大黄龙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是凝聚合力。牢固树立全县旅游发展“一盘棋”的思想,围绕旅游出政策、争资金,围绕旅游做项目、抓招商。用足用活中省市政策,采取“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的方式,整合林业、水利、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和项目,最大限度地向生态旅游产业倾斜。要让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城建围绕旅游树形象、林业围绕旅游出景点、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政法围绕旅游保平安。形成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搞服务的巨大合力。

八是人才支撑。导游是旅游业的“窗口”和“形象大使”,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游客对黄龙旅游的印象和评价。加强导游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对加快发展黄龙旅游产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创新用人机制,广泛吸引人才,扩大旅游就业规模,优化旅游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导游员、服务员、司乘人员等一线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坚持以素质建设为核心、加强服务为基础,积极探索促进导游队伍发展的新机制,不断改善导游人员的工作条件,努力培育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业务精湛、服务规范、执业文明的导游员队伍。(作者单位:中共黄龙县委黄龙县人民政府)

刘亚宁贾珉亮

新闻推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招生 (在陕招生代码8142)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系国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海事局“西部海员培养基地,陕西省“平安校园”,面向全国7个省招生。一、招生计划:三年制高职招生2200名,其中文科700名,理科1420名,单...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