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想用歌声丰富生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周金平:51岁仍然在为“唱歌”执著忙碌

咸阳日报 2012-06-26 23:52 大字

周金平边唱歌边写字,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小人物大故事系列4

陕北歌王王向荣曾经说:真正的民歌是自由的,轻松的,深情的,自然的,而不是那种为了追求剧场效果而刻意为之声嘶力竭的叫喊,真情实感才是民歌的灵魂。

王向荣曾经点评:他出口就是一股黄土的味道,他是带着陕北人民的感情在唱歌,他把个人的灵魂和感情都唱出来了。

本报记者 马元聪 沈广睿 实习生 王利

他上过电视,接受过采访,他也许只是家人眼中的“明星”,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歌王”。刚参加完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歌王的选拔赛,他拔得头筹,获得周冠军,年底将挑战黄河歌王。记者再次面对面地采访他,只因对他的尊敬和钦佩,因为已经51岁的他,仍然在为“歌唱”执著地忙碌着。

自学唱歌 只因迷恋那土得掉渣的韵味

他是周金平,一个平民歌手,1961 年出生在榆林市,家住在镇北台下。“小时候在老家,那些赶脚的汉子半夜三更过路时唱的‘信天游\’常常让我迷恋不已,那种土得掉渣的曲调一直吸引着我。”回忆起过去,周金平告诉记者,即使现在站在舞台上,那种韵味经常还在脑海中浮现。

从此,他爱上了陕北民歌,也最爱唱陕北民歌。说起自己的歌唱经历,他说,其实自己最初是个豫剧演员。“1977年初进入黄龙县戏校学习,1980年起在县豫剧团工作,1994年调入咸阳豫剧团。”周金平说,一直爱唱歌,却一直搞戏剧,“真正学唱歌是从1983年在黄龙县文艺宣传队开始的,虽然,曾受延安歌舞团白木兰老师指导过声乐,但是,之后便全靠自学。”他告诉记者,听磁带、碟片,一句一句地学,一首一首地唱,一字一字地抠,对于他,唱歌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同时,他借鉴陕北三大歌王贺玉堂、王向荣、孙志宽的唱法,还有榆林地区许多民间艺人的唱法,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采纳吸收。“我也曾回老家,专门走访了一位名叫‘狗娃\’的89岁的民间艺人,聆听了他唱的许多没有记录的民间曲调,这种韵味让我受益匪浅。即使是模仿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周金平的歌唱生涯经历了原生态、戏曲、流行、再到原生态的回归过程,融合了各种不同的唱法,因而韵味独特,与众不同,即使在原生态唱法中,也是独具特色的“这一个”,如今,他甚至还将书法也融入到唱歌中,常常是边唱歌,边书写,一曲终了,一幅字也跃然纸上。

年近天命 唱歌更用“心”用“情”

采访中,记者看到,周金平获得的证书、奖杯大大小小,不计其数。“2008年陕西省声乐比赛原生态组一等奖让我最记忆犹新。”说起那次比赛,周金平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年11月上旬的一天,他正在西安陕北民歌研究会录音棚录音,得知举办比赛的消息,第二天就到市文化局填表去省上报了名。比赛从12月5日到21日,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周金平一路冲刺,最终获得原生态组第一名。这一组的选手主要来自民歌的故乡延安、榆林地区,多数是专业团体演员,全省61人进入复赛,40人进入决赛。

“12月17日复赛,而我却在16日晚上因感冒还在医院打吊针,晚上戴了一夜呼吸机,17日一大早起床后突然失声。”没有声音怎么唱歌,怎么比赛?一路忐忑不安地赶到比赛现场,“还好,在现场后声音逐渐恢复,我就抱着就此一搏的心态走上舞台,反而感到更放松了,《看妹妹》和《打樱桃》两首歌唱罢,结果评委现场打分竟遥遥领先于第二名2分。”之后,他以一曲清唱《泪蛋蛋》技压群雄,毫无争议荣获比赛一等奖。

“当时,作为评委之一的王向荣老师对我的评价,我现在仍记忆犹新,‘我们七个评委一致认为,周金平的演唱味道非常地道,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他不是通过别人指点,而是本人用心在演唱这首陕北民歌,出口就是一股黄土味道,嗓子浑厚,以情带声,把歌的灵魂和情感都唱出来了,他是带着陕北人民的感情演唱陕北民歌的,在所有男选手中是佼佼者。\’”周金平说,也就是这几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肯定,也让他在歌唱道路上走得更加执著。如今,周金平将唱歌更多地融入到公益事业中,每年他参加的公益演出达30余场,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八一”慰问老红军、各部门送文艺下乡等活动,到处都有他演出的身影。

同时,记者得知,今年5月27日晚,在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歌王选拔赛中,经过3轮激烈角逐,周金平拔得头筹,获得周冠军,年底他将挑战黄河歌王。“如果以前唱歌是爱好,那么现在唱歌就是我的职业,甚至是我后半辈子的寄托,我想用歌声丰富我的生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D)(7)

新闻推荐

遍地青蛙 冯西海

城市化提供物质满足的同时,人们又惦记着乡村的若干珍贵。在城里读书、写作久了,就想着在老家收拾一间可以读书写字画画还可以暂居的房子。打扫院落时,笤帚下出现了一只已经多年不见的青蛙。妻子吓了...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