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趣年来又一新

咸阳日报 2012-05-08 11:22 大字

本报记者 杨波海 通讯员 周海峰

笔名灏夫的袁啸先生,近年在书坛名气愈来愈重。

袁啸祖籍文化积淀深厚的乾县。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女皇武则天树立的无字碑,唐永泰公主隶书墓碑,当代更有一批名播三秦的书法高手。书法家们书写的楹联、牌匾使袁啸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西安美术学校求学期间,他流连忘返于气势恢宏、多姿多彩的西安碑林,那一尊尊真草隶篆书法碑石使他像蜜蜂飞入百花竞艳的花丛,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尽情汲取艺术的营养。袁啸感叹古老的中华艺术瑰宝的魅力,作为后人,要传承祖先的文化遗产,使其发扬光大。渐渐的他对隶书情有独钟,他喜欢隶书的丰满圆润,柔美典雅,舒展遒劲,大气磅礴,《曹全碑》、《石门颂》、《华山庙碑》都是他学习的摹本。在乾县工艺美术厂工作时,袁啸师从董守信、罗建福学习雕塑、绘画,而更多的时候,他却抽暇临摹汉简、汉隶,创意象形字。他的四尺“猴寿”一时为人赞赏,“惜时如金”、“悬壶济世”、“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书法在《艺术界》、《咸阳日报》刊登。年到不惑,他的隶书在量的积累中有了质的变化,《书法报》、《文化艺术报》、《东方美术网》、《中国艺术家联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中国书画杂志》等多种报刊都登载了他的书法作品,还屡屡在中、省、市举办的诸多书法大展连获大奖。

采访袁啸时,他书写的一幅“江上老人句”隶书吸引住记者的眼球。其笔力遒劲,通体和谐自然;细观之,单字结体各有变化,点横、撇捺、挑勾富有性情,百字百面,毫不雷同。问及袁啸对书法见解,他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书法是有法度的,到一定程度,就要打破传统,表现自我,推陈出新。”他书写的隶书长卷《道德经》、《金刚经》用笔不俗,无论通篇布局,单体字的结构皆有个性张扬,用笔更加老到流畅,给人以欣赏兴趣。

如今有30多名学生在袁啸的指导下学习书法,且成绩不菲,连获“艺教之星全国师生书画大赛”和“首届华表奖”等奖项。灏夫先生本人获全国“艺教之星一等园丁奖”,并被中国教育家学会聘为“培训中心教授”。他的书法作品被国内外不少单位、个人收藏。有趣的是,灏夫先生在教学弟子中书法亦得到提高,并且有了新的突破。

“眼中风物手中笔,天趣年来又一新。”愿袁啸在艺术追求中向新的高度不断攀登!(C)⑤

新闻推荐

秦都渭西办 用爱心打造亮点民生工程

本报讯(宋宇孟琳)秦都区渭西办坚持把实施救助扶贫工程,提高弱势群体生活水平,作为帮扶困难群众的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办事处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居民建立家...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天趣年来又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