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学的魔力 ——雕塑陈忠实

延安日报 2011-05-21 21:26 大字

两三年不见,陈先生明显瘦了。如同一匹长途奔腾刚才收蹄的老马安卧下来,颧骨高隆着,脸颊松弛,一双老眼更显深邃忧伤,头顶残留的苍发有些零乱,如同马首贴着汗津垂散着的鬃毛,一丝一缕,都透着老气横秋里的仙风道骨。好似秦陵兵马阵中退役的一员,一幅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文学图腾,蓦然呈现在面前,令人怦然心动,暗自惊叹!这哪里是一个平素也像普通的秦川汉子,也喜好操着地道秦腔看足球喝啤酒吃羊肉煮馍啃乾县锅盔,偶然也会在春风里挥毫雅集、吟诗作联,甚至心猿意马中欣赏桃红柳绿一般的曲江丽姿等等。不,如今坐在西安东门外老孙家牛羊肉泡馍馆的陈忠实,全然是一匹志在千里的尚未伏枥的老骥,是一尊岁月与艰辛精心雕凿出的当代中国《思想者》的酷烈文学雕像。你绝对难以注意到他的衣着如何,而那青筋暴凸的竹节大手,食指与中指间习惯性地夹着粗壮雪茄的优雅姿势,那咬牙嘬唇一口紧跟一口结实下茬地吸烟的贪婪神态和雾气笼罩中既淡定安详又是在焦虑沉思的木讷表情,整个愣叫你在欣赏艺术雕像的同时,又很快联想到秦岭南麓白鹿原下那慷慨大度、尽职尽心、果实累累的陈年老柿树。

那的确是很有神采风韵的一种特殊的树,应当说是陈忠实引以为自豪的家乡古老而最具代表性的金贵植物。高大挺拔,魁伟壮实,立足在岭根原坡的石林滩地里,任尔风霜苦寒、旱涝困顿煎熬,总是根深叶茂、傲骨坚挺。那“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气度精神,如同它根下的岩石泥土一般,总是隐忍质朴、不动声色,却又桀骜不驯、孤傲无朋,冷眼审视着永远纷繁芜杂的苍生人寰……

对的,忠实自己正是这样的一棵果实累累的老柿树。他是为文学而脱生而成长,更是为文学而艰难跋涉、苦苦追求。他笔下的白嘉轩、朱先生和蓝袍先生们更是植根于同样的这一片土壤的佳木奇树。眼瞅着西安市的高楼大厦和交通环道在向外漫溢,哪怕白鹿原下的风景已经变得多么叫人愕然,但在忠实的心里总还是村落书院、古庙晨钟,是瓦屋麦垄间的金秋火柿、灞柳风雪中的

犍牛牧笛……是的,沉思着的作家是真率痴情的化身,他永远站立在故乡的土地上,真心拥抱生活,感受着大地母亲的恩情。诗意与美境如同报春的布谷,永远都在他的世界萦绕飞翔,就像他那些日夜潜心盘算着发家致富的可亲可爱的乡党,每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都会给他带来朝霞般的绚丽与前所未有的希望。瞧他那张只剩下没剃光头的典型长安农民的脸,此刻更像是柿树的根体裸露部分和拔地而起的粗壮树干,蒼褐色表皮上每一道岁月精雕细刻的沧桑印痕,都在日光里显得恰当得体、纹理自然,而且疏密有致。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好像唯有爱因斯坦的那张仿佛被上帝特别关照过的多皱而生动无比的脸,可以与之比美。那是一个真实生命的年轮外现,无论横竖顿挫,深浅锐圆,整体都透着独一无二的树根般的坚韧不拔与大地母亲的纯情厚爱。

鼻梁子高挺,外眼角略微向下垂着,额颅上的抬头纹像几道深深的犁沟,把睿智、宽厚、正直与苦乐情怀播进眉宇之间……思考中的雕像般木讷的陈忠实,听说每天的案头工作,都还排得很满。为了能够潜心投入工作,原本需要人照顾的他,却离开家人,独自住在一所工作室里,埋头写作。此刻,他投入地吸完一支大号的雪茄,又很仔细地捻灭烟蒂,这才庄严地抓起面前的消毒毛巾,认真地擦手,抿嘴端详着眼前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悄然咽下一口唾沫。这是陕西关中汉子做事的习惯,就像吼秦腔一样,讲究庄严稳健、拉开架势。吃饭当然也不例外,何况是闻香生津,令人食欲大开的老孙家泡馍。于是歇过劲儿来的老马重新抖擞精神,操起筷子端起辣子糖蒜碟儿,把作料小心而熟练地扒入碗中认真地调匀了。他正要动筷张口,就听得有人敲门,还没等应

声却见一个素不相识的愣头青闯进门来,怀里搂着一摞子书直奔陈忠实,嘴里还很抱歉地嘟囔:“陈老师,我是您的读者粉丝,专程到书店买了《白鹿原》请您签字收藏。”忠实先是一愣,随即放下筷子,瞄一眼泡馍又咽一口唾沫,开始为读者签字。

柿树是多好的一种树!灾荒的年月里娇嫩势利的庄稼统统绝收,唯有柿树仍是果实累累,成了农民救命的食粮。作家陈忠实多好的一个人,他生性中庸和谐、谨言慎行,真正助人为乐,如今盛名之下,更是不入俗伙、不显轻飘、不拿架势、不贪名利,不改质朴敦厚的禀赋本色。记得言辞刻薄又幽默的路遥生前曾经不止一次对笔者讲:“陈忠实是个厚道人。八十年代,他每每来作协开会或办事,总是弯腰扛着一袋子白面,一进大门,逢人便问‘要不要面粉?\’他弄来的面,白细劲道,最适合吃揪片子。”不知这个故事有多大虚构或夸张的成

分,但也不至于无中生有吧。足见忠实的为人厚诚,在陕西文学界是大家公认。那时候面粉极缺,每人一月只能领到十斤八斤,家里再有个老人病人,还不等得吃,就都完了。陈忠实当时是业余作家,他好像是在西安灞桥公社担任书记嘛社长,手头当然有点白面指标,正好给清贫的作家们派上了重要用场。

热心的粉丝很不见外,刚等得陈老师签完名,就又拿出相机,要求同陈老师合影。忠实起先面有难色,但却没有拒绝,又是随和地满足了文学青年的要求。当他做着这些,脸上始终没有消失慈父一样的宽厚表情。可惜等到读者粉丝心满意足告辞,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早成了温饭坨子。忠实并不懊恼,只是添一点辣子兑几勺热汤,呼哧呼哧吃得照样很香……是的,这两三年里,笔者同陈先生只是匆匆通过几次电话,如今有幸相逢,陈先生的确瘦了不少,但仍然精神矍铄,目光依旧炯然。眼下这一刻,他吃完了泡馍,明显兴奋起来,又一次惬意地点烟吸着,陷入了惯常的安详与沉思。于是,那一尊可亲可敬的文学家雕塑,就又呈现在那里,使你联想无限、感慨无限……这就是文学的魔力,如同海市蜃楼,真是难得一见。

●忽培元

新闻推荐

榆林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房佳)5月30日上午,榆林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在旅游大厦召开。评审会邀请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家学者,就《...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