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产业经济结硕果 村民增收有了“靠山”

西安晚报 2021-05-19 05:36 大字

村民在艾草种植基地里除草 记者 王海鹏 摄

这两天,蓝田华胥镇东邓村的100亩艾草长势喜人,端午节前便可收割第一茬。这是碑林区驻村工作队为发展东邓村集体产业经济、带动全体村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举措。

东邓村位于蓝田县华胥镇西北部,距西安钟楼24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955户3104人。村域面积5.4平方公里,约8128亩地,其中耕地4358亩。该村传统产业是农业种植,有樱桃、大杏、葡萄、花椒、黄芩、核桃、小麦等作物,但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

驻村工作队没来之前,东邓村的集体产业经济几乎为零。从警21年的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民警王磊自担任碑林区驻村工作队联络员以来,目睹了东邓村集体产业经济从无到有、由一变二的全过程。

光伏发电站是东邓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个项目,考虑到东邓村光照条件较好,经过多方考察,碑林区驻村工作队确定了发展光伏产业这个新路子。可万事开头难,项目选好了,启动资金又从哪里筹呢?

当时国家给每个贫困户1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驻村工作队就积极动员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村里的集体产业项目。随后,驻村工作队又争取市、区扶贫资金共96万元,建成了容量128.5千瓦的村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2017年年底实现并网发电。

截至目前,东邓村光伏产业项目运行良好,带动全村在册贫困户入股该产业项目,从2017年开始,每户共计分红62800元。

王建财家是东邓村16个在册贫困户之一,同时他也是光伏发电项目的受益人,据驻村工作队测算,2016年之前,王建财家一年的收入只有6000元,平均下来每人2000元,而现在他家的年收入已达36000元以上,除了每年光伏产业分红外,帮扶干部还资助他家盖羊圈、买羊羔,发展奶山羊产业。

光伏产业虽然实现了东邓村集体产业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但仅有单一的光伏产业是远远不够的。驻村工作队通过网络调研、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继续为东邓村谋划新产业项目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先后尝试过养殖蝎子、肉牛、猪,开发纯净水等路子。2019年9月,驻村工作队赴洛南县麻坪镇实地考察调研,在华胥镇农业办指导下,申报筹建东邓村100亩艾草种植基地产业项目,争取到扶贫专项资金60万元。

目前东邓村第一季艾草长势良好。除草、育苗、灌溉等田间管理工作则由村里没有外出务工的村民来完成,他们不用出村就可以在这里打工挣钱。村民谢新维说,家里的土地流转了,除了每年拿到承包费外,她还在村里的艾草种植基地打工挣钱,这样既补贴了家用,也方便照顾家人。

驻村联络员王磊告诉记者,东邓村艾草种植基地产业项目才刚刚开始,如果仅仅只是收割一年两茬的艾草卖钱是没有多大经济效益的,而艾草深加工后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后期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深入考察引进艾草深加工产业项目,通过持续壮大村集体产业经济来带动村民增收。

记者王海鹏实习生仝语蒙

新闻推荐

从光伏发电到艾草种植 东邓村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村民在田间除草。(记者王海鹏摄)■记者王海鹏实习生仝语蒙这两天,蓝田县华胥镇东邓村的100亩艾草长势喜人,等到...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