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手工制作中国鼓20多年 期待有人“击鼓传花”
“拉皮”在制鼓工序中至关重要本报记者李宗华 摄一面中国鼓,20多道工序,几乎全靠手工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极重的体力活。在姚家两兄弟看来,做鼓,不仅是谋生养家的手段,更有传统工艺在民间艺人手中的传承。
如今,他们的鼓,靠着口口相传,从西安远销海内外。当鼓声响起,只有他们明白铿锵鼓声背后的艰辛和匠心。
20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
天气放晴,兄长姚有民选择在昨天上午给一面1.2米的大鼓“拉皮”。
“拉皮”是行话,也是手工制鼓与机械化制作的重要区别。买来的黄牛皮在经过日晒、水泡后,早已坚硬如石,兄弟俩需要在牛皮的各边角穿孔,系上棕绳,通过千斤顶和嵌入的木楔,一点点调试,让整张皮料均匀拉开,平滑地绷在鼓上。
“松紧掌握,就是丝毫之分,非常微妙。”弟弟姚玉民说,响亮通透、鼓声不闷、共鸣度高是检验拉皮好坏的重要标准,“牛皮绷到什么程度能让鼓更耐打,声音更好听,经验丰富的制鼓师傅一听就知道分寸。”
中国人对鼓并不陌生,作为最常见的打击乐器,制鼓看似简单,但要制成精品,相当困难。三秦都市报记者昨天采访时,姚玉民一口气讲了包括刨木片、箍鼓身、拉鼓面在内的20多道工序,“现在不少鼓都是机械化生产,用数控机床提高产量。但我们的鼓一直都坚持手工制作,属于高端产品,只要你使用得当,20多年都用不坏。”
手工制作意味着成本增加,且无法规模化量产。以木材为例,水曲柳木和楸木属于上好木材,槐木次之,榆木最差。“木材需要晾晒半年,再用刻刀切割成弧形板,用牛皮熬制的胶,粘牢定型。”
皮料以黄牛皮最佳,浸泡后剔除赘肉,“用力过猛可能刺穿牛皮,用力不足则赘肉刮不净,影响音质。”
期待有年轻人爱传统技艺
姚玉民50岁,西安蓝田县蓝桥镇扇车沟村人。20多年前,他在西安一家工厂学习制鼓,从此爱上这门手艺,后来哥哥姚有民也加入进来,兄弟俩出来单干,在西安北郊城中村租来一套民房,开始独立生产。
手工不易,这个年代要是能做好传统手工,已是凤毛麟角。20多年的探索实践,姚家兄弟对制鼓工艺进行过多项改良,比如在鼓口位置镶一圈竹边,在鼓身内放置铜铃铛,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从鼓沿至鼓心的敲击声都有不同音律。
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鼓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作为西安市区内保存至今仅有的一家制鼓作坊,姚家兄弟对他们的手艺非常自信,也对传统工艺的传承表现出隐隐担忧。
姚玉民说,即便在全国范围,手工制鼓的作坊都在不断减少。“体力活,耗时间挣钱少,哪个年轻人感兴趣?连我的孩子都不愿学。”56岁的姚有民说,为了保证质量,他至今都会亲自到木料行里去淘木头,到屠宰场挑选上好的牛皮。
姚有民说,做鼓不比其他手艺,需要静下心学好几年才能学有所成,这些年中,也有一些人来慕名学习制鼓,但干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爱上这门技艺,像‘击鼓传花’一样将此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宋雨
新闻推荐
漫画:王爽□董丽君高虎说起电信诈骗,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会“笨”到什么都相信,犯罪分子那种随机拨打电话、寻找目标实施...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