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毕业干机械退休热搞“网络文学” ——记年近八旬“文学追梦”人罗金佑

西安商报 2019-03-22 01:05 大字

一个在大学里学习工科锻压专业,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主要搞模具设计生产的人,却对文学有着浓浓的喜爱情结,至今已累计写作600余万字。

这还不算。这个人,同时对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情有独钟”。

这个人,在大学里学的是俄语,但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却主要是用英语翻译。至今,他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散文、小说、幽默故事等译作十余万字。

这个人,就是走出蓝田县华胥红河沟的罗金佑。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个让人颇为称奇的“文学追梦”人。

大学毕业后到汽车厂上班

罗金佑,1942年出生在西安蓝田县华胥镇姜湾村罗家坪村,父母一生勤劳务农。在当地,有一条红河沟,人们以能够走出红河沟为做人有出息。年少聪慧的罗金佑记住了这句话,他中小学时代学习刻苦认真。

1962年,罗金佑从蓝田县北关中学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材料工艺系学习锻压专业,机械制图。在大学期间,他学习的是俄语,虽是工科学生,但他对文学很喜爱,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1967年毕业,1968年他被分配到西安骊山汽车厂,主要从事模具设计、生产等工作,成长为一名高级机械工程师,参与过长安大学组织的《汽车技术工人》系列培训教材编写工作,是编委之一。

业余坚持阅读、写作

罗金佑告诉记者,他虽搞工科的,但爱读文学作品。在业余,他坚持阅读,文学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对其中的精华词句,他连看带抄。“厂子里的《鲁迅全集》,我想方设法借来,齐齐看了一遍”。他这样说。

他说,上世纪80年代,西安晚报社副刊张月庚编辑,曾到西安骊山汽车厂,给工人文学爱好者讲过文学创作常识课,他听后很受益。罗金佑先是抄,后是自己动笔写。还订了几年的《读者文摘》、《小说月刊》、《英语学习》、《俄语学习》等,后来,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他读过不少,包括陈忠实的《白鹿原》等。

“著名作家陈忠实是我的小学同学,但不在一个年级,他比我高一个年级。”他告诉记者,陈忠实在主持编辑《延河》期间后,曾到骊山汽车厂,讲过文学创作方面的事情,“对我也有很大启发和影响”。

就是从那时候起,他这个工科出身,干汽车机械行业的技术工人,开始业余搞起了文学创作——尝试写作,给报社投稿。长期坚持,终有所成,他的散文、小翻译等“豆腐块”作品,陆陆续续在西安晚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增加了他的创作信心。

罗金佑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兰州作协有个女作家认为,不能把文学当做职业。

“我一直把它当做业余爱好。”罗金佑这样说。

65岁时开博客热搞“网络文学”

2002年,罗金佑从单位正式退休后,又投入到社会中,“打了几年工”,发挥余热。但是他依然未曾忘却的还是“追梦文学”。

退休后,“我更是心血来潮,开始写点散文、回忆录等”,“文字水平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总体表现。”罗金佑这样认为。

2007年,与时俱进的罗金佑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利用电脑、开博客,热情高涨地从事起“网络文学”,他的网名,就是含有其家乡元素的“红河”。

“我的特点是能坚持!”罗金佑说,到现在,他已借助博客平台,发表2000多篇文章,600余万字。2017年7月,他把几十年来写的散文、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等收集在一起,印刷出了《走出红河沟——罗金佑作品自选集》。

谈到自己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他说:“翻译可以作为一种过日子的方式。”“搞翻译,是自娱自乐,是一种生活享受,可以更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甚至生活细节,都可以了解到。”

罗金佑坦诚相告:虽然他坚持自学英语,但至今还是“哑巴英语”——不会说,读不了,听不懂,只会看。“我的翻译速度慢,有时借助网络工具,但机器不懂语法,选词不当,要加工,个别单词要借助词典,一个短篇小说,有时我可能要翻译几个星期。”

他说,把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来后,有时讲给孩子听,给西安晚报投过稿。至今已公开发表的翻译作品——短篇小说四五篇,小幽默故事、小品文等合起来十几万字。

为了搞好翻译,他参加过陕西师范大学老师讲授翻译技巧方法的学习。“关键是要根据自己母语基础,体会原文描述的生活环境,选择词汇,组织句子”。他这样谈体会。

罗金佑告诉记者,一个西北作家写过《麦客》,他最先看到的是英文版,自己尝试翻译,后来找到中文版本,一对照,感觉与原文出入不大,很不错,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蠢蠢欲动”想正儿八经出本书

罗金佑说,如今“奔八”了,年纪大了,写的少了。

“我主要是借书看,光看书,不买书”。

“现在,注重搞养生保健,坚持打太极拳。”谈及晚年生活,罗金佑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现在印书,好多都是自己花钱印,我不想花那个钱。”

罗金佑说:“自己写的东西,文学价值不高,但有时还是‘蠢蠢欲动’,想正儿八经的经过出版社出本书,但老伴反对,“别花那个钱!”(记者张电达)

新闻推荐

春光明媚 正是植树好时节

雁塔区的干部群众在植树记者谢伟摄昨日,碑林区组织机关干部、大学生志愿者在经九路沿线栽植国槐。记者王海鹏摄...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