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为我写字

咸阳日报 2018-07-26 07:18 大字

□陈德宝

入伏的第二天,天气炎热。因要到西安办事,只好冒热出行。好长时间都没有见到李甫运老师了,我便先一天跟李老师通了电话,知道他这段日子因为天热也没有出去。于是我们便约定见上一面。

李甫运老师是陕西师范大学原杂志社社长,政教系教授,著名的秦隶书法家。好多年前,李老师就出版了《秦隶研究鳞爪》一书,在学术界和书法界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他的秦隶书法独一无二,既是秦文化研究的结晶,又是书法艺术的奇葩,在陕西、北京乃至港台和海外都有广泛传播,被誉为华夏秦隶第一人。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甫运先生是一个性情豪放,重情重义,活得真实而又淡然的人。他当过官,身上没有官气;他是学者,没有丝毫学究气;他是著名书法家,又处在书画市场大潮汹涌的时代,可在他的身上没有铜臭味。他把为同事、学生和朋友书写当作一种乐趣。我与李老师交往的几年间,李老师每年都要为我写字,其中不乏数十字或近百字的书法大作。我对李老师的秦隶书法钟爱有加,每得到一幅新作,都要满怀激情地连看数日,而且是一笔一画地细读细看,悉心揣摩。那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当天上午的九点多我就驱车来到了甫运老师位于陕西师范大学附近的工作室。工作室处在大楼的顶层,清静至极,仿佛尘世之外的一方圣地。室内宽敞明亮,除了李老师的秦隶书法,还挂有卫俊秀、牛兆廉等人的书法作品。卫俊秀先生大家都知道。牛兆廉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就是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人物,蓝田县清末民初的一位大儒。每到李老师的工作室,我都要把这些先贤的书作赏读半天。

闲聊中李老师告诉我,他这段时间正在编辑秦隶字典,这是他应一家出版社之邀进行的一项浩繁工程。文字书写、注释说明、资料介绍均由他一人来完成。李老师还计划编完秦隶字典之后,以随笔的形式写一部关于秦隶研究的专著,澄清一些目前尚处于迷离混沌中的学术观点。李老师在河南一家出版社待出的秦隶书法作品集,还等着李老师的一篇上万字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后记。望着年愈七旬依然精神矍铄的李老师,我不由在心中赞叹:甫运先生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

我和甫运先生一边喝茶一边闲聊,不知不觉间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可李老师仍然兴致勃勃,毫无倦意。我说我正在整理我的第三本散文集,还给书舌作了一首题为“老有所感”的所谓诗作,说着说着就随口背了出来:

老来方知万事空,碌碌无为了终生。少时点灯读诗书,青年尝试求功名。上班努力做工作,在家倾心女儿情。作文出书聊自慰,书法也只图高兴。回首往事如昨日,倏忽皓首一老翁。且将世事皆看淡,管他夕阳红不红。

甫运先生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说我现在就把这首诗给你写出来。我说这诗写得不伦不类,又没个格式。李老师说:“啥格式不格式,意思说清感情到了就是好诗。”说着就开始叠纸计算字数,我也赶紧倒墨濡笔。于是,我说一句,李老师写一句。那一笔一画,一点一勾,笔墨精到,饱含激情。落款处,只见甫运先生以他潇洒流畅的行书写道:“戊戌六月,入伏天气。陈德宝老师从秦都咸阳来,令人高兴。畅聊时知陈老师有近作一首‘老有所感\’,字句朴实,充满真情,见而爱之,因挥汗书之,一快事也。”

甫运先生尝于人前称我老师,今又写于落款之上,实在令我汗颜。如果不知道李老师对我情谊之重的人,还以为是讽刺我这个文革期间的高中生哩!

我无法拒绝甫运先生对我的一片真情,我只能在心里说:“李老师,您对我的这份情意,我是记在心里了!”(B)(10)

新闻推荐

买的房子迟迟办不了房产证 法官帮20余户业主维护权益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志杰通讯员许小平)买的商品房迟迟办不了房产证,对法院的判决,卖方不履行,协助义务人也以各种理由不予办...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