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文化担当建旅游时尚之都 文化旅游大产业的西安尝试
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大西安令世人瞩目。古城灯会。世园罗曼特色小镇。长安杨庄油菜花海。
刚刚过去的戊戌年春节,西安着实在全国火了一把。璀璨的夜景、精彩的无人机表演、浓烈的春节气息……“西安年·最中国”不仅让西安这座古城赚足了大众的眼球,也带来了西安春节期间旅游业收入的大幅提升,成为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的“典型范本”。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旅游传播文化的基因。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西安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旅游资源上,西安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业也是西安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为什么我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优势突出,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却不大不强?”主政者的发问,确实问出了西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做得还远远不够。
如何打造独具西安特色,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文化产品?如何让旅游文化产业成为大西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和之前提出的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万亿级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一起成为西安要打造的“3+1”万亿级大产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西安年·最中国”正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开端!将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单独列出,既显示出西安市委、市政府的信心和决心,也向人们释放出强烈的信息和愿望:新时代开启,西安要做中国文化担当,正在努力打造世界旅游时尚之都!
从“最中国”到“醉西安”西安文化旅游产业迎来新IP
“春节前,我接到很多北京等外地的院士朋友要订西安酒店的电话。那一刻,我才知道‘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影响力有多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女士是中科院和西安交大共建加速器质谱中心主任,她可知道科学家们都是喜欢安静的,能下决心出来旅游就很不容易了,选择举家来西安过年,那简直就是整个家庭的大计划。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西安底蕴浓厚又不失时尚感的年味。
2018年开年,西安文化旅游产业仿佛摁下了重启键。春节期间,西安以“西安年·最中国”为主题,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充满年味的活动,复活了所有传统,又融入现代色彩,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呈现出人气旺收入高、品牌强影响大、产品靓口碑好三大亮点,迅速在国内外打响了品牌,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仅春节假期,全市就接待游客1269万人次,增长66%;旅游收入103亿元,增长137%,在全国破百亿的旅游城市中位居第四位,引爆了节日旅游市场。
数字背后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在西安,旅游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就看如何发力?如何将现有资源有效整合,并实现华丽升级?“西安年·最中国”无疑进行了成功的示范。它不仅仅给全国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中国年;也让西安旅游文化产业迎来了新IP,开启了“新时代”。
“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几乎每天都要到大唐不夜城周边去检查指导。他在不止一个场合提醒道,“要珍惜好、守护好这个IP,进一步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最中国文化年的内涵还要再深入、细节管理标准还要再提高、基础保障还要再加强。要挖掘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春节文化,在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中体现西安特色、陕西风味,还要有中国风、国际范儿和仪式感。”
就在人们还回味于“西安年·最中国”刷屏的美景时,阳春三月,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再出大手笔。3月21日,“春满中国·醉西安”2018大西安春游季活动启动。“览春、访春、采春、戏春、望春、品春、探春、念春”,28场重点活动,100余场主题活动,200余个春游目的地敞开怀抱,欢迎四方游客。“醉西安”将西安的现有旅游资源进行了充分挖掘精心整合,让人耳目一新,充满期待,优惠门票、提高服务等方式也让“醉西安”活动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从“最中国”到“醉西安”,只是大西安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开始,文化旅游作为西安的先天优势,只要抓住了发展转型的关键点,必将焕发出让人惊叹的爆发力。
挖掘文化资源,重塑文化IP,坚守文化自信,唤醒中华儿女共同历史记忆,建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标识地的“西安力量”正蓄势待发……
专注精品化精致化精细化全面激活大西安文旅资源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产业,也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产业。2017年,西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93.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旅游业总收入1633.30亿元,同比增长34.6%。虽然收入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西安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西安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相比,还不太匹配,尤其在资源整合以及艺术精致度上还有待提升。
因此,在“西安年·最中国”品牌打响之后,王永康书记一再叮嘱,要加强遗址保护,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国家公园、主题乐园等更多旅游文化精品工程,加快建设音乐小镇、电影小镇、旅游文化等更多特色小镇,让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文化旅游产业强起来,带动市民群众富起来。要注重细节提升,在景区的精品化、精致化、精细化方面为全市带一个好头,精致、精细、精心提升旅游品质,让西安高端起来、时尚起来、现代起来,真正打造世界文化之都和世界旅游时尚之都。
其实,不仅“西安年·最中国”是这一理念指引下成功的策划和组织,这样的精品化之路从去年就开始起步。
电视剧《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将关中文明、传统文化、西商精神介绍到全国乃至世界,广受市场认可。话剧《麻醉师》、舞剧《传丝公主》将时代典范、地域文化、丝路文明传播到各地,受到国家表彰。西安建设“音乐之城”全面启动后,多场音乐活动带给西安人从未有过的视听享受,时尚感满满。最近荣获“全国最美书店”称号的曲江书城,曾创下国庆黄金周日均客流量超2.3万人次的纪录,成为西安文化行业的又一新地标……
更让人期待的是,去年开始西安在文化旅游产业精品化方面的一系列大动作。西安陆续与华侨城集团、万达集团、宋城集团、华夏文旅集团等大企业合作,华夏文旅综合体今年就将上演会跑的实景演艺《驼铃传奇》秀;宋城集团将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附近打造大型演出《中华千古情》;万达则将结合自身国际体育赛事资源,在西安落地国际性体育赛事,助力西安打造国际体育名城;华侨城集团则将以“周秦汉唐文化+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主线,在多个区域打造系列文旅项目……就在今年的3月26日,西安市又与星空传媒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发挥星空传媒音乐、媒体、影视等平台优势,挖掘西安的文化潜力和魅力,打造独院产品、落地品牌活动,面向“一带一路”输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娱产业精品名品。
这些无不彰显出西安努力打造精品文化与精品旅游的信心与能力。
32岁的吴琳飞是深圳某知名物业管理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毕业后就没怎么回过西安的他,今年春节期间带着爱人孩子回母校与同学相聚,几天的游玩让他不仅感受到精品,还有西安的精细与精致。曲江池畔璀璨的夜景,文化味儿十足的小雁塔庙会,修葺一新的环城公园,干净整洁的西安城墙,虽然人声鼎沸,但依旧井然有序,就连厕所都既方便又高档。而每次出行不仅地铁公交便捷,而且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出租车公交车以及私家车都非常自觉地“让人”……如今的西安不仅有十足的年味,也有十足的文明。
随着西安对古都历史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深度挖掘,推动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与城市建设、景区规划、商业配套等深度融合发展,大西安文旅资源将被全面激活,人们相会体验到一个个旅游精品和一次次精致服务。
跳出“旅游就是收门票”思维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位于秦岭北麓的蓝田县距西安主城区仅仅40分钟车程,境内有14家A级景区,是西安A级景区最多的县,旅游区位优越。随着免费开放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水陆庵、辋川溶洞、蓝田猿人遗址等县管景区,虽然每年损失了500余万元的景点门票收入,但如今,每到周末,在蓝田县的山野深处、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见挂着“陕A”牌照的车辆,无论是踏青赏花、登山探幽、泡汤滑雪,还是采摘农副产品、体验农家生活,蓝田都已成为西安及周边市民的首选,2017年旅游综合收入达77亿元以上。如今,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引领蓝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综合性新兴支柱产业,这种“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县域旅游突破性发展,其经验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跳出“旅游就是收门票”的惯性思维,用旅游文化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以及践行无疑给西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推力。
如今,全域旅游正在全市推开。比如刚刚启帷的“春满中国·醉西安”,正是一次西安市全域旅游的大型推介行为,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城乡山河,突出了秦岭这个历史文化地标,通过自然、历史、文化的融合,依托春天的秦岭,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处处都是旅游景点。
围绕打造世界旅游时尚之都,西安还在积极实施“旅游国际化行动”,构筑月光经济“一极两轴五板块多节点”发展格局,开展城墙景区灯光秀、快乐跑等主题活动,打造“夜游西安”品牌。用好“国际美食之都”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美食经济,打造“舌尖上的西安”。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配套,实施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智慧旅游”、打造智慧景区,规划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群……
“除了要抓好吃、住、行、游、购、娱、厕等七大传统要素,还要注意挖掘新的六个要素:商、养、学、闲、情、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对全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正是西安全市抓好全域旅游所要突破的新关键。一旦这些旅游新需求、新要素、新业态、新产品得到开发,将为西安的文化旅游发展带来崭新的面貌。
文化+旅游+城镇化让西安成为全球旅游文化产业高地
就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提供了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发展的机构保障,也反映了西安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前瞻性,为西安万亿级旅游文化产业带来新机遇。
面对新的发展契机,西安的文化旅游产业该如何作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西安市将加快建设以曲江新区为引领的文化产业大走廊,促进“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加速发展,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航母”企业,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同时,围绕“文化+人脑+电脑”,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电子竞技、文化装备制造等产业;支持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明德门文化艺术创意小镇、丝路文旅小镇等加快建设。持续推进“名城、名家、名作”工程,做强做精做优西安影视、仿唐乐舞、西安鼓乐、秦腔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用文化艺术的形式演绎新时代大西安的精彩崛起,为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贡献“西安力量”。
随着今年各签约项目加快落地,以重大项目和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文化+旅游+城镇化”大平台的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一个个休闲度假的文化乐园将拓展西安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为西安抢占全球文化旅游产业高地带来新的动力。
未来,西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力点在哪里呢?在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看来,在“一带一路”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新场景、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将推动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变革发展。西安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区位和政策优势,将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沿线各地区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着力构建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经济走廊。
此外,李栋还提到,新兴产业带动跨域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将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未来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应该融合工业制作、商品交易、科普教育、文化美学等多要素,大力发展体验性、参与性、交互性的文化旅游新兴业态。文创和科技企业可以深度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多媒体、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进入文化旅游服务和景区再造。
对于如何打造世界旅游时尚之都,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借助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获批,西安不光要做本土旅游,还应该打造‘西大门\’,在现有旅游线路的基础上,设计可以辐射周边的新线路,连接山西、河南、甘肃等周边省市,形成东联+西联的联动式、板块式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国际化进程。此外,在旅游后期方面,可以开发更多的衍生品,把更多的游客留下来住宿,从而在产业链上进行更深层次拓展。”
2018年,奔跑中的大西安仍在奋力加速中。文化旅游产业展现出的活力与创新给西安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也让每位西安人由衷地自豪与骄傲。一个正在壮大的产业在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这或许是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给我们最大的改变与期待吧!
文/记者王昕
图/首席记者李明记者冯炜杨力王旭东雷伟东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我们的第一书记 在为民服务中历练成长 记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野竹坪村第一书记张栋
本报记者杨光走进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野竹坪村,如果不是当地人带路,很难想象在这群山环绕间,还有这样一个如世外桃源的村落。距离蓝田县城30公里的野竹坪村呈Y字形,分布在竹坪河两岸,这里耕地少之又少...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