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一书记 在为民服务中历练成长 记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野竹坪村第一书记张栋
本报记者杨光
走进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野竹坪村,如果不是当地人带路,很难想象在这群山环绕间,还有这样一个如世外桃源的村落。
距离蓝田县城30公里的野竹坪村呈Y字形,分布在竹坪河两岸,这里耕地少之又少且十分贫瘠。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12户851人,在册贫困户18户42人,是省定贫困村。
“我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的艰辛。组织派我到这里来工作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全村早日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2017年6月初,蓝田县人社局干部张栋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野竹坪村担任第一书记时,他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驻村扶贫,扑下身子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关键。张栋利用一周时间,翻山越岭步行40余公里,对全村在册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为***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
野竹坪村自然条件较差,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主导产业,群众基本靠天吃饭。驻村工作后,张栋和镇村干部积极探讨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在确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中华蜂养殖的思路后,他积极向蓝田县人社局领导汇报帮扶工作情况,为野竹坪村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
同时,张栋与贫困户及村“两委会”协商,帮助贫困户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对不具备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采用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对有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贫困户协助发展产业,积极落实1万元产业发展资金,鼓励发展。
针对野竹坪村盛产核桃、板栗但产量相对较低的状况,张栋积极联系药材种植、核桃栽培方面的专家,以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对群众进行适用技术培训,帮助群众提高生产技能。
把群众当亲人才能办好群众的事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真切体会到群众的疾苦,才能把群众的事办好。”张栋这样说,也这样做。在一次走访入户中,他了解到贫困户曾亚玲的二女儿正在西安市卫生学校读书,立即帮助这个孩子落实各项助学政策,申请到了每学期3000元的补助款,确保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张栋同镇村干部积极协调,帮助村民彭芝兰落实了高龄补贴。当他把高龄补贴卡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务工收入是山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张栋充分发挥在人社部门工作的优势,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帮助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又积极对4名有外出务工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同时多方争取就业扶贫特设公益性岗位4个、生态护林员岗位1个,安置5名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扶智扶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日常工作中,张栋通过集中宣讲、发放彩页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从观念上扭转一些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多措并举开展扶智、扶志教育,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张栋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他先后多次到县级相关部门协调,争取村内通组路硬化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9万元。目前,全村已硬化通组路1.7公里,彻底解决了部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张栋多次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实地考察,并邀请相关专家研究论证形成的《野竹坪村关于申请改善饮水设施的报告》,已经报送相关部门,待项目立项实施后,将彻底解决全村群众的季节性饮水困难。
新闻推荐
这名弃婴在福利院打脚模办理入住手续一名弃婴被送往福利院新闻提示“年轻时经济条件差、政策也不允许生二孩,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政策允许了,又失去了生育二孩的最佳时机;想收养孩子,却又面临收养制度...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