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你陪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 父亲 最伟岸的依靠

华商报 2017-06-18 06:44 大字
2012年,张国旺和1岁半的儿子张雨硕

6月14日,张国旺和6岁半的儿子张雨硕合影

2009年,林先生带着3岁儿子帅帅在省体育场

6月11日上午10时许,林先生和11岁的儿子帅帅在省体育场外

6月11日,父亲苗欣翻箱倒柜找到了当年拍照穿的那件衣服,和儿子合影留念

2007年,7岁的苗准和父亲苗欣在大雁塔南广场附近

6月13日上午,西安市一公园内,76岁的秦先生独自坐在湖边休息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时光飞逝,很多记忆会随着日头辗转变得模糊,可是那些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还有每次相处时的快乐时光,不仅仅留在照片上,也刻在父亲的心里,刻在他们满是岁月感的皱纹里。

是的,当父亲这个称谓走进他们的生活,就开始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付出,也意味着他们在默默地守护中悄然老去,他的背渐渐不再挺拔,也不能轻松把我们举过肩头,可他们依然是我们最伟岸的依靠。

今天是父亲节,对很多人而言,那些与父亲相处的回忆会翻涌而出。与父亲一起出游、被父亲举过肩头、和父亲一起玩耍……有些记忆会淡去,但父亲的爱一直都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翻出与父亲的合照,以当年的姿势,还原一张穿越时空的充满父爱的照片吧。

33年前的老照片所有细节他都记忆犹新

65岁的朱和平现在每周都坚持登一次山,每次都会将外出的经历写出来发在网络上。提起很久以前和尚小的女儿一起去爬山的照片,朱和平依然记忆犹新。“这是我女儿4岁(1984年)的时候,我们单位组织活动去秦岭嘉午台山爬山时拍下的。当时大概去了70多名职工,因为我爱人是列车员,经常在外地跑车,活动当天我只能带着女儿去了。”朱和平说,当时去嘉午台山路上弯道比较多,小丫头有些晕车,但到了地方后,年幼的女儿跟着单位的年轻人一起往上爬。朱和平回忆,他当时比较吃惊,没想到女儿体力那么好。不过,下山时,毕竟孩子还小,女儿累了,说什么都不走了,朱和平就从山上把女儿背了下来。“快到嘉午台山下时,有一条小溪流,我就坐在石头上让她玩玩水。当时一个同事就帮我们拍下了这个瞬间,其实还有一张照片是在山顶上拍的,女儿依偎在我怀中,但那张照片找不到了,很遗憾。”

现在距离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已经过去了33年,女儿也早已结婚,并且有一个6岁的女儿。对于这张图片,她说自己都有些记得不太清楚了。“当时我还小,印象不深刻。我爸爸现在每周还会坚持去爬山,明天是父亲节,他可能还会去爬山,但我肯定会给他打电话,用其他方式给他补上父亲节祝福。”小朱说,父母和公婆都离她的小家不远,他们小两口这周带孩子去姥姥家,下周就去奶奶家,轮换着过周末。日前,在儿童公园内,华商报记者模拟当年拍照的场景,为父女俩重新拍了一张照片。

儿子没给他过过父亲节 他说“爱都在心里”

“这是儿子苗准7岁时(2007年),我们在大雁塔南广场附近拍的,现在他已经17岁了,走在一起比我都高。”苗欣自豪地介绍着儿子。

在苗欣眼中,男孩不善于表达,也比较粗心,他笑着说:“印象中儿子还没给我过过父亲节,儿子都是跟妈妈更亲,在他妈妈的要求下会给他妈妈过母亲节,但是我们的生日他都记得,也会祝福。”苗欣记忆里,儿子上初中之后跟他交流变少了,现在上了高中比原来好多了,“我儿子马上就上高二了,从上高中开始,每个周日我们爷儿俩都会去踢球,这个球队是我中学同学组的队,队员基本上都40多岁了,我儿子现在已经成了我们队的主力队员,他踢前锋,年轻跑得快,非常能突破。”父亲节这天,即便不善言辞的儿子没有特别的祝福,但爱都在心里,爷儿俩依旧会选择去踢球,度过这普通又特别的一天。

得知记者要还原当时的场景,苗欣翻箱倒柜地找出了10年前的那件短袖,跟儿子一起摆出当年的姿势留下了宝贵的一瞬间。

当年的小不点长大了他抱着已经“不轻松”了

张国旺的儿子张雨硕今年6岁,五年前也就是2012年,他高高抱着儿子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在小区里拍了一张照片当做纪念。如今,他们又翻出与当年合影时颜色一样的红色短袖,一起拍了一张属于这个父亲节的纪念。

看到有些“穿越”的对比照,张国旺感慨说,当年儿子是只有一岁多的小不点儿,刚刚会走,现如今马上要上小学了,也有自己的思想了,“别说,不比不明显,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也老了不少,抱着他已经不那么轻松了。”张国旺说,在教育孩子上面,他并没有太多的心得,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从不会做饭到钻研厨艺儿子也让他成长

林先生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拉着儿子去打篮球。今天父亲节,儿子还要全天上课,不过爷儿俩在晚上也能聚一聚,打个球。

林先生说,结婚前他连做饭都不会,11年前有了儿子后,为了儿子能长得高长得壮,他开始对菜谱感兴趣,有空就研究试制各种儿子爱吃的饭菜。“第一次是因为儿子特别爱吃幼儿园的炸酱面,我就买材料回来尝试,可是儿子觉得味道不如幼儿园的好吃,我又根据儿子的描述不断改进,终于研制出“爸爸的炸酱面”,儿子非常爱吃。”让林先生开心的是,现在,儿子爱吃的皮蛋瘦肉粥、锅贴、土豆烧牛腩等,他都做得不错,儿子经常说“满满都是父爱的味道”。

今天父亲节,林先生却想对儿子说一声感谢,他说,是儿子改变了他,他和儿子共同成长。

那个曾经高大的背影 请别让他显得孤寂

父亲老了需要你陪伴

曾经高大威严的父亲,即使老去,也愿默默守护孩子们的幸福,不愿给他们添负担、添麻烦,尽管他们不要求什么,但儿女们一点点的关心、孝敬,他们就很满足。

鸟儿长大后终要离巢,但经常回家看看,也许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宽慰。

独居3年孩子们忙周末也总会聚一聚

6月13日上午,76岁的秦老先生像往常一样,一个人默默坐在丰庆公园湖边,时而闭目养神,时而抬眼看看眼前的绿水碧荷,没有特殊情况,秦老先生基本上每天上午都会来丰庆公园的湖边坐一坐。

“从我家走到公园,不到半小时,我基本上每天早上都在丰庆公园坐一坐,看看书,你看这儿风景多美,下午我会去新纪元公园再走一走转一转。”跟华商报记者聊天时,秦老先生很健谈,老人从事了一辈子高精尖技术工作,退休后彻底闲下来了。秦老先生的爱人三年前去世,两个孩子平时工作也比较忙,孙子今年7月份马上研究生毕业了,他习惯了现在规律的生活,也不愿去打扰孩子们的生活,好在都住得不是很远,周末总会聚一聚。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老人能像秦老先生一样,经常和子孙欢聚一堂。常回家看看吧,哪怕就是跟老人拉拉家常、说说生活的工作上的趣事,不用怀疑,这是每一个老父亲深藏心底最期待的事情。

儿女孝顺他觉得晚年很幸福

6月15日,蓝田县前卫镇大亮村五组的81岁老人王玉明说到自家几个子女,掩饰不住地开心,坐在他旁边的老伴也是连连夸赞。

王玉明老人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出嫁后,在新疆做生意,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在西安打工,他们老两口跟小儿子住。“几个娃都好得很,前阵子夏忙,小儿子回来把麦收了晒干才走,就是不想让我们老两口辛苦,我这衣服都是我大儿媳妇给我买的,每次来家里从来都不空手,从西安回来就过来看我们,我女儿离得远一些,都不知道我穿多大码数,但是会定时给我们零花钱。”

在王玉明老人眼中,农村人不兴(流行)过父亲节、母亲节这些“洋节日”,虽然这些“洋节日”孩子不回来,但是也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对他们的孝顺,“去年他爸过80大寿,儿孙都回来了,我女儿也专门从新疆坐飞机回来给她爸过寿,俩儿子平时经常回来,忙的时候也不忘打电话。”王玉明的老伴说,他们慢慢老了,很多事情也做不动做不了了,但好在儿女都孝顺,让他们的晚年过得很幸福。

父亲用一辈子来呵护孩子,现在他们老了,晚年的幸福应该由我们来守候。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肖琳采写 摄影 赵彬

新闻推荐

耕地通行引纠纷 法院调解化干戈

本报讯(张小芸记者崔福红)近日,蓝田县法院鹿塬法庭顺利调解一起李甲诉李乙排除妨害纠纷案件。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圆满化解了邻居之间的恩怨纠纷。李甲和李乙同住一个村,两家耕地均...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