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你陪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 我们生命中有个英雄叫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 身为子女,感恩的最好方式是陪伴

华商报 2017-06-18 06:44 大字
1984年4月,朱和平和4岁的女儿朱方合影留念2017年6月14日,65岁的朱和平和女儿朱方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时光飞逝,很多记忆会随着日头辗转变得模糊,可是那些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还有每次相处时的快乐时光,不仅仅留在照片上,也刻在父亲的心里,刻在他们满是岁月感的皱纹里。

是的,当父亲这个称谓走进他们的生活,就开始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付出,也意味着他们在默默地守护中悄然老去,他的背渐渐不再挺拔,也不能轻松把我们举过肩头,可他们依然是我们最伟岸的依靠。

今天是父亲节,对很多人而言,那些与父亲相处的回忆会翻涌而出。与父亲一起出游、被父亲举过肩头、和父亲一起玩耍……有些记忆会淡去,但父亲的爱一直都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翻出与父亲的合照,以当年的姿势,还原一张穿越时空的充满父爱的照片吧。

33年前的老照片所有细节他都记忆犹新

65岁的朱和平现在每周都坚持登一次山,每次都会将外出的经历写出来发在网络上。提起很久以前和尚小的女儿一起去爬山的照片,朱和平依然记忆犹新。“这是我女儿4岁(1984年)的时候,我们单位组织活动去秦岭嘉午台山爬山时拍下的。当时大概去了70多名职工,因为我爱人是列车员,经常在外地跑车,活动当天我只能带着女儿去了。”朱和平说,当时去嘉午台山路上弯道比较多,小丫头有些晕车,但到了地方后,年幼的女儿跟着单位的年轻人一起往上爬。朱和平回忆,他当时比较吃惊,没想到女儿体力那么好。不过,下山时,毕竟孩子还小,女儿累了,说什么都不走了,朱和平就从山上把女儿背了下来。“快到嘉午台山下时,有一条小溪流,我就坐在石头上让她玩玩水。当时一个同事就帮我们拍下了这个瞬间,其实还有一张照片是在山顶上拍的,女儿依偎在我怀中,但那张照片找不到了,很遗憾。”

现在距离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已经过去了33年,女儿也早已结婚,并且有一个6岁的女儿。对于这张图片,她说自己都有些记得不太清楚了。“当时我还小,印象不深刻。我爸爸现在每周还会坚持去爬山,明天是父亲节,他可能还会去爬山,但我肯定会给他打电话,用其他方式给他补上父亲节祝福。”小朱说,父母和公婆都离她的小家不远,他们小两口这周带孩子去姥姥家,下周就去奶奶家,轮换着过周末。日前,在儿童公园内,华商报记者模拟当年拍照的场景,为父女俩重新拍了一张照片。

儿子没给他过过父亲节 他说“爱都在心里”

“这是儿子苗准7岁时(2007年),我们在大雁塔南广场附近拍的,现在他已经17岁了,走在一起比我都高。”苗欣自豪地介绍着儿子。

在苗欣眼中,男孩不善于表达,也比较粗心,他笑着说:“印象中儿子还没给我过过父亲节,儿子都是跟妈妈更亲,在他妈妈的要求下会给他妈妈过母亲节,但是我们的生日他都记得,也会祝福。”苗欣记忆里,儿子上初中之后跟他交流变少了,现在上了高中比原来好多了,“我儿子马上就上高二了,从上高中开始,每个周日我们爷儿俩都会去踢球,这个球队是我中学同学组的队,队员基本上都40多岁了,我儿子现在已经成了我们队的主力队员,他踢前锋,年轻跑得快,非常能突破。”父亲节这天,即便不善言辞的儿子没有特别的祝福,但爱都在心里,爷儿俩依旧会选择去踢球,度过这普通又特别的一天。

得知记者要还原当时的场景,苗欣翻箱倒柜地找出了10年前的那件短袖,跟儿子一起摆出当年的姿势留下了宝贵的一瞬间。

当年的小不点长大了他抱着已经“不轻松”了

张国旺的儿子张雨硕今年6岁,五年前也就是2012年,他高高抱着儿子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在小区里拍了一张照片当做纪念。如今,他们又翻出与当年合影时颜色一样的红色短袖,一起拍了一张属于这个父亲节的纪念。

看到有些“穿越”的对比照,张国旺感慨说,当年儿子是只有一岁多的小不点儿,刚刚会走,现如今马上要上小学了,也有自己的思想了,“别说,不比不明显,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也老了不少,抱着他已经不那么轻松了。”张国旺说,在教育孩子上面,他并没有太多的心得,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从不会做饭到钻研厨艺儿子也让他成长

林先生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拉着儿子去打篮球。今天父亲节,儿子还要全天上课,不过爷儿俩在晚上也能聚一聚,打个球。

林先生说,结婚前他连做饭都不会,11年前有了儿子后,为了儿子能长得高长得壮,他开始对菜谱感兴趣,有空就研究试制各种儿子爱吃的饭菜。“第一次是因为儿子特别爱吃幼儿园的炸酱面,我就买材料回来尝试,可是儿子觉得味道不如幼儿园的好吃,我又根据儿子的描述不断改进,终于研制出“爸爸的炸酱面”,儿子非常爱吃。”让林先生开心的是,现在,儿子爱吃的皮蛋瘦肉粥、锅贴、土豆烧牛腩等,他都做得不错,儿子经常说“满满都是父爱的味道”。

今天父亲节,林先生却想对儿子说一声感谢,他说,是儿子改变了他,他和儿子共同成长。

那个曾经高大的背影 请别让他显得孤寂

父亲老了需要你陪伴

曾经高大威严的父亲,即使老去,也愿默默守护孩子们的幸福,不愿给他们添负担、添麻烦,尽管他们不要求什么,但儿女们一点点的关心、孝敬,他们就很满足。

鸟儿长大后终要离巢,但经常回家看看,也许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宽慰。

独居3年孩子们忙周末也总会聚一聚

6月13日上午,76岁的秦老先生像往常一样,一个人默默坐在丰庆公园湖边,时而闭目养神,时而抬眼看看眼前的绿水碧荷,没有特殊情况,秦老先生基本上每天上午都会来丰庆公园的湖边坐一坐。

“从我家走到公园,不到半小时,我基本上每天早上都在丰庆公园坐一坐,看看书,你看这儿风景多美,下午我会去新纪元公园再走一走转一转。”跟华商报记者聊天时,秦老先生很健谈,老人从事了一辈子高精尖技术工作,退休后彻底闲下来了。秦老先生的爱人三年前去世,两个孩子平时工作也比较忙,孙子今年7月份马上研究生毕业了,他习惯了现在规律的生活,也不愿去打扰孩子们的生活,好在都住得不是很远,周末总会聚一聚。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老人能像秦老先生一样,经常和子孙欢聚一堂。常回家看看吧,哪怕就是跟老人拉拉家常、说说生活的工作上的趣事,不用怀疑,这是每一个老父亲深藏心底最期待的事情。

儿女孝顺他觉得晚年很幸福

6月15日,蓝田县前卫镇大亮村五组的81岁老人王玉明说到自家几个子女,掩饰不住地开心,坐在他旁边的老伴也是连连夸赞。

王玉明老人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出嫁后,在新疆做生意,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在西安打工,他们老两口跟小儿子住。“几个娃都好得很,前阵子夏忙,小儿子回来把麦收了晒干才走,就是不想让我们老两口辛苦,我这衣服都是我大儿媳妇给我买的,每次来家里从来都不空手,从西安回来就过来看我们,我女儿离得远一些,都不知道我穿多大码数,但是会定时给我们零花钱。”

在王玉明老人眼中,农村人不兴(流行)过父亲节、母亲节这些“洋节日”,虽然这些“洋节日”孩子不回来,但是也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对他们的孝顺,“去年他爸过80大寿,儿孙都回来了,我女儿也专门从新疆坐飞机回来给她爸过寿,俩儿子平时经常回来,忙的时候也不忘打电话。”王玉明的老伴说,他们慢慢老了,很多事情也做不动做不了了,但好在儿女都孝顺,让他们的晚年过得很幸福。

父亲用一辈子来呵护孩子,现在他们老了,晚年的幸福应该由我们来守候。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肖琳采写 摄影 赵彬

新闻推荐

西安经开区召开驻村联户帮扶工作专题培训会对驻村联户帮扶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阳光讯(梁萌文/图)6月7日下午,按照西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加大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帮扶力量的通知》要求,西安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根据新一轮帮扶任务安排,积极选派干部组建15支工作组到蓝田县三...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