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作为百姓关注热点的自然景区可否免费一直没有定论。受限于观念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本是公共资源的自然山水景区却普遍采取收费这一现实之举,是真无奈还是
按照景区成人票每张65元计算,吴江涛一家走进景区就要325元,此前,他们一路坐车折腾到景区也已经花费逾百元。
相较于历史古迹、主题博物馆,自然景区收取门票由于资金指向不明等原因一直饱受诟病。
山水是自然的 应该免费去看
“自然景区为什么要收门票?没有景区这个说法,山水也在那儿。”吴江涛不解。
“而且进去以后很多索道、游览车都是另收费的,这个门票钱收来干什么?”听到吴江涛的抱怨,路过的游客也表示认同。
不只是徘徊在太平国家森林公园门口的游客有此疑问,央视网复兴民调有关“自然风景区该不该收门票”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出相同观点。截至2017年3月30日,参与调查的821人中,有702票认为“自然山水属于公共资源,不该收取门票”。而在“收费的自然风景区会不会让你望而却步”一题中,超过一半人认为“会,花钱进去很不值”。
是什么让游客觉得门票钱花得不值?
“部分景区另行收取景点门票,引起游客反感。”西安市某旅行社的负责人胡栋栋认为景区收费类目不清是导致“门票钱花得不值”这一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陕西现在的自然景区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比来看比较成熟的东北五大连池景区,从游客进入景区开始,除了门票,黑龙山、南北药泉、温泊、冰洞包括观光车都是另外计费的,价格从20元到80元不等,这样算下来景点全部游览下来仅门票一项花费也近千元。”胡栋栋说。
“景区升级,门票水涨船高也让游客望而却步。”骆驼户外的资深驴友宁菁说。十年来,她跑遍了西北西南的自然景区。“像阿里、珠峰这些游览风险较高的地区,收取高昂的费用和它的服务是相对应的,但是城市郊区的景区则无此必要,景区升级的核心推动力是政府规划,应以高品质的景点来吸引游客拉动经济,因为旅游业的本质还是服务业。”宁菁认为,门票越来越贵,旅游的服务性反而大打折扣。
复兴民调中有513人认为,“景区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自然景区作为公共资源,政府不应将自然景区商业化。”胡栋栋进一步解释说,旅游和教育、医疗一样,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大公共投入,真正让旅游成为惠民窗口,尤其是自然山水,人们欣赏美景,应该像享受空气阳光一样。”
自然景区收门票 丢了西瓜捡芝麻
“门票的提成只占到整体收入的5%左右,对于旅行社这部分收入整体来说并不是很高。”胡栋栋把自家旅行社有关省内自然景区旅行线路的收入情况做了统计得出以上结论。在该旅行社出具的旅行协议上,已经标注的各项费用里没有包括导游的服务费,“工作人员的费用肯定是从这里面(门票及服务)出,交通、酒店和餐厅的提成相对多一点。如果景区能在食宿和各类服务中提升品质,对于旅行社、景区包括游客都是共赢。”
“走了一天山路,就想吃口好吃的,景区的饭太难吃了,农家乐又贵,太影响心情了。”在携程旅行APP端的自然景点评价中,有很多都是关于景区餐饮质量太差的质疑。除此之外,车位难找、公厕脏乱等等问题亦成为自然景区的“槽点”。
“收了门票,服务还这么差。”3月27日,在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市民刘芳泽捧着25元买的景区盒饭,蹙眉摇头。“太难吃了,米饭又糙又硬,如果质量能高点,即便卖得贵也能理解,但无奈品质这么低,价格却依旧不亲民。”此外,对于景区停车问题,她也建议能够建设立体车库,在保障游客安全停车的前提下,适当收费也可以接受。
普通游客的诉求,往往反映了旅游市场的潜在问题。自然景区不同于文化景区、人造景区,在规划之初就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基础设施和成熟的服务功能。自然景区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景区服务衍生的增收项目较少。
对此,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康蓉教授指出,我国自然景区存在着符合国际标准的酒店不足、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较少、部分旅游城市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着眼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还有待改进。
2016年6月21日,《西安日报》曾刊文指出,蓝田县以门票免费迈出了全域旅游的第一步。当年端午小长假接待游客达到102.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3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了1026%。
门票免费带来的游客井喷,打造了旅游经济和地域发展的双赢。
“口碑就是利润,营造出一个更加强大、全球认知度更高的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生财之道”,康蓉进一步指出,“通过成功、有效的营销,把旅游目的地的潜力挖掘出来。保持旅游目的地独一无二的特点,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能够拉动景区的收入。”重门票而轻服务,自然景区丢了西瓜捡芝麻。
不收门票景区有压力
尽管消费者的呼声日盛,但自然景区取消门票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企业,成本与营收需要平衡;开发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景区发展需要平衡;自负盈亏,美景也需要管理成本。
“旅游商业化,门票是自然景区企业立场的体现。”3月26日,在西北旅游营销大会的讨论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旅游事业部副主任芦珊对自然景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观点。“部分景点人流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当地政府可能将它承包、外包给私人公司,收取门票,以解决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急于回本,因此定价太高让人“肉疼不已”。她补充说,“其实景区的分销商和旅行社拿到的门票价格很低,景区宰客只是宰散客而已,而散客占比也很低。”
“环境脆弱,门票是保护生态的一道门槛。”芦珊指出,让人们不受门票限制享受更多的自然风光固然值得期待,但是取消门票,大量游客涌入,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困难也可以预见。“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收费是对不文明行为的另一种约束。”她同时举例称,某些景区不研究旅游生态容量,在特定的节假日游客大量进入后,由于无合理安排,游人四处践踏,破坏了环境的原始性和自然状态,自然资源因游人过量而失去原有特征,逐渐丧失欣赏价值。
“自负盈亏,门票承担了基建和人力成本。”芦珊认为,风景虽然是全民所有,但是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和维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比如说,景区可能没有单独列出来清洁费用,但是我们都知道山林景区的清洁工作难度非常高,这部分人力成本相应就会比城市中的景点要高,基础设施建设亦然。”芦珊解释称。
这一说法,在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处也得到了印证,“景区清洁工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捡拾散落的垃圾,有的游客或是不小心或是有意为之,将废弃的饮料瓶投掷入水,有的水面离地面还有几米高,清洁工要用绳子把自己吊着才能捡起来,他们的薪酬相对比城里打工要高一些也是应该的。”该工作人员还指出,景区内的公共设施,仅从厂家拉进山里就花费巨大,省内的自然景区暂时没有划分太多功能区,门票收入是这部分支出的主要来源。
“但从长远来看,自然景区还是应不收或少收门票,因为这些景区是大自然赋予的或是人类社会积淀下来的公共资源,应该让更多的公众来享受,对那些人造景区和游乐园则应另当别论。”芦珊说。
新闻推荐
阳光讯(实习记者张京)3月25日,陕西省慈善协会心飞翔慈善理事会联合爱心企业西安藏诺养正堂共同赴河湾口小学开展“山区助学关爱留守学生”公益活动;心飞翔慈善理事会和西安藏诺养正堂团队为学校援助...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