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馍一碗汤 □祁 河

西安日报 2016-12-15 00:00 大字

如今科技发达,供应丰盛,但不知吃啥好,不久前四十多年前的工友相聚,大都已经升为爷或奶级,聊起民生问题,说吃啥香,不由忆起“两馍一碗汤”。

那还是上世纪年代初,我们十来个高中生进入木器厂,成为工人阶级一员。穿上蓝色工服,每月有固定收入,可住四个人的集体宿舍,看病有记账单报销,还发肥皂、手套和理发、洗澡票等劳保,特别是望着从大南门外一直到文艺路口马路两边堆满厂里如山的原木,心里充满自豪。

学徒的工作生活节奏很快,那时好像有干不完的活。也许是短缺经济的缘故,我们木器厂生产的三门贴花大衣柜供不应求,结婚买家具要“走后门”,就是自己做家具买木材、胶合板也要找关系批条子。所以一到月底或临近“五一”、“十一”,大家几乎天天加班。那时没有奖金,也不给加班费,全体义务劳动,以厂为家是自觉的行动,人好像也有使不完的劲。厂领导为爱惜大家身体,一到晚点要锁车间大门,团支委周虎臣等几个总会翻窗子进去继续加班。

加班的犒劳是职工食堂给准备的两个白面馍与一碗烩菜汤。加班一般从晚七点开始,要干四五个小时,肯定饥肠辘辘。大师傅早早准备好热馍热汤,大家一手抓俩白馍,一手端碗烩菜,圪蹴在饭堂的板凳或地上,与一起加班的领导、师傅谝着,三锤两棒子就咥完了。那个畅快浓香,就如吃珍珠翡翠白玉汤一样。

烩菜无非就是白菜、萝卜、豆腐、红苕粉条再加点肉片,关键在于职工食堂的炊事员——蓝田县的“勺勺客”。他一年四季都抱着个黑铁皮焊的大茶壶,脖项上挂个与烟袋拴在一起的墨玉嘴长杆子烟袋锅,人送绰号“刘铁壶”。“刘铁壶”的拿手好菜是肉米烧茄子和肉丝面,特别是肉丝面,将木耳、黄花菜与五花肉放醋炒香,加上熬制的大骨头汤,再撒上蒜苗、葱花和切成菱形的蛋皮浇到面上,红红绿绿、油汪汪的,使人食欲大开,可惜只是每周做一次。他的烩菜与肉丝面的汤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倒可常常解馋。

久而久之,“两馍一碗汤”就成了加班的代名词。任务一来,成百员工协同努力,挑灯夜战,有的下料、有的安装、有的油漆,场面红红火火,大家一起流汗、一块就餐,都是“两馍一碗汤”。当年人肚里油水少,木工活重,人饿得快,记得木工工种每月的定量是斤半,粗细粮供应比例为%,根本不够吃。免费饱餐一顿带些油腥、有滋有味的饭菜,也是莫大的幸福。

后来企业承包,实行了计件工资,集体加班就少了,多干多得成了个人的事,“两馍一碗汤”也就成了历史。不过时隔四十多年,还是思念那个时候的味道。

新闻推荐

2016浐灞生态区一路缤纷

地铁三号线穿越浐灞生态区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实践“追赶超越”的关键年份。回顾,总有一些事让您永生难忘;总有一些人触动了您心底最软的所在。这一年,浐灞生态区突出“生态文明建...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