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住手!校园欺凌

三秦都市报 2016-12-17 00:00 大字

新闻提示

月9日,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朋友圈里迅速传开,文章作者称自己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上学的儿子长期受到同学的欺凌。文中还提到,儿子因此出现失眠、易怒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事实上,恶性校园欺凌事件并不少见。年月8日,西安某中学一男生在如厕时被头顶浇下的开水烫伤;5月日,西安某学院岁女生遭同宿舍5名女孩群殴;4月日,重庆彭水县桑拓中学初二学生在厕所内被同学围殴杀害;4月日,山西运城岁休学少年张超凡,在网吧被同校6名十五六岁的同学殴打致死;4月日,河北保定校园女生被逼下跪、脱衣,并被扇耳光……

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教育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及时打击涉及学校、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向校园欺凌说不!

西安岁女孩遭舍友群殴

校园,原本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然而近两年接二连三的校园欺凌事件,从排挤同学、言语侮辱,到动手打人、用香烟烫、扒光衣服上传网络等等,让不少有过被欺凌经历的孩子都开始对学校望而却步。

纵观频发的校园欺凌案例,有些案例手段残忍至极,让人难以置信施害的是在校学生,最严重的欺凌,是致人死亡。

今年5月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大厅门口,岁的小宜低着头躲在父母身后,见陌生人靠近就浑身发抖,嘴里还不时地嘟囔着“别打我,我错了”。在小宜的病历上写着医生的诊断:意识清,表情呆滞,问话少答,诊断为轻度抑郁。

小宜是蓝田县人,就读于西安工程技师学院,学的是学前教育。5月日下午6时许,小宜的母亲突然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出了点事。赶到学校后得知,小宜被同宿舍的5名女孩群殴不止一次。

“你马上让班主任来我宿舍,要不我就没命了。”5月日下午,小宜还曾给同学发出这样的求救短信,然而她从来也没跟家人说过自己在学校被打的事情。实际上小宜不止一次被同宿舍的女生打过,还被威胁不许告诉老师和家人,否则会被打得更惨。

在赶到学校之后,小宜的母亲从其他同学处了解到事情的始末。同宿舍的几名女孩经常让小宜帮她们买饭、洗袜子,若有不从或者反抗,就会被打,而且每次都是在晚上宿舍熄灯以后。

“孩子跟我说,她甚至被打得装死。”小宜的母亲万分心痛,舍友在宿舍用拖鞋打她、骂她,还不让她告诉老师。

与学校老师的谈话记录显示,5月7日和5月日晚上,舍友都对小宜进行过群殴,她被打得装死,舍友还用水将她泼醒后继续打。被打时,还有人拍视频,强迫小宜跳舞,之后还把视频发给其他学校的男同学。

记者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力程度也越来越高。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今年5月-8月,仅各地上报的校园欺凌事件就有起,恶性程度触目惊心,但仍旧有一些学校、老师甚至家长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的打打闹闹。

女生施暴行为占到近四成

根据最高法的统计,年到年,我国审结的件校园暴力案件中,针对人身伤害的暴力占到%之上,实际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严重后果的高达%。并且在这些校园欺凌案例中,大都是群体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仅年至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就达起。从涉案阶段看,小学生占2.5%,初中生占.5%,高中生占.5%。但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中,女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发生率都接近四成。

不同于男生之间“硬碰硬”的暴力,女生之间的欺凌、暴力多表现为侮辱性、逼迫性的行为,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不仅如此,施暴者往往还会用影像记录施暴的过程,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对受害人进行再一次的言语攻击。

今年1月1日朋友圈里疯传一段两分钟的视频,江苏无锡某学校女生被逼到宿舍角落遭到数名女生打耳光、扯头发,甚至是被椅子砸,施暴者和围观者都不时哄笑。

1月日海南少女遭多人殴打、脚踹、扒衣的视频传到网上,施暴者还不时喊着要“打死她”。

4月日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同时发布一段视频,内容是湖南一名女生在不到秒的视频中,被掌掴次。

6月3日商洛市洛南县一名初中女生被多名女生轮番殴打,从视频中看,该女生被逼到厕所的角落,被连续扇耳光、用脚踹,受害女生躲在角落一直哭泣。

发生这些校园欺凌的原因大都是一些日常摩擦,用影像记录施暴行为也成了校园暴力的新特点。心理学家高春鸿指出,这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密切相关。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发育等客观原因,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同情心和控制力,攻击性较强,冲突事件的引发多少基于情绪而非基于利益。

校园欺凌绝不是开玩笑

根据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实际上,记者通过翻阅资料得知,霸凌是音译英文“bully”一词,指恃强凌弱,也叫做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欧美国家十分重视校园霸凌现象,有一整套完备的教育、司法相结合的预防举措。而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对待校园欺凌现象,教师、家长和学校往往认为只是学生间的玩笑游戏,处置方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校园欺凌现象并不少见,只不过大多不为人知。

“判定校园欺凌,不能仅从表面上判断,应依靠被欺凌者的感受,如果被欺凌者感到痛苦,那就是受到了欺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陕西省著名心理学家高春鸿告诉记者,“而且如果校园欺凌已经上升到被施暴者出现精神障碍或致命程度,就是暴力,绝不是开玩笑、闹着玩。”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校园欺凌?西安市一位岁孩子的家长成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校园欺凌不是学校关起门来就可以自己处理的事情,而是严肃的社会公共事件,如果每一次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学校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那有意无意中,就给施害者增加了一道‘保护墙\’,欺凌事件只会愈演愈烈。”

就读于西安市城北某小学的成先生的儿子告诉记者,“同学之间打架都很正常,但老师也就是会叫打架的同学去办公室罚站,没有什么别的处罚。”

陕西智冠律师事务所何睿告诉记者,依据刑法第条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六周岁的,若非杀人、强奸、投毒等罪行,一般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但往往跟进措施不足,也没有专门的法律为校园暴力提供解决规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反而纵容了暴力事件的发生。”何睿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帧也曾在采访中表示,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发生,还与惩罚机制缺位和学校教育缺失相关。

应尽快立法防范约束校园欺凌

恶性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高春鸿告诉记者,欺凌现象的出现,高发于青春期中期,也就是到岁这一年龄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剧烈变化的关键期。

“校园欺凌行为分为直接身体欺凌、直接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高春鸿说,欺凌者的心理动机是:这是对自身无能或缺失的消极补偿,他们大多是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缺少关注和没有安全感,通过欺凌的暴力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有能”。相比较而言,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等群体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对象。

高春鸿还指出,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监管执行不到位等原因,网吧、暴力色情网络游戏等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管理不善,认同、模仿和示范也是部分冲突事件和校园欺凌产生的重要原因。

“校园欺凌对伤害者的打击有些是长期、隐形的,使他对成人社会缺乏信任,或者逆来顺受,或者长大点后成为下一个施暴者,来伤害更小的孩子。”高春鸿说。

对于如何应对和防范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发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帧曾在采访中表示,应当尽快完善校园暴力的立法和执法,明确责任主体和追究赔偿责任,并且要把生命教育和反暴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

而何睿也认为,要防范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发生,首先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校园欺凌的行为边界,将校方和有关单位的救护责任法律化,防范因约束无力导致暴力频繁再现;其次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强大的“反校园欺凌”氛围,从社会认知上影响孩子的行为;再次,学校要加强法治和德育教育,可以考虑将此配置于学校评估考核体系中,从而激励学校主动作为。

本报记者李梦倩

新闻推荐

70岁游客白鹿原影视城走失 30余名安保员连夜成功搜救

本报讯(记者赵明)“太感谢你们了!”9月10日夜11时许,在白鹿原影视城北门外七八百米处的一条深沟里,失踪五六个小时的贾秀娥终于被找到了。9月10日下午,白鹿原影视城安保部接到一旅行社求助,“我们是高陵...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住手!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