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蓝田吕氏墓群 □文/图 解维汉

西安晚报 2016-11-27 00:00 大字

吕氏祠堂旧址的柏树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文物保护碑

前不久,我慕名到蓝田县城探访了北宋“四吕”家族墓地。“四吕”是北宋著名的学者,由他们发起制定的《吕氏乡约》影响深远。

肃穆旷远的吕氏墓群

“四吕”家族墓地位于五里头村村北桃树园,吕氏宗祠遗址则在五里头小学内。

一进校门,便看见右侧一大片绿地,绿地边立有一块文物保护碑,碑上大字刻着“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标明这是“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阴有一大篇文字简介:“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是北宋文坛名士及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其兄弟大钧、大忠、大防等家族成员的墓茔。墓园由墓葬群、东、西、北三侧围沟及家庙遗址组成。吕氏家族墓地所出土遗物精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吕氏家族墓地这种有确切纪年、比较完整集中的北宋家族墓地在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尚属少见,为研究宋代上层的物质文化、丧葬礼仪、宋代长安地区丧俗民风、家族墓茔布局结构及家族成员间的身份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及艺术价值。”绿地两侧有两棵苍劲的古柏,一棵直立,一棵倾斜,枝叶繁茂,郁郁葱葱,遒劲的枝干倔强挺立,伸向蓝天。旁边一块标牌展示关中名儒牛兆濂(牛蓝川)先生的两首《芸阁古柏》诗 。

2006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蓝田县五里头村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进行了调查、测绘、勘探及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婴幼儿墓葬9座)和东、西、北三侧围沟各一处,调查勘探家庙遗址一座。出土遗物700余件组,砖、石墓志铭24合,较完整地揭示了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全貌,共埋葬五代人,使用时间在北宋中、晚期40余年之中。出土的众多墓志铭文确定了大部分墓葬主人名讳身份,家族墓葬的分布次序:墓葬布局呈马蹄状,最南端为高祖吕通墓,身后为祖吕英、吕黄墓,其后为一字排开的父辈七座墓葬,包括吕大临等兄弟。再后属“山”字辈子嗣墓葬。重孙辈仅葬一人,因年轻夭折而祔于祖父坟茔之侧。发掘完成后已回填复原,地面看不到墓冢痕迹。

从吕通墓志上看,吕氏繁衍生息的脉络,历历在目:吕家先祖乃是鼎鼎大名的殷人姜尚,因封地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国号为“吕”,故又名吕尚。姜太公归周后,改封于齐,其子孙入齐者为姜氏,留汲者为吕氏。秦汉至隋唐以来,吕氏一门书香传家,世代为官。北宋中期,汲郡人吕通赴长安为官,途经蓝田,因爱其山水,索性举家迁往蓝田桥村定居。吕通次子吕蕡(fen)膝下6子,1人早夭,4子登科,世称“蓝田四吕”:老二吕大防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老五吕大临是关中学派创始人张载的门下高足,对古器物学情有独钟,成就金石学扛鼎之作《考古图》,堪称中国考古学的鼻祖。他的长兄大忠、三哥大钧亦在碑石学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更难能可贵的是,吕氏兄弟曾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乡里,并在家庙中开学授课教化乡民,正因如此,蓝田吕氏深得当地民众爱戴,被后世敬若神灵。

四献祠与芸阁学舍

据五里头小学的老师说,南北横向的教学楼把学校的院子分成东西两块,在教学楼的后面,即东边,就是吕氏宗祠——四献祠遗址。在教学楼的西边,也就是楼前和大门之间这块方形大草坪,就是芸阁学舍遗址。笔者曾看到一张民国老照片,是1934年芸阁学舍讲堂前80多人合影,那座讲堂今已不存。

四献祠也称四吕庵,原为宋吕大临兄弟读书讲学之地。后来成为吕氏宗祠,名芸阁寺,当年吕氏南迁时,也留下后人在宗祠守墓。金代战乱时宗祠被毁。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陕西巡抚阮勤奏建专祠,传檄命知县刘震在墓地中轴线南500米废墟上建四献祠祀祭,该建筑为南北向三进院式砖木结构,门顶为拱形,前院正中建五开间式正房。祠后有芸阁寺(芸阁是吕大临的字),中院居中设五开间正房,后院呈四合院格局,应属祠堂看护者、往来祭拜人住宿歇息之处。后世不断对祠堂进行修复。

蓝田名儒牛兆濂于民国七年(1918年)至二十四年(1935年)间,在芸阁讲授理学8年,盛期学生数百人,遍布陕、陇、晋、豫数省以至朝鲜,芸阁学舍之名因之大噪。牛兆濂曾写有《芸阁学舍记》历数学舍沧桑变迁。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五里头小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原房已破败不堪,为确保学生安全,校方将其拆除,并于中、后院间盖就两层砖混教学楼。前些年蓝田县文物局已将散落在角落草丛中的石狮、石羊、石条、柱础、碑座和残砖碎瓦收集保存,正是这些遗物见证着这个古老家族的昔日辉煌。

正风易俗的《吕氏乡约》

离墓群不远的桥村,有几处已经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的院子,村人说那就是“四吕”的祖宅。在该村两处青砖外墙的院落内,原来土木结构的前后三排老屋大部分已经垮塌或被改建为灶房和储藏室,吕氏祖宅或垮塌、或毁于大火,残存于房顶的方形椽子和房顶铺的青瓦、窗棂上大片的雕花显示出房主当年的身份不俗。

作为宋代儒学重要学派、关学的代表人物,“四吕”当年曾留下大量的诗书文稿,但如今绝大部分已遗失。在桥村长大的中医吕良珊曾说:“当年破四旧,家里交出了一部分先人留下的书籍,后来形势太紧张,读了书的吕氏后人大部分都是斗争的对象,曾担任陕西省和西安市人大代表的父亲顶不住压力,偷偷地拿书烧了炕。”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由“蓝田四吕”发起制定乡约,推行乡里。后世将这个乡约称为《吕氏乡约》。《吕氏乡约》分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部分。这个乡约虽然内容相当简单,总共只有两千余字,但它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完整体制,涵盖组织机构、聚会时间与赏罚方式。这一点,使得它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富于中国儒家特色的民间基层组织,而区别于今天乡村的乡规民约。

《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对后世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 ,在民间自治组织的构建上具有开创意义。国学大师钱穆称誉《吕氏乡约》为中国人的“精神宪法”。

五里头小学副校长宋鑫介绍,校园附近的吕氏家庙和墓群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四吕”在中国有深远影响,学校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楼广设历史文化展牌,对学生灌输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下一步,五里头小学会搬迁,这里将要创建一座吕氏文化博物馆,开展蓝田新乡约研究工作,让《吕氏乡约》更加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西安发放首批无担保信用乡村创业贷款 21位农家乐经营者 领到105万元贷款

东方IC供图本报讯(记者郭欣)昨日,蓝田县焦岱镇鲍旗寨村的21位农家乐经营者拿到了西安市首批共计105万的信用乡村创业贷款,他们将用这笔钱改造经营设施,提高接待能力。据悉,信用乡村创业贷款是...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