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润物细无声 西安“非遗”开启走基层之路

西安晚报 2016-05-22 01:31 大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间文化最深处的DNA,眼下,老手艺日渐失传,老物件日渐遗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和传承。近日,西安市正式开启了在基层推广“非遗”之路,在城市、古镇、学校,随处可见非遗志愿者传艺的身影。众多市民,特别是孩子们从中获益。虽然未必能立刻学会那些老手艺,但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埙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前日下午,在高新一小的音乐教室里,56个孩子第一次拿起一只奇怪的蛋形乐器,连埙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可是,这些有天赋的孩子们竟把这个很难掌握的民乐乐器集体吹响了。

8岁的黄子涵一直在学西洋乐器黑管,悟性很高,老师一教,就学会了埙吹奏的简单技法。“埙的声音挺好听的,比黑管音色要低沉许多,但在指法上又有些相像。”当孩子们得知埙的历史比黑管久远得多、这种古老乐器诞生于数千年前时,顿时充满了敬畏之情。这学期,孩子们每周都要上两个下午的埙乐课,每人都将学会吹几首曲子。

把埙吹响很难,想让孩子们彻底掌握这门技艺更不容易。西安市群艺馆的非遗志愿者们专门从音乐学院聘请了来自制埙世家的阴梦菲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埙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孩子们学得很快,一堂课下来人人都能吹响。

群艺馆的非遗志愿者告诉记者,给孩子们传艺都是免费的。为了蓝田县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也有机会学习,他们将舞蹈、音乐、书法、绘画、曲艺等课程也免费送到了山区课堂。今年“六一”节,城里孩子还将准备一场演奏会,给山区的留守儿童们进行表演。

先从最简单的技艺学起

在蓝田县焦岱镇,年轻一辈对于蓝田剪纸、蓝田泥塑、蓝田刺绣这些土生土长的老手艺早都陌生了。近日,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志愿者们与众多民间艺术家来到这里,让当地群众看到了半个多世纪前曾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传统技艺。

79岁的巧手艺人张亚兰会做各式各样的布老虎和虎头鞋,色彩浓艳俏丽,造型憨态可掬。“过去那些年,咱蓝田农家谁屋里有娃,都要给娃用彩布纳一双虎头鞋呢,暖和漂亮、人见人爱。”如今的娃娃们再也不穿虎头鞋了,极具关中特色的虎头鞋几乎销声匿迹,成了蓝田县级非遗项目。“我二十多岁就开始做刺绣,到现在有五十多年,社会变化太快,我周围会做虎头鞋的妇女越来越少,最年轻的也都快70岁了。”提起即将失传的虎头鞋技艺,张亚兰不无遗憾。但让她欣慰的是,在活动现场,人们对虎头鞋表现出极大兴趣,许多人围着她的作品观赏、拍照。

技艺难以掌握,但市民学起最基本的绳结技艺却较容易,民间艺人汪卫东一双巧手上下翻飞,一条彩绳几分钟就能结成一件精美的装饰品,市民们围着他目不转睛地看上一阵,便能掌握最基本的绳结编织技巧,上手一试,发现编中国结、项链也并没想象中那么难。23岁的小苏对记者说:“咱就先从最简单的技艺学起,慢慢培养兴趣,努力把这老手艺传下去!”   

记者职茵 实习生张君睿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据网络,请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新闻推荐

一辆客车在福银高速西安蓝田段被纵火致人伤亡 娄勤俭胡和平作出批示魏民洲杜航伟上官吉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处置

本报讯(记者于京玄)4月28日12时40分许,在福银高速蓝田段草坪隧道口前200米处,一辆车牌号为陕AG7597的长途客车起火,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经公安机关初步勘查,系一起劫持纵火刑事案件。接报后,省委...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