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独家解密“480库”(下) 藏宝赵家洞

三秦都市报 2016-03-27 12:26 大字

库区巡查

充满神秘色彩的“480库”自建成后整整17年间,虽然没有投入使用,但一直都有“重兵”把守。直到1983年,陕西省

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分别运来大量文物存放在“480库”的赵家洞库区,总数达10余万件。

自2005年文物全部搬回西安,至今“480库”又一次闲置了整整10年时间。“对闲置已久的480文物库房进行重新规划,打造融观光、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山水乡野型旅游目的地。”2016年伊始,陕西历史博物馆一个大胆创新、盘活文物资源的设想再次让神秘的“480库”走进人们的视野。新闻提示

赵家洞藏宝十余万件

“1967年‘480库’建成,部队撤离后交付给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历史博物馆三家单位。1968年故宫准备把很多文物装箱运往此地,但因当时属文革紧张时期,周总理命令停止此行动,因此480库就一直闲置下来。”据曾经负责“480库”安全守卫的杨志秀回忆,1974年北京三家单位人员撤离,480库”交付给陕西省文化厅,后又交付给从文化厅分出的文物局,文物局又将该库交付给陕西省博物馆。

这处充满神秘色彩的“480库”自建成后整整17年间,虽然没有投入使用,但一直都有“重兵”把守。1983年,陕西省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分别运来大量文物存放在‘480库’的赵家洞库区,总数达10余万件。”提起当年运送文物到旬邑,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的师小群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刚刚转业到陕西省博物馆就接到了转运文物的任务,清点、装箱、登记、装车、运送、交接,一趟下来得整整3天时间。”当时只有23岁的师小群初到文博单位,对能够零距离接触“宝贝”兴奋不已。一大早从碑林博物馆乘坐东风大卡车出发,赶到户县草堂寺文物库房装车,晚上就住在户县招待所,第二天再从户县前往旬邑。沿途路况差,满载文物的汽车更不敢加速,一路小心翼翼,赶在天黑前终于到达赵家洞。连夜卸车,将文物安然无恙地存放到山崖上的库房中,师小群和同事们才放下心,一头扎进“480库”营房宿舍,酣然入梦。

“早上起床后,伙房里做饭的师傅已经煮好了一大锅面片,菜就是洋芋丝和一大碟子辣子面,一人一大碗,咥得美很。”尽管师小群觉得“大锅饭”很过瘾,但父母得知后心疼了,下次再去运送文物时,就悄悄地把面包和煮好的鸡蛋塞进他的背包里。

这次文物搬迁持续了几个月,原来拥挤堆放在陕西省博物馆(现在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院内“南库”和草堂寺库房内的陶器、青铜器、石器等文物,全部“住进”了冬暖夏凉、宽敞通风的山洞。

父子接力护宝

在独守“空房”17年后,480库”迎来了库内有“宝”的日子,而“480库”的护宝行动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开始,480库’是由临时工执勤、负责库存文物安全工作的。”孙春元回忆,自1983年库房存放大量文物后,陕西省文物局对库房的安全问题愈发重视,在1988年组建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经济民警小分队,给每个经济民警配有防暴枪、电警棍等装备,并制定了安全应急方案。

说起经济民警,孙春元告诉记者,经济民警是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一个警种,一般多为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退役军人或警校毕业生,业务归当地公安机关指导,人事关系在所属企事业。当谈及当年守护文物,孙春元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他们经济民警小分队统一着装、统一配置武器的工作状态。“我和其他的经济民警们实行24小时全天候执勤工作,我们设有固定哨与流动哨各一个,基本上每3个小时一轮班。”那时候,孙春元和队友们心里清楚库房里面存放的文物可是价值不菲,所以即使工作环境艰苦,他们巡逻、站岗时也不敢放松一丝一毫。

1994年,即将退休的孙春元对守护了几十年的“480库”除了情深难舍,更多的是放不下对库房安全的忧心,二儿子孙义旬见状,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工作,回到旬邑接了父亲的班——守护“480库”。1995年,老孙退休后依旧没有离开“480库”,而是坚持和儿子一起呆在那儿,驻守着“480库”,驻守着心中对文物的那份敬畏。

“咱知道保护文物责任重大,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有半点差错。”孙义旬每天带领着经警巡查库房、打扫卫生、站岗放哨,日复一日,时光就在这看似单调无味而又庄严神秘的工作中悄悄溜走。从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到45岁的中年男人,孙义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三水河畔、悬崖洞窟,那里有他的记忆、事业,还有温暖的家。

几十年来,孙家两代人坚守在“480库”,直至2005年文物搬迁回西安,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启动“宝贝回家”计划

2016年3月23日一大早,已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后勤处房产科副科长的孙义旬开车从旬邑县城赶到“480库”,在办公室找了一个手电筒后就顺着陡峭的山路爬上了半山腰的库房巡查。“自从2005年文物全部运回博物馆后,我又开始‘守空房’。”虽然没有了文物,但孙义旬依然不马虎,“单位信任咱,咱就要把这摊子守得好好的。”

“过去库房紧张,文物存放是个问题,当时把文物迁到旬邑的‘480库’是一个好办法。”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说,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后正式接管了该库。此后,随着博物馆设施环境的改善,为了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在报请陕西省文物局批准后,由程旭牵头,陕西历史博物馆成立了“480库文物搬迁领导小组”,时任保卫处处长的田景超担任现场总指挥,负责安保运输,保管部主任申秦雁负责文物清点、登记,后勤处处长赵跃进负责联系车辆、食宿,“宝贝回家”计划正式启动。

“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搬迁计划后,抽调到搬迁文物小组的干部职工在后勤处领了被罩、床单、碗筷等日用品后,就驻扎进‘480库’。”程旭说,去的时候是7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大家每天先从山洞库房中把一箱箱文物抬到山下的院子里,然后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开箱清点,对文物原始信息进行登记,重新包装。有些箱子烂了,后勤人员及时采购了木板,现场加工木箱。“大家工作非常辛苦,我们后勤人员全力以赴提供保障。”参与文物搬迁的刘斌回忆,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到蓝田县一家烹饪技校找来了两个厨师,在旬邑赵家洞村又找了帮厨,添置了锅碗瓢盆,很快就组建了一个临时“炊事班”。

搬迁文物中的安全尤为重要。陕西历史博物馆纪委书记田景超当时担任现场总指挥,每天安排人员巡查守卫、调度运输车辆、协调公安机关,件件都是“操碎心”的事儿。“当时用的是邮政专用车运送文物,每辆车都有一名保卫干部和一名公安干警负责押运。”田景超说,整整一个多月,才顺利地将1000多箱(袋)文物安全转运回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库房。

打造举世独有的文化旅游景区

自2005年文物全部搬回博物馆,至今“480库”已闲置整整十年时间。

“对闲置已久的480文物库房进行重新规划,开放资源,联合当地政府,以赵家洞石窟为底蕴,以逍遥隐逸为主题,为大西安都市圈及周边村镇民众打造融观光、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山水乡野型旅游目的地。”2016年伊始,一个大胆创新、盘活文物资源的设想不但拨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每一个人对过往那段历史的记忆,而且生动诠释了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也通过实际行动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在文化景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016年2月1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纪委书记田景超一行6人来旬邑考察赵家洞先周文化旅游景区项目。“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同旬邑县政府共同研讨合作开发旬邑县赵家洞这一举世独有的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力争互利共赢,在促进人文生态绿色发展、区域经济与博物馆文化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强跃表示,该项目在空间布局上将呈现出“一心一环一轴三区”格局。一心指旅游服务中心,一环指环山自行车道,一轴指十里绿堤景观轴,三区指田园观光体验区、赵家洞石窟探秘区、滨水休闲娱乐区,为这片历史底蕴深厚,革命传统悠久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增添新的经济活力。该项目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优势,项目所在地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捷;当地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连年增长;与周人先祖有关的石窟遗址和山清水秀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极具吸引力。同时,当地政府建设“关中最美县”的全方位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图温琳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让患者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西安市中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普外科正在进行手术开展义诊活动让社区群众受益西安市中心医院是由西安市政府创办的大型公立医院之一,在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看病难、...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