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黑沟村三年脱贫路

陕西日报 2016-02-18 19:55 大字

本报记者 肖杨

“一兆瓦装机容量每天4000度电,一度电卖给国家电网是0.42元,给每个贫困户每年能分红1500元,余下的作为村上收入,带领群众搞产业”。在蓝田县曳湖镇黑沟村光伏发电厂施工现场,村支书陈书贵给记者指着村里向阳最好的坡面,算了这样一笔账。

陈书贵有着三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是个敢想敢干带头人。三年前,西安市启动三年扶贫大开发,有了政策给了扶持,作为村支书更有了底气和干劲,如何把握政策,利用资金,因地制宜地带领群众走出贫困,真正脱贫不返贫?他开始探索村上的发展之路——

黑沟村地处山坳,共七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21处;全村486户村民,贫困户就有3成;村上主要以种粮为主,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这是三年前的黑村沟。如今,一排排白墙红顶的关中民居整齐排列在蓝天映照下的黑沟梁上,房前屋后种植有常青树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美景。与这亮堂堂的蓝天一样,村民闫明亮的心里也是亮堂堂、美滋滋的。三年间,中省市移民搬迁政策的指导下,在村委会的带动下,闫明亮老两口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家,脱离了原始粮食耕作,种植了16亩核桃,收入由过去一年2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翻了五番。老闫家靠核桃一项,就摘了贫困的帽子。

作为西安市首个与扶贫相关的光伏发电厂,光伏扶贫主要是为贫困户增收,一次投资,可连续二十多年收益。继核桃、林下复合经营等产业的发展,即将建成的光伏发电厂不仅最低保障了村中特贫户、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等贫困户的生活,也印证着三年来黑村沟在产业带动下,村民由贫转富的良性循环发展扶贫路。

岭区种粮,大型耕种机械上不来,必然消耗大量劳力,但村子的现状是劳动力外出打工,种粮入不敷出。黑沟村委班子与农业专家调研商议,开始组织村民种植核桃,村民逐渐放弃传统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黑沟村千亩核桃示范园。

三年弹指一挥间,黑沟村核桃产业发展到了4100亩,成为蓝田县核桃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庄。考虑到核桃三年后才进入盛果期,陈书贵积极奔走,向县上争取了每亩50元的补贴,同步发展林下复合经营,套种西瓜、黄豆、土豆等农作物,三年为群众增收200多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三年虽短,但变化确是巨大的。村支书陈书贵感叹着:三年时间,黑沟村新建了村委会、核桃专业合作社、大礼堂以及移民搬迁一期工程;正在建设的有农耕文化馆、移民搬迁二期工程以及光伏发电厂;规划实施的有农耕体验馆、移民搬迁三期工程。谈及黑沟村的未来,陈书贵充满信心:“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合作社的力量,推动核桃产业朝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此外,发展有黑沟特色的乡村旅游,让我们的村民生活更美、更好。”

新闻推荐

让体育成为西安民生新亮点

陕西省群众热情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本报记者袁景智摄日前,2016年西安市体育工作会议召开,西安市将着力推进体育惠民工作,通过规划新建“西安奥体中心”“西安市体育训练基地”以及各区县、开发区加大...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