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不仅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生活面貌。然而,伴随着旅游经济的需求变化,走马观花式的方式已经出局,融入当地居

陕西日报 2015-09-07 18:41 大字

本报记者 许梦婷 实习生 张涵宇

住当地人的房子,和老板聊天,结识新的朋友,体验地道的乡村生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旅游的脚步迈向乡村,寻找依山傍水的乡村小住一段时间,在感受乡土人情的同时尽享悠闲生活。

正是伴随着这一需求的增长,陕西省乡村旅游产业日益火热,各类农家乐、主题客栈以及乡村民宿也渐渐兴起,而在这热闹背后,也存在形式单一、经营理念陈旧等问题,未来如何发展民宿经济,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如何挖掘其潜藏活力?都已成为乡村旅游转型的关键问题。

现状:乡村游催生民宿热

“如果说五年前的旅行方式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车马劳顿,还须强作欢颜对着镜头笑一笑!那么现在人们的观念早已发生变化。”70后的旅游达人李伟在圈内颇有名气,从最初的景点游,到其后的国内游、海外游,这些年他都没有落下,然而奔波的行程、千篇一律的城市景点让他逐渐感到厌倦,反倒是偶然的乡村游逐渐吸引了目光,“现在出门更希望体验特色,感受淳朴的生活,特别是享受慢生活。”

与李伟有着同样想法的游客不在少数,近年来乡村旅游的热潮已经席卷全国,每逢大小节假日,古镇乡村都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这一背景下,陕西乡村旅游产业驶入了“快车道”,据统计,2014年陕西省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1574.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5.2%,旅游收入12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

乡村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旅游住宿经济的兴旺,而在这其中,别具特色的“民宿”也成为时下的流行趋势,是旅行爱好者们口中的体验之地。

“民宿早先兴起于台湾,农村居民或社区居民将自家的空置房间拿出来,提供给游客作为商业化的住所,区别于普通宾馆或者旅店,房屋的所有权在住户手里。”长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丁华教授说,这种住宿方式结合当地人文、生态、环境资源,让游客体验到不一样的文化特色,因此更受欢迎。

在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穿过古朴的街道,走进56号农家乐后,可以看到这样的房间:东北大花布的屋顶,老报纸糊墙的装饰,雕花窗棂的门窗,以及屋内民俗味儿浓的大炕床……老板王创群介绍说:“整个农家乐有7间房,都是不同的风格,类似这样特色的房屋总是最先预订出去,很多上了年纪的游客,一看到报纸糊墙就说特别亲切,感觉回到了以前在农村生活的时光。”

而在位于兴平市西部的马嵬驿民俗体验园内,别具一格的王家客栈也经常预定满员。来自山西的游客张女士来陕旅游,一路上并没有选择酒店、宾馆,相反每到一个地方后,便会去找特色的住宿,在马嵬驿住了两天后,也是连连称赞,“里面都是古朴的家具陈设和传统的关中文化设计,孩子特别喜欢坐在炕上玩耍,我们也能眺望整个景区,一家人住着很舒适。”

制约:经营理念存在短板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袁家村、马嵬驿等热门乡村旅游景区外,还有不少地方也在打造民俗旅游及民宿客栈,然而发展程度却冷热不均。位于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就显得冷冷清清,里面虽然有仿古一条街等特色景观,但节假日外,游客稀少,来的游客也少有停留。有些商铺甚至已经关门停业,至于修建起来的特色民居,一些村民反映,预订量远远不如预期。

还有部分地区的民宿,虽然从外表看起来美观漂亮,但走进去却发现各种问题:住宿价格偏贵,逢节假日还会“水涨船高”;卫生环境堪忧,离得老远就能闻到飘来的臭味,进去之后也是苍蝇乱飞,让人难以忍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足,游客想进来却难进来。除此之外,秦岭72峪周边虽也有大量民宿,却大多证照不全,有些甚至是违规搭建的土坯危房,或是在河道口等危险地带开展经营活动,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在乡村旅游中的民宿旅游发展还比较滞后。”谈到这一问题,丁华分析说,首先,现在大多数民宿无法满足城市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卫生方面的要求,比如有的老板,就没有意识到床单应该一人一换,总觉得没必要,这就是农村居民自身的意识问题。其次,现在打造的乡村旅游有大约70%属于一日游、早出晚归型,这种消费形式决定了游客在乡村的住宿比率低。而且,乡村旅游体验项目缺乏、配套服务不完善,都是影响游客“留下来”的原因。

对此,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晓勇也评价说,制约乡村旅游以及民宿旅游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交通问题,现在私家车出行较多,但停车场较少;而针对没有私家车的市民,旅游大巴等交通工具不够便捷。二是存在监管问题,宰客、骗客的情况时有发生,游客是否有地方投诉,投诉后又何时能解决?三是安全问题,现在黑车、黑导游以及黑店并不少见,如果游客的人身、财务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其选择。

除此之外,丁华在各地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地区发展民宿时,忽略自身特色、盲目跟风建设,缺乏竞争力,“在陕南某县,房子建成跟城市差不多,他们认为这是城市人需要的,说明他们发展思路跟市场不对接,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提供规划上的帮助。”

趋势:深挖民宿旅游潜藏活力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

“从这个规划可以看出,发展民宿经济大有可为。”王晓勇评价说,乡村旅游是都市人回归大自然的选择,今后人们的生活模式很有可能是5+2,五天生活在城市,两天生活在乡村,大量城市居民拥向乡村,也让乡村民宿旅游成为地区脱贫致富、开放发展的一条有效渠道。

位于蓝田县葛牌镇南部的东沟村,地处秦岭腹地,全村产业仅靠传统农业,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收入维持生活,是周边有名的贫困村。2013年,在县委领导的扶持下村里发展了第一家农家乐。村民任会群笑着说:“第一年试营业收入就有1.2万元,去年纯收入有2万多元,比外出务工一年挣得都要多。”现如今,东沟村已经发展建设了31户农家乐,依峪河而建,纯净幽静,成为不少西安市民盛夏避暑、绿色生态住宿的选择。

作为乡村旅游的典范袁家村,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转型升级,除了提升村民自家农家乐品质之外,还引进商户打造特色民宿。坐落于村落中间的生活客栈,就是咸阳柒月文化旅游公司旗下的酒店式客栈,虽然仅有十间客房,但每间都有不同的主题风格,置身其中都有不同体验,因此即便价格不菲,也常常一房难求。类似这样的客栈在袁家村还有很多,有传统的观众院落型,也有接近年轻人的青旅类,“现在我们这里日均客流量约为一万人左右,然而住宿基本只够两千人,后期还要扩大规模,争取每晚留下五千人左右,就能继续发展休闲业态。”袁家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创战说,“游客留下来住一晚,消费就会翻两番,所以大家也都看到了这背后的经济效应。”

“让民俗文化看得见、听得到、能品尝、可体验、可传承,多种类型的展示体验,让游客得以留下来,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商会副会长李光也告诉记者,打造景区之时,就是以文化展示和体验为主,“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之魂,我们要紧抓民俗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化和活化。”

丁华也举例说,台湾的民宿做得好,就在于历史感、有故事性,陕西在打造民宿时,也要结合本地住宅特色、建筑环境、人文、历史等多重要素,如陕西的厦子房半边盖、自成院落;咸阳永寿县的黄土地生态园里的地坑窑,窑洞在地下,反映的又是与陕北窑洞不同的文化,“说到底,还是要设计好旅游产品,让体验项目丰富多彩,才能留住游客,挖掘民宿经济的潜力。”

新闻推荐

十二五改善民生 惠泽百姓 兜住“稳稳的幸福”

本版文字/王向华制图/陈丹摄影/母家亮安居乐业百姓夙愿变成现实对于很多人,今年的冬天将不再寒冷。10月20日,陕西榆林市体育馆内人头攒动,前来参加选房的市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天,榆阳区住房...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