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商原点周刊我反对!

华商报 2015-01-19 10:06 大字

“我是消费者代表,我反对出租车调价”,1月9日的西安市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上,来自蓝田县的中学老师白兵洋第一个举手发言,成为29名代表中唯一的反对者,备受关注。

没有“反对”,“支持”将毫无意义。关注反对者,更应关注为他们建立绿色畅通的表达渠道。

“我是消费者代表,我反对出租车调价”,1月9日的西安市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上,来自蓝田县的中学老师白兵洋第一个举手发言,他成为29名代表中唯一的反对者,备受关注。

曾几何时,反对者、“刺儿头”成了新闻人物。但其实,反对者自古就有,虽未成为社会主流,却像维生素一样,是维持社会健康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反对”,“支持”将毫无意义。关注反对者,更应关注为他们建立绿色畅通的表达渠道。

身材高大,留着一头花白长发的孟浩,有很多威风凛凛的绰号,比如“孟大炮”、“最敢言的广东政协委员”等,而《中国青年报》去年一则报道里更送他一个“刺儿头”的新雅号,并把由他牵头成立的松散沙龙“广州公共观察”称之为“刺儿头联盟”。

至此,孟浩可谓是走出广东,走向了全国。但鲜有人知道,这个“广州刺儿头”其实是“西安造”。这个土生土长的老陕,在含光门外的西安市第二保育院留下了他儿时的记忆。1993年孟浩离开西安南下。出生于1958年的孟浩是广州铁路集团广梅汕铁路公司关工委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

孟浩成名于2006年的“孟浩事件”。当年,一个初中生找到孟浩,反映他本来报考的是公办高中,但录取时却意外成了要多付4万多元的择校生,于是,孟浩带着电视台记者到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却被工作人员警告:“你敢硬闯,我就打110报警。”这事后来被央视报道,“较真”的孟委员声名大噪。

2012年,“孟委员”联合其他“刺儿头”,一起搞了个松散的“联盟”,在江湖上的名号是“广州公共观察”。2014年9月,位于广州著名文化创意园——红专厂的“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正式成立,于是,这一群人有了个固定的言论阵地,隔三差五相聚于此。

为什么是“推动”,而不是别的词?

1月14日,这群人再次小聚,议题是出租车。

这个议题时下热遍全国,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名片上标明自己是“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顾问”的张仁瀚,其实并非“广州公共观察”成员,只是因为志趣相投聚到了一起,像他这样的还有好几位。这天早上,他早早坐地铁过来,在孟浩家附近会合。一起吃过早餐后,两人就急匆匆赶往“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

“九点半正式开始,我们九点就得到,要准备一下”。路上,孟浩说广州市交委要来人,“最起码也应该是个科级吧”。

一邀请就来吗?

“我就说我这里要搞一个出租车座谈,说这事情涉及百姓利益,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也需要知道社会的看法和意见——社会需要哪些管理,什么样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我倒是建议你们过来听听,我说你们可以不发言,但要听,听完以后把这些意见带回去,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这些需求,你们能发言当然更好。”

当然,孟浩也有这个自信。“我们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来可能也不好,是吧?我们平时工作接触也比较多,有时他们会主动找我们,有时是我们找他们,我们和几个部门平时互动挺好的”。同车的张仁瀚说,“政府比过去有进步,就是对资讯的主动了解,对民意的主动了解”。

这一天,过了原定的时间,人并没有到齐,广州市交委的人倒是没有迟到,但来的是两个年轻的工作人员,显然并不是“科级”。不过,几家媒体记者以及旁听的中山大学学生早已到场,要现场直播的一家网络媒体已经占据了房间的“有利地形”。一切准备就绪,就差路上的观察员们到齐。

在等待的间隙,孟浩称赞暨南大学胡刚教授给这次论坛题目起得好——“推动互联网时代城市专车服务发展”,这个“推动”表明了他们的立场和态度。确实,只要读懂了这两个字的用意,也就能读懂他们——为什么是“推动”,而不是别的词。

“刺儿头”开会,政府派人、媒体直播

不一会儿,人陆陆续续来了,本来还略显宽敞的房间,一下子不够用了,唯一的工作人员忙上忙下,从楼下搬上来几把椅子“救急”。

晚来了一会儿的赵绍华律师抱怨早上真是太堵了,“估计是来了哪个大人物”,别人也纷纷附和。这时,不知谁从手机实时推送的新闻中看到“广州路面突然塌陷,一小轿车险坠坑”,这条路距会场不算远,迟到的人们终于明白了堵的原因。

待众人坐定,“刺儿头”们正式进入议题。孟浩简短地进行了开场白,暨南大学胡刚教授“我也说两句”,第一次参与论坛的自由撰稿人余以为发言完毕后,孟浩建议“从约租车这个角度,先定一下它的好处在哪里,然后可能有哪些问题”。

于是,论坛在既定的议题下渐次展开。或许,有网络媒体直播,还有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几家媒体在场,所有人都没跑题、偏题,也没空谈。因有事在身,华南城市研究院城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万庆涛示意主持人需要提前发言,主持人孟浩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近中午12点结束,电视台、电台以及当地报纸记者根据需要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但一家一向合作良好的媒体,这次没来人,这让他们颇为遗憾和不解——这样的话题,“连新华社记者都来了啊”。

什么是热点,他们就讨论什么

经常出入“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的,有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曾德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以及检察官、律师、媒体人,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网友等,这些人在广东当地,都有一定的公共影响力,算得上大名鼎鼎。

确实,光看名头,就晓得这些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追求“在城市公共管理这个专业角度下”提些专业意见,“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不是闲聊”。所以,对于“刺儿头”的雅号,他们并不太接受,他们自认根本不是刺头,“就是提点意见”。当初,《中国青年报》报道时,“我说刺儿头一定要引号引起来”。

这帮人爱讨论,在张仁瀚看来,现在的官员也越来越愿意沟通,甚至主动接受建议,因为他们“多少也会意识到,不沟通对工作并不利”,只要想通了,既利于做事也利于为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适当的人和适当的过程很重要”,语言行为激烈没有用,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哪怕微小的进步,也是进步。在“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大事记”里,广州大佛寺住持耀智大和尚的一次演说被记录在册,“放下不放弃;随缘不随便;承担不负担;圆融不圆滑”作为“最经典的话”也记录了下来。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刺儿头”们在多年挑刺不休的禅学层面的一种解读。

社会一有什么热点,他们就讨论什么。这么大个社会,每个月一定会有与重大民生相关的议题,提前三五天定题,相互沟通约定时间,只要人在广州并且有空,然后各自准备。“我们是独立观察,自由发言。”孟浩说,“我们有几个微信群,当时就是一个群主说讨论下出租车,我表示支持,然后大家就到这里……”

每期定好议题后,“约媒体,约相关部门”是必修课。邀请相关部门,可以传递民间声音,影响公共决策,而媒体的介入,可以保证言语的尺度和质量,又能扩大影响,在张仁瀚看来,“这是一种良好的压力状态”。而广州类似的民间沙龙无数,正是这些小圈子长年累月,才构成了“一座城市的批评史”。

“打油诗”问政,征集民意后“谋新篇”

2012年年底,广州市教育局在多次调研后推出了“中考新政”。内容上几乎无可挑剔,但一出台却遭遇巨大反弹,问题就在于实施时间仓促,还可能会造成明显的社会不公。

2013年春节,正月初四,孟浩从西安回到广州,初五整理意见,初六邀请了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一起讨论,晚上就通知媒体,连夜就把讨论定稿发布在奥一网问政平台上,媒体第二天见报,广州市教育局就给孟浩打来电话。

孟浩喜欢作打油诗,就在微博上发了“一瓶”:“中考新政起波澜,民怨顿生欲掀天;鹏浩策笔疾书紧,哨兵即应细谋篇。”有意思的是,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也回赠了“一瓶”:“中考因由遇波澜,当听民愿事关天;此固一谢孟夫子,从长计议谋新篇。”

好政策遭遇反对声,不实施不行,何况已经宣布即将实施,收也收不回去了。面临巨大的民意压力,怎么办?

在政府与各种意见沟通之后,广东省教育厅呼吁用更宽的视角看待这个事情,经过几次座谈讨论,在政府弄清楚市民意见后,政策内容没变,只是实施时间延后,给了众人一个缓冲期,各方都满意。这事被广东媒体称为“教育公共决策史上民意表达最集中、最爆棚的案例”。

喜欢,才提意见;越喜欢,越提意见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过招”都如上述案例这样顺利和浪漫。

著名如广州市政府解决建设融资问题的39号文,因为一口气建立了七大城市投融资集团,涉及重大民生却“事先不征求意见,事后不公开”,学者和媒体对此紧追不休。孟浩等人要求公开神秘的“39号文”。

但不料,这一次陷入了一场长期的拉锯战。“我也不能天天说,就用胡子说话,我什么人都接触,最后他们难受了”,孟浩蓄胡明志,要求公开39号文。由于正凑上两会,广州市长陈建华公开回应:“我们对孟浩一年来蓄胡子吃东西不方便表示歉意,但是这种精神是值得尊重的。孟浩同志,下午就把胡子理了,干干净净地参加省两会,咱们两会见。”

此时,孟浩“我心依旧”,坚持“一天不公布,我就一天不刮胡子”,“39号文”公开之日便是刮胡之时。直到2013年3月底,在广场上,在媒体的注目下,孟浩当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剃须仪式,留了400多天的胡子终于刮了。胡子一刮,诗兴大发,孟浩又“打油一瓶”:人生苦短岁月长,万事悠悠竞时光。花城民主集合力,穗府密文不再藏!

为什么经年喋喋不休?还不是因为喜欢。孟浩说:我举个例子,你开餐馆,味道挺好,但确实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菜式或者服务,那么我就想提点意见,你能接受就改正,我还来。而对经营者来讲,我免费提意见,对经营还有好处,为啥不听、不接受?其实就是这么个理,爱之深责之切,喜欢,才提意见,越喜欢,才越提意见。喜欢,不是无条件接受一切,如果你这地方不好吃,我提意见你还听不进去,最后我就不来了。但他们也承认,要是在别的地方,“也许早把我们灭了”。

前一天,“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还在谈论出租车,第二天,广东清远官方主办的“双城计——广‘建\’清远”论坛活动又在这里举行,《清远日报》这样报道:“首期沙龙在广州红专厂广州公共观察室举行,十多名来自广清两地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建言广清一体化,并达成共识,组建广清公共文化观察团,开展系列专题探讨、推进广清一体化。”当一个地方政府需要借势于孟浩们的地盘来阐明自己的主张和需求,这显然也在表明官方对于孟浩们多年持续批评的一种态度。是的,怎么看这里都不像是个“刺儿头”聚集之地! 

新闻推荐

“我和大师系列”第三季暨华商报社第二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昨启动和高建群一起写故事 写个与陕西有关的故事

昨日上午,在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我和大师系列”第三季“我和高建群一起写故事”暨华商报社第二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大赛导师团成员高建群、李星、吴克敬以及全程赞助大赛的...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