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本报总编辑带队走访蓝田户县农村一条河的两岸折射出富裕与贫穷
“没想到这村子离县城这么近。”10月8日中午1时许,当华商报社总编辑鲍剑等一行5人,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本次“走基层”活动的第一站——蓝田县安村镇田坡村二组,站在白鹿原的坡上,就可俯望灞河正对岸的蓝田县城。
直线距离不到两千米,的确很近,但是,从县城到村子却远非“两千米”那么简单。一个只有50来户人家的小村,在传统农村简单的生产生活中,折射着一些中国农村的普遍问题。
一河之隔 对岸挣钱这边馋
“因为隔了一条灞河,陈家坡(田坡村二组的俗称)看着离县城近得很,但到县城得绕行几公里过桥,经济也发展不起来。”田坡村党支部书记王扣虎介绍,一河之隔的蓝关镇几个沿河村子,垂钓、烧烤等农家乐搞得有声有色,但就隔了条不大的河,陈家坡除了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少量果园,再没有任何副业。“不是没人想搞农家乐,但隔了河,生意过不来。县上的规划中计划在附近河上修一座桥,那时就有指望了。”
家庭变故 小康贫穷一夜间
村民李养富曾经靠和两个儿子打工,过得不错。然而,接二连三的变故却让其几乎一夜之间从小康到贫穷,先是小儿子三年前出外打工,再无音讯;接着妻子一场大病,看病欠下十几万元,靠大儿子和儿媳的打工收入慢慢偿还。
10月9日下午,本报总编辑鲍剑赶到李养富等4贫困户家中慰问。4户人家相似的贫困,原因却有所不同。
李养富和李生荣家,因病返贫;李邴仓家,自己患腿疾,为儿治病、养活两孙子的重担压得七旬老汉直不起身;64岁的李来奇,体弱无力,聋哑妻子轻微智障,无劳动能力。“这个村子的几家困难户,其实是整个中国贫困人群的写照,多是老、弱、病、残等类型。对这些无力靠自身努力脱贫的人,指望帮扶和一时的慰问,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低保和五保的范围毕竟有限,对这批最困难的人群,很有必要筹建更完善的保障或扶贫制度。”在和村干部交流中,本报总编辑鲍剑深有感触地说。
新闻推荐
幼儿园给娃拍照做成挂历卖家长一本68元,家长提出质疑,蓝田小太阳幼儿园称“自愿购买”
“快放假了,幼儿园老师突然拿出有我娃照片的挂历来卖。”昨日,家住蓝田县城的柳女士给本报打电话称,她孩子就读的小太阳幼儿园,未经家长同意就给孩子拍了艺术照做挂历,并向家长出售。而园方却称家长可...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