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地面温氏家族源流考 序《温氏世谱》◎高建群

西安晚报 2021-02-27 03:48 大字

中国是一个农耕为主体的国家,五千年来香火绵延,传承有序。生存的需要,繁衍的必然,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聚集着众多的同姓同氏族的村镇。他们是谁?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流连颠簸,最后选定这一块祖穴之地,定居在这里,生于斯,长于斯,劳作于斯,寿终正寝后葬埋于斯?他们有着怎样的家族故事,他们如何避开这中国历史上一次接一次的兵火、战乱、饥荒、瘟疫,侥幸地活下来,从而形成这一个一个大潮汐过后的积水洼的。

我神色肃穆地打开这本《温氏世谱》。这是一个位于西安附近(自西安钟楼至鄠邑区政府所在地约四十公里),鄠邑区及其左近地面的温氏家族后人,怀着一种敬畏之心,为其家族修撰的跨越六百年时间历程的家族世谱。

在阅读中,我就这样仿佛走入一座花园一样,走入一个村镇、走入一段历史,走入一个家族那生存和繁衍的伟大斗争的过往中。

六百年是一个不算太短的时间概念。六百年前,温氏一族是居住在草堂寺那一带的,后来为避战乱,大部分族民遂移居秦岭脚下的周至县蒋(夏)村。战乱结束后,温氏族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族谱给我们显示的信息,这秦岭山上,以及山下面的一大块沃野,是当时温氏族人逐渐买下的。先封山七十年,待山中的林木长得可以做椽、做檩、做大梁时,才开始采伐利用,之后在村中不断地盖房,并修建祠堂、戏楼,置买田地,日益扩大家业。

《温氏世谱》显示,六百年前那一次温氏家族的迁徙中,还有一部分户族,继续留在草堂寺地面,如今成为独立的一支,且香火绵延,人丁兴旺。一支迁徙到淇水村(具体地址不可考);另外,在渭河对面的三原县,亦有温姓人家居住,其中有的当属从这一较大族群流落到那里去了;一支来到了蒋(夏)村,这里原属周至县管辖;后来,秦岭之南的汉中市西乡县,亦有这支族群流落到那里户里的人丁。

读着这些,我像在完成一次历史穿越。我不知道这些温氏后人,这些《温氏世谱》的编撰者们,是如何将这些久远的历史记忆,庞杂的历史记忆搜集到一起的。书中所示,他们尽可能搜集到那些最古的族谱,以及在温氏祠堂里,在各个温姓人家家中,搜寻、整理、归纳这些弥可珍贵的历史信息。《世谱》编撰者温小兵先生对我说,最为遗憾的一件事情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族人们将蒋村地面的《温氏世谱》(老通谱和东户世谱)藏进红薯窖里,后来这红薯窖进了水,见了水的纸便成为纸浆。这一段弥可珍贵的碑载的家族记忆,便就此割断了。

我在上面用了两个“弥可珍贵”。其实,对一个家族来说,它的家谱、世谱弥可珍贵,而同时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来说,家谱、世谱亦是弥可珍贵的。我一直想在自己晚年,做这样一件事情,即写作一本名叫《大长安地舆志》那样的书,围绕西安城一圈,选一百个村庄,追溯这些村庄的来历,这些姓氏的来历,这样,也许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初民时代去。

那将是一本信史,一本最为可靠的沿着这条线索攀援而上,直追源头的信史。它的价值甚至超过《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帝王的历史,是走马灯一样的朝代更年史,而一村一族所建立的族谱和世谱,则是草根百姓的历史,是民间行为写作成的《二十四史》。在这里说一句,我更看重于后者,我对千百年生于斯、长于斯、劳作于斯、死后葬埋于斯的普通百姓,具有更高的敬意。

《温氏世谱》工程修撰完成了。我为这本书的完成献上我的祝贺和敬意。我感到它更像一本温氏家族源流考。我想,中国的每一个有来历的家族,都有必要来修这样的族谱和世谱,以强化我们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认同。村庄是一个国家的最小行政单位,大水漫过,它将永远是存在的。

我想,当我从秦岭山北麓走过时,我会说,将脚步放轻,这里有个蒋(夏)村,不要惊扰了地下的亡灵。而关中平原的每一个同姓同氏族村庄,大约也是这样子的。所以我的敬意同时适宜于每一个村庄。

新闻推荐

苏陕图书馆共同举办迎新年图片展

2月3日立春时节,《牛年话牛——“牛”转乾坤韶华至》迎新年图片展在南京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拉开帷幕。牛在中华...

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